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女,38岁.因胸闷、气短伴盗汗、乏力半月入院.体查:右侧胸廓略饱满;右侧呼吸音减弱,语颤减弱,双侧无胸膜摩擦感;右侧肩胛线第6肋以下呈实音,呼吸音消失.  相似文献   
92.
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HBV前C区基因变异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透明质酸,HA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肋,PCⅢ)检测103例HBeAg阴性而HBV—DNA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前c区基因变异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70.87%发生了HBV前C区变异,其中包括变异株与野生株混合感染的病例,而这些病例中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P<0.01),HBV前C区基因变异检出率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提示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中药望江南子抗真菌蛋白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中药研究较少涉及蛋白质成分的作用.前人曾报道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种子和其它同属药用植物种子的水浸剂有抑制多种人体真菌活性,并确定决明(C.obtusifolia L)和小决明(C.tora L.)的种子中小分子化合物为活性成分.本实验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oon ex Friex Accc30048)和红色酵母为指示菌,发现中药望江南子和决明子的水溶性成分均有抗真菌活性,但经蛋白变性处理或热处理后,望江南子的抗真菌活性丧失.经含DDT和PVPP的缓冲液低温抽提、一20℃丙酮沉淀及在FPLC上进行Superdex 75(16/88)凝胶过滤、Mono S(5/5)离子交换层析和RESOUCE PHE(1ml)疏水层析,从望江南种子中纯化到一种相对分子量28 000的单链抗真菌蛋白(Co-AFP).本工作首次从决明属植物望江南的种子中发现了抗真菌蛋白,为药用植物活性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4.
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反义端粒酶RNA对SMMC-7721肝癌细胞系的作用,探讨抗端粒端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式将反义端粒酶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P转入SMMC7721细胞中,经潮霉素筛选,克隆细胞株扩增鉴定后,采用TRAP-PCR-ELISA,FCM及电镜检测反义端粒酶RNA对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进行裸鼠荷瘤生长实验观察。结果: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结果为:实验组吸光度值为0.980,对照组吸光度值为2.861;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为:实验组13.8%,对照组未见有凋亡峰形成,电镜观察发现转染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裸鼠移植瘤生长实验发现,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作用,说明反义端粒酶RNA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且对其有显的促凋亡作用。结论:反义端粒酶RNA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同时显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5.
中药四性的研究一直是困扰中医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迄今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把细胞凋亡学应用于中药四性的研究,定性定量刻画中药四性的生物学效应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从细胞分子水平建立一个中药四性的模式识别系统,将成为衡量中药四性的一个新突破.结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和本课题组的研究基础,对中药四性的发展和定位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对中药四性的研究进行评述和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中药单体槐果碱对心脏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的方法 ,研究槐果碱对心肌细胞快、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影响.结果 槐果碱可使豚鼠心室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时程(APD50,APD90)和有效不应期(ERP)延长,0期上升速率(Vmax)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可使家兔窦房结慢反应动作电位4期自动除极速率(SDVP4)、自律性兴奋频率(SEF)和动作电位幅值(APA)明显减小,此效应亦呈浓度依赖性;在豚鼠离体心电图实验中,槐果碱能对抗肾上腺素诱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结论 根据槐果碱对动物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初步推测其可能通过抑制钠、钾和钙离子通道而产生抗心律失常效应.  相似文献   
97.
患者男,28岁.因左臀刀刺伤20 min流血不止急诊入院.体检:血压57/26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32次/min、呼吸26次/min,嗜睡,贫血貌,左臀部见约5 cm长开放性伤口.抢救20 min后测血压100/50 mmHg、心率114次/min、呼吸24次/min,自觉左臀疼痛、麻木.入院后摄骨盆平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2×109/L,RBC 3.06×1012/L,HGB 89 g/L,PLT 173×109/L,HCT 0.302.PT 18.0 s,APTT 40.8 s.入院诊断:(1)左臀刀刺伤并血管、神经损伤;(2)失血性休克.行急诊全麻下清创、血管、神经、肌腱吻合探查术,术中见左臀外侧约5 cm伤口,延长为弧形切口长约20 cm,钝性劈开臀大肌,伤口至坐骨小孔,梨状肌大部断裂,臀下动、静脉断裂,近端缩入盆腔,臀下神经部分断裂,冲洗后结扎血管远断端,纱布填塞止血效果不佳,急送我科行血管造影及栓塞术.  相似文献   
98.
单纯性肾囊肿两种去顶术式对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和评价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去顶术和开放性去顶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单纯性肾囊肿者采用腹腔镜去顶术122例,开放性去顶术58你,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及费用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腰痛消失者70.6%(72/122),腰好转者27.4%(28/122);开放手术组腰痛消失者75.9%(41/58),腰痛好转者18.5%(10/58);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手两组均无复发。腹腔镜组术后均未注射止痛剂,平均发热4.1d,住院8.1d,伤口疼痛麻木持续2个月,开放手术组术后31.0%(18/58)注射止痛剂,平均发热5.4d,住院11.8d。伤口疼痛麻木持续9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成5.75(7/122),主要为肾周血肿、手术区积液及感染等;开放手术组为8.5%(5/58),主要为伤口感染,应激性溃疡,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腹腔镜组平均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均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但1999年与1995年比较,腹镜组两项费用均无显著变化,而开放的术组分别上涨了38.9%和92.9%。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民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相比,疗效相似,但是前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尽管目前腹腔镜手术的直接费用较高,但能节约患者的住院时间,使间接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小儿心血管系统的常见急症—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救处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五年来急诊入院的4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进行病案回顾性总结,对三磷酸腺苷(ATP)和西地兰两种常用的药物疗法进行作用、速度、维持时间、副反应等的比较,分析两者各自的优劣。结果 ATP的转复率为7787%,转复时间1819±956sec,均明显优于西地兰组。本组资料未发现ATP的严重副反应。结论 ATP作为代谢速度快、起效快、转复率高、副作用相对较小的药物,在心电监护、准备好急救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使用,可作为急诊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0.
心电图检查具有简单、无创及可以在床边操作等特点,使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关于使用病人入院时心电图预测心肌梗死面积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统计有ST段抬高的导联的数目或ST段抬高的幅度.Aldrich等人发明了一个关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面积和有ST段抬高导联数目之间关系的公式!但是,Yusuf等人认为这两者的关系很小.Hack-worthy等人报导了在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中ST段抬高的程度与梗死面积的直接关系,但其它的一些研究者否认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而且这些研究都是在再灌注治疗前进行的,即使成立的话,也不会适用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病人.Birnbaum等人报导了入院时病人心电图出现的QRS丛终末部分的扭转是病人溶栓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一研究是在心电图还没有出现异常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的.以往的研究没有涉及ST段抬高的类型和心肌梗死面积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本研究目的在于阐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ST段抬高类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