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①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法。②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对225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246例次治疗,其中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228例次,苍白球腹后外侧部毁损术18例次。③结果术后显效236例次,有效6例次,无效4例次,有效率为98%.④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帕金森病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自1988年12月至1989年12月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11例精神病人,获得较满意效果。其中精神分裂症9例,脑发育迟滞并发作性精神障碍1例,神经症1例。病例与靶点选择:精神分裂症靶点选择:扣带回(双侧)1例;双侧扣带回+1侧杏仁核5例;双侧扣带回+双侧杏仁核2例;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支1例。脑发育迟滞并发作性精神障碍第一次手术毁损双侧杏仁核,效果欠佳,于20天后二次手术毁损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支。神经症:双侧扣带回+双侧内囊前支。疗效评价精神分裂症:9例病人于手术后,由2~3位精神病科医师采用BPRS精神量表评分,近期  相似文献   
13.
14.
225例帕金森综合征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探讨刘玉广张平张瞳光张明堂刘显明宋建军梅林姜振宇孙其勤于海涛本文介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225例。男136例,女89例。年龄29~74岁。病程平均5.5年。临床分类:震颤型45例,僵直型83例,震颤僵直型...  相似文献   
15.
胎脑移植治疗3例癫痫远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脑移植治疗3例癫痫远期随访结果刘玉广,梅林,张明堂,张瞳光,宋建军,矫文捷自1988年6月至12月对3例癫痫病人采用脑组织移植手术治疗,经五年随访观察,其中2例疗效分别维持6个月和1年,另1例自手术至今五年未再发作,也未用任何抗癫痫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某,女,28岁。于1976年1月9日晚11时,因头痛加剧,伴有呕吐收住内科。次日晨4时突然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偏瘫,迅速发展为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停止。急行气管插管接电动呼吸机;快速静脉注射20%甘露醇500ml,一小时后自动呼吸恢复。11日呼吸再次停止,快速静注20%甘露醇,15分钟后,呼吸恢复。经脑血管造影,示右颞叶后部占位性病变。于当日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治疗意向性震颤(附7例报告)刘玉广,张平,刘显明,宋建军,姜振宇自1995年7月至1996年4月共收治意向性震颤7例,使用立体定向手术毁损丘脑Vim核,获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全部男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18.
众多学者,经过近百年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胎龄脑组织移植到成年受体脑内可以存活,并能进一步发育,与受体脑组织整合一体,从而改善和提高受体脑的生理功能.根据这_事实,近年来,有一些临床医生把这一新技术引用到人体中,来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我院神经外科自1988年6月到1989年7月共进行43例脑组织移植手术。根据我们术后观察和随访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例一:男,66岁。1982年1月27日突感左上、下肢麻木,一周后早晨起床时发现左侧肢体无力,在某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采用扩张血管、抗凝和中药治疗2个月,症状体征无改善,来我科拟行大网膜颅内移植手术。查体:神志清,眼底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Ⅱ°~Ⅲ°,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术前颈动脉造影,显示右顶叶前部及额叶后部矢状窦旁有5×4厘米病理性血管网,颈外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大脑镰征阳性。诊断为右矢状窦旁脑膜瘤。于1982年4月6日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作右顶部皮骨瓣,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7个单位近期治疗神经鞘瘤60例,它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是疗效较为理想的良性肿瘤,如能早期确诊及手术对恢复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神经鞘瘤有突出的神经根痛,脑脊液检验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和蛋白细胞分离。手术见肿瘤多位于脊髓前外侧,如位于脊髓前方时不要误为脊髓内肿瘤。如亚铃型肿瘤一次切除困难,病人体质差;多发性椎管内肿瘤,肿瘤两端距离较大时,可分期切除肿瘤,力求完全切除,以达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