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3篇
  2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神经生长因子和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DPN患者40例,比较与人同源的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和甲钴胺联合治疗与单用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1(NDRG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NDRG1在NSCLC组织中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NDRG1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质(46/85,54.1%)、细胞核(18/85,21.2%)和细胞膜(9/85,10.6%),总阳性率为61.2% (52/85).NDRG1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22/85,25.9%)低于肺癌组织,P=0.000.NDRG1在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17/40,42.5%)低于原发灶癌(P=0.003),但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2.NDRG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肿瘤≥3 cm组的NDRG1蛋白表达(45/59,76.3%)高于肿瘤<3 cm组(7/26,26.9%),P=0.000.NSCLC组织中NDRG1 mRNA水平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0.NSCLC组织中NDRG1 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25.另外,NDRG1阳性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4±15.07)个月,明显低于NDRG1阴性组患者(63.69±12.16)个月,P=0.002.结论:NSCLC组织中NDRG1的表达相对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升高,并随肿瘤体积增大而上调,其过表达可能具有提示患者预后不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听觉P300认知电位的影响。方法选择75只SD大鼠制作脑梗死动物模型,1周后随机分成康复组、制动组和自由组。康复组每天予康复训练,制动组置于网状笼内固定,自由组置于普通笼内饲养。3组分别在造模后1,2,3,4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及听觉P300认知电位测试。结果康复组在进行康复训练后各项神经功能评估中均优于制动组和自由组.P300认知电位潜伏期缩短,P300波幅增高;自由组较制动组也有所恢复。结论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一种氯霉素、克伦特罗和雌二醇(17-beta-estradiol,E2)的3种兽药残留的新型高通量悬浮芯片检测技术.方法 合成3种兽药的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合物,并进行紫外和质谱鉴定.将3种蛋白结合物偶联于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上,在液相反应体系中3种小分子兽药抗原和微球上的结合物共同竞争液相中各自特异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优化和筛选出微球上偶联BSA结合物和反应抗体的最适加入量.绘制出3种兽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曲线;对不同浓度的干扰物和待测物分组,以此进行特异性检测和盲样测定.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进行微球表面微观结构观察.结果 3种小分子兽药可与BSA成功偶联;3种结合物的加入量和抗体的加入量分别做了优化;悬浮芯片检测的标准曲线方程和方程相应的决定系数(R2)表现良好,R2>0.99;3种兽药悬浮芯片的检测区间分别为(40.00~6.25)×105ns/L,(50.00~7.81)×105ng/L和1.00×103~7.29×105ng/L;最低检出限为:40 ng/L、50 ng/L和1 μg/L;同时,悬浮芯片的特异度测试良好,与其他药物无明显交叉反应;对盲样测定的检测浓度值与实际浓度偏差在8.09%~17.03%,可认为偏差较小.电镜对微球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也直观地确证了蛋白在微球上的成功偶联.结论 高通量悬浮芯片技术操作简单,灵敏快速,成本低廉,为多种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
张爱霞  刘楠  武和平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370-1371
目的建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对其测定方法中涉及到的检测波长、流动相、衍生试剂、操作方法以及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出量、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进行实验探讨。结果该方法采样效率为94%~96%,最低检出量为0.072μg,最低检出浓度为0.036mg/m3,RSD为2.6%~3.5%,回收率为92.0%~10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室内及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同时还可用于水和废水以及餐具洗涤剂中甲醛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97.
张瑞城  刘楠  李国铨 《妇幼护理》2022,2(19):4475-4477
目的 探讨混合模式案例教学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08月-2022年03月在本院参加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72例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案例教学,观察组接受混合模式案例教学.分析比较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规培后,观察组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教学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采用混合模式案例教学,能提高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CD-RSM)优化姜黄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curcumin niosomes ,Cur-Nio)的制备工艺和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以硬脂山梨坦(Span 60)和胆固醇作为载体材料制备Cur-Nio,以包封率、载药量、平均粒径为考察指标,以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处方。以CCD-RSM选取最佳处方,用二项式进行拟合预测分析,按优化出的处方制备Cur-Nio,考察测定Cur-Nio粒径、PDI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Cur-Nio形态,差式扫描热及X-射线衍射分析结构特征及晶型是否有变化,并对其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结果:Cur-Nio的制备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为Span 60与胆固醇的质量比值为3.096∶1、水化时间为65 min、水化体积为19.45 mL;优化后的处方制备出的Cur-Nio的平均粒径是(151.70±2.003)nm,PDI为0.21±0.013,Zeta电位为(-45.10±1.40) mV,包封率为(82.91±0.59)%;透射电镜观察Cur-Nio外观圆整;长期存放4 ℃具有一定稳定性;差式扫描热及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Cur以无定型或分子状态包裹在囊泡中;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游离姜黄素溶液相比,具有明显缓释效果。结论:通过CCD-RSM优化后的Cur-Nio,制备工艺简单,外观圆整,粒径均匀,具有缓释作用,符合优化试验结果。有效提高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正>Objective There is a paucity of data regarding hepatic dysfunction(HD)following type A and B aorticdissection repair with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We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and outcomes dueto postoperative HD,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deathfor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应用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32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组326例全部治愈,术后均得到满意矫正,胸壁无塌陷,呼吸良好,无疼痛,患者生活恢复正常。结论: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