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61篇 |
预防医学 | 30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15例伤寒患者和15例健康人血清中分子物质(MMS)含量及血清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伤寒患者血清中MMS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血清 相似文献
12.
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细胞内外铁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类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内外铁含量多或寡与贫血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比色法、放射免疫法和普鲁士兰反应法检测186例各种贫血患者血清铁、铁蛋白浓度和细胞内外铁粒、铁小珠的含量.结果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血清铁浓度升高;肾性贫血、肝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肿瘤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RA)患者血清铁下降;铁蛋白增高主要见于急、慢性白血病贫血和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肿瘤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细胞内外铁颗粒减少和外铁消失主要见于缺铁性贫血和肾性贫血.结论检测血清铁、铁蛋白和细胞内外铁能灵敏地反映机体铁的贮存和利用水平;恶性肿瘤或其它细胞快速增殖时,细胞合成铁蛋白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究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监测效果及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119例产后42 d发现的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情况分为初产妇组(n=59)和经产妇组(n=60)。比较两组及不同分娩方式患者盆底超声参数,所有患者均行盆底康复治疗,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分析各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 经产妇组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均高于初产妇组(P<0.05);两组中自然分娩孕妇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均高于剖宫产孕妇(P<0.05);疗效不佳的PFD患者治疗前的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均高于疗效良好的患者(P<0.05)。治疗前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最大Valsalva动作)预测PFD患者盆底康复疗效不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771、0.732、0.703。结论 经会阴盆底超... 相似文献
15.
16.
溴氰菊酯在体外对线粒体呼吸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还明显抑制唬珀酸脱氢酶和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膜的渗透肿胀作用,使线粒体膜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在体内试验中,未见其有明显抑制线粒体呼吸和有关酶活性的作用。因此认为溴氰菊酯经体内代谢后对线粒体毒性可能降低。在体外对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抑制可能与其改变线粒体膜脂质成份,进而导致线粒体有关酶活性和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社会需求角度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进行分析,并就卫管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同时对改革和完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PRUV)的超声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超声筛查发现胎儿PRUV 84例,分析超声特征,合并其他畸形或脐带、羊水异常情况。并跟踪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超声筛查38015例中发现胎儿PRUV 84例,检出率为0.22%。其中孤立性胎儿PRUV 77例,成功随访69例,出生后发育良好;合并畸形或脐带、羊水等异常7例,2例仅脐带、羊水异常者预后良好,1例左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择期手术,余4例多发严重畸形胎儿引产。结论:胎儿PRUV有其特有的声像表现,超声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孤立性PRUV较多,且预后良好;合并畸形者常为多发畸形、严重畸形,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1例病毒性肺炎患者多次血常规显示血小板总数降低,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需寻找原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6岁,2014年2月因发热、咳嗽住院,用普遍使用的标准真空抗凝管,内有EDTA-K2抗凝剂抽血,首次检测血小板总数为3.8×1010/L,又以同法抽血复查2次,结果仍是血小板总数减少状态.经血液病科会诊,行骨髓穿刺涂片,显示巨核细胞增生活跃,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属正常范围,血小板分布广泛,且有散在成簇或成堆分布,属正常血小板范围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周血首次检出幼稚白细胞对诊断急性白血病 (AcuteLeukemia ,AL)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393例已确诊为AL患者的骨髓及组化检查结果 ,与首次外周血涂片染色检查发现幼稚白细胞的存在与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从 393例AL患者外周血首次诊断为未分化型急性原始粒细胞型白血病 (M1)、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M4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AL1和AL2 )的幼稚白细胞检出率均为 91.8%以上 ;急性原始粒细胞型白血病 (M2 )、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 (M3 )、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M5)、急性红白细胞型白血病 (M6)的幼稚白细胞检出率为 71.4 %~ 86 .7% ,平均为 87.7% ,亦有少数患者外周血中查不到幼稚白细胞 (占 12 .3% )。结论 外周血发现幼稚白细胞为诊断白血病提供首次诊断时机 ,但骨髓细胞学检查更全面地反映造血组织的病变程度 ;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诊断 ,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