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301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31篇
  3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7 毫秒
81.
背景:自体组织修复鼓膜穿孔存在增加手术创伤、取材有限等缺点,构建组织工程鼓膜是鼓膜穿孔治疗的发展方向。 目的:构建3种不同材料的组织工程鼓膜支架材料,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细胞学体内观察,于2004-08/2005-0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中心完成。 材料:将健康小猪的硬脑膜、真皮及人羊膜进行脱细胞处理。 方法:将预先培养的豚鼠鼓膜成纤维细胞种植于3种材料表面,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18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于右侧背皮下分别埋植制备的脱细胞硬脑膜、真皮及人羊膜。 主要观察指标:3种脱细胞生物支架材料的显微结构及组织相容性。 结果:3种脱细胞材料均为网状结构,无任何细胞及细胞残核存在;豚鼠鼓膜成纤维细胞能够很好地贴附于3种脱细胞材料生长,无细胞毒性;将3种组织材料分别埋植于豚鼠皮下后,无埋植材料排出现象,1周时植入材料周围有较明显炎症反应,其中以脱细胞真皮周围组织反应较轻,4周时炎症反应消失。 结论:通过脱细胞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鼓膜支架材料;3种材料中以脱细胞猪真皮的生物相容性最佳。  相似文献   
82.
三种组织工程鼓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3种不同材料的组织工程鼓膜,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 方法 体重 30 kg 健康雄性小白猪1只,制备脱细胞硬脑膜及脱细胞真皮,并从牛皮中提取液态胶原,将第3代豚鼠鼓膜成纤维细胞 1×106个/mL,各 0.2 mL 种于3种材料表面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状态.培养1周后,将3种材料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及HE染色观察,测定材料厚度及其张力. 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3种材料表面生长良好,呈束状平行排列,其中以胶原与脱细胞真皮表面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较佳.HE 染色及扫描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呈单层于3种材料表面连续生长.胶原膜、脱细胞真皮及脱细胞硬脑膜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9.4、10.0 及 10.4 μm.张力强度测定,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胶原组织工程鼓膜张力 (1.417±0.030) N/mm2,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真皮张力为 (24.500±2.040)N/mm2,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硬脑膜张力为(53.300±2.600)N/mm2;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真皮张力与正常豚鼠鼓膜张力26.700 N/mm2最接近. 结论 脱细胞猪真皮为支架复合成纤维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鼓膜,其张力与厚度均与正常豚鼠鼓膜相接近,是构建组织工程鼓膜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83.
目前的研究证实锂对造血干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临床上已运用锂治疗某些血液病,如能有效的防治恶性血液病化疗时粒细胞减少和感染等。文献报告绝大多数病人在锂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我们应用碳酸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的过程中,发生肾性尿崩症2例,鉴于国内尚无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炎症性肠病(IBD)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种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胃肠道疾病。IBD的发病机制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障碍、环境改变和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极化在IBD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影响炎症反应水平、肠道黏膜修复及肠道微生物群平衡等,是治疗IBD的潜在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通过多途径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平衡M1/M2巨噬细胞比率,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减缓IBD的进一步发展。该文通过总结巨噬细胞极化的生物学过程与涉及靶点,详述其在IBD中的影响。同时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IBD的最新研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D更好应用于临床提供新方向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85.
傅升  金岩  刘源  何黎升  赵宇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3):6-8,F003
目的 探讨骨形成蛋白(BMP)及其受体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分析BMP-2/4、-5及Ⅰ型、Ⅱ型BMP受体在Tac811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Tca8113细胞能不同程度表达BMP-2/4、-5及Ⅰ、Ⅱ型BMP受体,其阳性信号定位于癌细胞胞浆。结论 BMP及其受体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6.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核素骨显像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测定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 16例AS患者,共31个骶髂关节,CT检查诊断为0、Ⅰ、Ⅱ、Ⅲ、Ⅳ期骶髂关节炎。先行全身骨显像、骶髂关节显像及放射性比值测定,1-3d后行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 活组织检查示骶髂关节炎关节30个,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软骨及软骨下骨板血管翳侵入、骨质破坏等病变。核素骶髂关节显像示放射性比值升高关节27个。16例患者均有全身其他关节或脊柱病变。结论 核素骨显像及其放射性比值测定有利于AS骶髂关节炎搂早期诊断,对其活动性监测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7.
随着微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微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变异链球菌是人类的主要致龋菌,通过黏附、产酸和耐酸导致牙体组织破坏,从而形成龋齿。本文就变异链球菌的感染传播途径、生物信号传导系统、遗传多态性、致龋性及免疫防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抗感泡腾片治疗感冒(风热证)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感颗粒由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组成,治疗感冒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服用量较大,口感较差.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颗粒剂研制成泡腾片剂,缩小了服用剂量,改善了口感,服用更为方便.本临床观察的目的在于观察抗感泡腾片治疗感冒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吸入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视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静脉与吸入两种不同麻醉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特点。方法  10 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吸入组 5 0例 ,静脉组 5 0例。诱导后吸入组吸入 0 1%异氟醚复合N2 O :O2(1:1) ,静脉组用注入泵持续注入双异丙酚 ,第一个 10分钟为 10mg/(kg·h) ,第二个 10分钟为8mg/(kg·h) ,以后为 6mg/(kg·h) ,直至手术结束。观察对循环、呼吸、苏醒时间的影响以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在麻醉时间 ,手术时间 ,停药至拔管时间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术后 2 4小时哭闹、烦躁、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两组患儿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眼心反射 ,其中心率低于 60次 /min吸入组 8例 ,静脉组 2 2例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相比效果满意 ,苏醒同样快 ,合并症少 ,但易致窦性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种植在聚乳酸材料上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其在人工真皮中的应用打好基础。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接种到聚乳酸膜上,观察细胞在膜上的粘附、增殖,形态结构。结果接种后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在聚乳酸膜上有较高的粘附率,并且增殖良好。HE染色明显可见细胞在膜上所形成的复层化结构。结论聚乳酸可以支持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正常生长,在皮肤组织工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