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3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789篇
内科学   274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1224篇
预防医学   554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687篇
  8篇
中国医学   436篇
肿瘤学   7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我院于1995年8月、1997年3月、4月、11月及1998年1月先后为5例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的患者施行改良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其中4例存活(第1例已存活3年多),1例手术后早期死亡。现将与手术有关的体外循环的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62.
医疗纠纷发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调查方法和对家调查时限1997年1月1日~1998年11月30日。调查对象:我院临床医技科室。调查方法:查阅了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原始记录、赔偿和处理情况。通过调查,总的印象是:尽管医院重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采取了不少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医疗纠纷总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些医疗纠纷,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损害了医患双方的权益。从“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要求以及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的客观实际出发,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这一矛盾。2调查结果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3.
刘燕 《江苏医药》1999,25(6):447-447
我院传染料1998年2月至11月应用胸腺肽α1(Tα1)治疗了7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9~58岁。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制定的慢性重型肝炎标准。HBVM均阳性。血清总胆红素186~743mol/L,ALT84~273U/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15.4~15.8秒(正常对照11秒)。7例患者中有1例并发肝性脑病、3例有腹水。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Tα11.6m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2天。结果一、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前7例患者均有明显食欲减退、腹胀和…  相似文献   
64.
孙静  刘燕  黄远成 《江苏医药》1999,25(12):951-951
培氟沙星(甲氟哌酸)属氟喹诺酮类的广谱抗菌药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难治性感染。我院在1995年4月~1999年4月间用培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结脑)2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例结脑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16~67岁,其中16~35岁11例,36~50岁7例,50岁以上者2例。二、重症结脑诊断:本组临床及脑脊液检查符合结脑改变,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二点以上:(1)治疗前病程超过1个月;(2)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体温在39℃以上,持续1周以上;(3)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抽…  相似文献   
65.
患者 ,女 ,48岁 ,因反复阴道口肿物脱出2 +年 ,加重半年而入院。患者2+ 年前 ,于体力劳动或长久站立时 ,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如核桃大小 ,伴有尿急、尿频 ,无尿痛、下腹坠胀等。服用药物后上述症状好转 ,具体药名不详。半年前 ,患者在从事体力劳动时发现阴道肿物脱出如拳头大小 ,色红润 ,质中 ,无压痛 ,经平卧休息后肿物可变小或消失。门诊以“子宫脱垂”收入住院。患者47+ 岁绝经 ,19岁结婚 ,爱人体健 ,G4P3,人流1次 ,足月顺产3次(在家中生产) ,17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既往体健。入院查体 :T、P、R、BP均正常 ,…  相似文献   
66.
替硝唑注射液热压灭菌前后含量及pH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邵寅  刘燕 《医药导报》2003,22(9):647-648
目的:了解在热压灭菌前后替硝唑注射液浓度及pH值变化情况.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热压灭菌法对该注射液中替硝唑含量及pH值的影响.结果:热压灭菌法对替硝唑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半成品测量时含量限度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7.
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瘢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对儿童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及预防瘢痕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预防性注射治疗的患儿473例,共行1514次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观察临床效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和总结。结果 增生性瘢痕治疗效果良好,有效率达100%,对关节部位瘢痕的挛缩有明显减轻和预防的作用。瘢痕疙瘩直接注射效果较差,手术切除术后,进行预防性注射可收到良好效果。其余手术后经预防性注射,无增生性瘢痕发生。注射期间28例出现早期Cushings综合征表现,停药半年后消失,随访5年以上,无生长发育异常。结论 小剂量激素局部注射是治疗和预防儿童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较为安全、可靠、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联合基础倾斜试验(B),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M)和硝酸甘油(N)激发倾斜试验的方法能否提高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将36例不明原因晕厥者及14例无晕厥史的健康人分别顺序进行基础倾斜试验(B),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倾斜试验(M)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前一试验阴性,进行下一试验。按联合试验设两大分析对比组,基础倾斜试验加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与基础倾斜试验加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在晕厥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比。结果 联合B M N方法对不明原因晕厥的敏感性82.9%,特异性85.7%;其敏感性显著高于B M方法。特异性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基础倾斜试验、分级递增异丙肾上腺素和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9.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及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64例停药 1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服用氯氮平 (n =3 3 )与利培酮 (n =3 1) ,治疗前及治疗后 8周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催乳素、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测身高与体重 ,以体重BMI(BMI =体重 身高2 (kg m2 ) )评定体脂情况 ,以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 -IR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评定胰岛素抵抗 ,以BPRS减分率评定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 8周后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明显增加 (治疗前vs治疗后 :(651 2 8± 42 9 0 4)mIU Lvs(163 7 60± 10 60 3 5)mIU L ,P =0 0 0 0 ) ,而氯氮平组催乳素浓度无明显改变 (治疗前vs治疗后 :(43 0 57± 43 1 52 )mIU Lvs (3 72 11± 194 57)mIU L ,P =0 687)。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催乳素与性别及不同药物有关。结论 :利培酮能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 ,氯氮平对催乳素基本无影响 ,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等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不同剂型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 8例首次接受肾移植的成年患者 ,手术后给予霉酚酸酯、环孢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联合治疗。霉酚酸酯采用 2种剂型序贯给药 ,静脉制剂 1.0 g静脉注射 2次 /d ,连续使用 7d ,随后改为 1.0g 2次 /d口服至 3个月。在研究的第 1,7,14天及第 1,2 ,3个月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评价 ,观察肾移植后 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和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程度。结果  2 8例均完成了 3个月的临床试验 ,全部随访至今。人 /肾均存活 ,肾功能正常。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1例 ,不良反应 7例 ,其中 2例不良反应与外科手术有关。结论 不同剂型霉酚酸酯联合环孢素和类固醇皮质激素可以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并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