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原位猪肝移植无肝期和再灌注后影响供肝功能和受者存活的危险因素。方法共行35例原位猪肝移植,在移植前、无肝期以及再灌注后2h检测受体血流动力学、血气、肝功能、肝脏组织病理学以及血清内毒素变化情况。结果受体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心排出量(CO)在无肝期明显下降(与移植前相比,P〈0.01)。无肝期同时出现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低体温状态。供肝再灌注后出现一过性高血钾,并伴有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明显升高(与移植前相比,P〈0.01)。再灌注后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在良好的体外转流状态下,无肝期及再灌注后血清内毒素、TNF—α值稍有升高,与移植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位猪肝移植受者在无肝期和再灌注后经历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明确以上危险因素的的发生发展,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自1963年Starzl实施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肝移植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发展,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例如供肝短缺、器官保存、排斥反应等等。动物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其中以大鼠为代表的小动物移植在器官移植实验研究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以Kamada介绍的“套管法”建立500例经典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并总结在供体和受体手术中的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崔雅君  刘海忠 《肉品卫生》2003,(7):21-22,26
肉灌制品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肉灌制品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品种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传统产品,出现了一些新品种,象脆脆肠、烤肉、烤肠等。现在一些大的生产企业在卫生条件、人员素质、生产设备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产品质量也比较稳定。但是,有一  相似文献   
14.
核因子-κB圈套对Kupper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圈套对大鼠Kupper细胞(KCs)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大鼠KCs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刺激组及NF-κB圈套组,后者KCs在LPS刺激前转染NF-κB圈套。除对照组外,两个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mg/L的LPS。于LPS刺激6h后,凝胶电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Cs膜表面CD80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情况。结果转染NF-出圈套可以高效抑制KCs激活。EMSA结果显示NF-κB活性仅为LPS组的0.53,RT—PCR结果显示KCs CD80 mRNA表达仅为LPS组的0.46,ELISA结果显示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仅为LPS组的0、37,IL-6仅为LPS组的0.60。结论NF-κB圈套可以高效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降低KCs膜表面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为活体内应用NF—κB圈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氯化钆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分别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和SD大鼠作为供、受者。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对照):SD大鼠10只,开腹后不作任何处理,关腹结束手术;B组(氯化钆预处理 肝移植):受者1 5只,供者在移植前进行氯化钆预处理2 d,再获取供肝移植给受者;C组(生理盐水预处理 肝移植):受者15只,供者用生理盐水代替氯化钆预处理,其余处理同B组。分别检测各组的术后生存率、肝功能、肝脏病理组织学、肝组织和胆汁中细胞因子表达、枯否氏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细胞膜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B组术后1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C组(P<0.01)。(2)B组术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C组肝功能进行性恶化;B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轻微,C组出现典型急性排斥改变。(3)B组肝组织和胆汁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 (IL-2)较A组明显降低(P<0.05),IL-10较A组明显升高(P<0.05),IL-4无明显变化;C组出现与之相反的变化。(4)C组枯否氏细胞NF-κB活性明显高于A、B两组(P<0.01)。(5)B组枯否氏细胞膜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CD80、CD86分子明显低于A组(P<0.05),C组高表达上述膜表面分子。结论氯化钆能够有效地抑制枯否氏细胞的免疫活性,从而抑制大鼠同种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长循环脂质体,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和游离奥沙利铂分别处理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MTT分析载药脂质体对细胞增殖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及TU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actived-caspase-3(P17)的表达。结果脂质体被细胞摄取,2 h的荧光强度为(197.72±8.92),24 h的荧光强度为(641.74±44.46);2.6 mmol/L的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含28 mg/L奥沙利铂)对细胞的活性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大于28 mg/L游离奥沙利铂(P<0.01);acti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随细胞凋亡增加而上调(P<0.01)。结论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有显著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以及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逆向旋转蒸发法制备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检测脂质体的粒径、电位、包封率及外观形态;分析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脂质体粒径、电位分别为(151.56±15.57)nm,(-23.68±2.35)mV;包封率为(42.96±6.45)%;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入在2 h可观察到,平均荧光强度在2 12、24 h分别为198、443、642;2.60 mmol/L的空载脂质体、28.0 mg/L游离奥沙利铂及2.60 mmol/L的奥沙利铂脂质体(含28.00 mg/L奥沙利铂)分别与细胞作用12 h,细胞的活力分别是(84.73±1.73)%、(70.72±2.66)%和(57.69±3.33)%(F=104.428,P<0.01),同时细胞集落数量减少.结论 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具有增强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毒性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paration of oxaliplatin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and its effect on activity of human colorecal cancer SW480 cells. Methods The rverse-phase evaporation vesicles (REV)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oxaliplatin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The particle size, electric potential, entrapment efficiency and face shape we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liposomes on activity of cells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particle size and electric potential were ( 151.56 ± 15. 57 ) nmand ( - 23.68 ± 2. 35) mV resepctively. Entrapment efficiency was (42. 96 ± 6. 45 ) %. At 2 h, the uptake of liposomes by cells was observed. At 2, 12, 24 h, immunofluorescent intensity was 198,443 and642 respectively. After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 60 mmol/L blank liposomes, 28.00 mg/L free oxaliplatin and 2. 60 mmol/L liposomal oxaliplatin (containing 28 mg/L oxaliplatin), activity of cells was (84. 73 ±1.73 ) %, (70. 72 ± 2, 66 ) % and (57. 69 ± 3. 33 ) % respectively ( F = 104. 428, P < 0. 01 ). Additionally, the number of cell colonies was reduced. Conclusion Oxaliplatin long-circulating liposom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and could enhance cytotoxic effects against colorecal cancer SW480 cell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诱导U937细胞上CD14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内毒素 (LPS)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用0. 1μmol/LVitD3与U937细胞共同培养 24h诱导CD14基因的表达, 并观察U937细胞对不同浓度的LPS刺激不同时间的反应性。结果: VitD3能稳定诱导U937细胞表达CD14mRNA和CD14蛋白。经VitD3诱导的U937细胞对LPS刺激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表现为低浓度LPS刺激即能诱导该细胞核中NF -κB激活, 促进TNF- αmRNA的转录和表达, 并将表达的TNF α释放入培养上清中。结论: VitD3能诱导U937细胞中CD1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并增加其对LPS刺激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我院960例胸部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患者病史、病情及最终疾病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比较960例胸部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可以发现,对常规DR图像和双能量减影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双能量减影图像比常规DR图像所含信息更大更清晰,可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照射剂量低以及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诸多优点,使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增加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