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A(H5N1)流感疫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树国  周秀珍 《疾病监测》1998,13(7):271-274
A(H5N1)流感疫情广州市卫生防疫站(510080)刘树国周秀珍李钏华李美霞罗腾飞由A(H5N1)流感病毒(以下简称H5N1病毒)引起的“禽流感”风波至今仍未完全平息。为了使广大医务人员对此有所了解,我们收集有关资料供工作中参考。流感病毒根据病毒的...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常碰到这种情形;有的病人患中风后其性格与病前截然不同,稍受精神刺激便失去自控能力,出现又哭又笑,即所谓“哭中风”、“笑中风”的症状。不少轻度脑溢血患者在重新工作后,因这种有损人格的发病而苦恼。 据临床观察,脑溢血患者中有10%~20%出现这种病症。现已查明,这种症状是由于具有信息传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初广州市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显微外科工作人员中,在4天之内先后发生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从病人急性期血清及实验大白鼠肺分离获得两株EHFA(GL、GRL_(10))应用北京病毒所EHV病毒MCAB分型试剂检测,GL、GRL_(10)毒株具有EHF组及家鼠型特异性,属家鼠型病毒。同时从三例患者双份血清检测到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在实验大白鼠也查到EHF抗体。证实是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EHF爆发。从病人血清及大白鼠肺分离到两株EHF病毒,在广东尚属首次,为广州市EHF监测提供佐证,同时也表明EHF病毒MCAB试剂对分型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期急性HBV感染群体的出现,是乙肝流行的证据.为达到迅速诊断的目的,我们建立了抗-HBc-IgG的检测方法,并结合抗-HBc-IgM及两对半的检测分析,发现对及早准确确定HBV作为流行的致病因子及寻找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非糖尿病患者糖、脂类、胰岛类、尿酸及血压等代谢方面的改变,以了解2型糖尿病易患危险因素的遗传性.方法随机抽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非糖尿病患者60例,健康对照60例,记录年龄、性别、身高,测量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血尿酸等临床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对以上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甘油三脂、空腹血糖、腰臀比、血浆胰岛素、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尿酸、HOMAIR及HOMAβ均显著增高,ISI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易发生糖、脂类、嘌呤、胰岛素的代谢异常,这些异常是糖尿病(DM)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周边乡镇卫生院的走访调查,发现卫生院药房管理的不足,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在提高乡镇卫生院药房管理人员的素质,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出现首次登革热流行时,广州市区当年亦有散发与局部暴发。1980年海南岛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同年广州又相继出现流行。到1986年止。广州市先后共发生4次登革热流行。现将其不同血清型在我市的发病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树国  马玉贵 《临床荟萃》1997,12(23):4072-4073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DM)四种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DF、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最早由Oakeg于1956年提出,1972年Catteral明确定义为DF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其发病率国外约5.8~6.3%,国内发病率较低约0.9~1.7%。本病主要表现间断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肤慢性溃疡、下肢肌肉萎缩、皮温减低、足背脉搏微弱等,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现将近年来对本病的防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1983年1月19日广州市海珠区出现首例经血清学证实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以来,同年8月,在海珠区和郊区捕获的褐家鼠鼠肺用间接免疫萤光法(IFA)检查出EHF抗原,首次证实广州为EHF疫源地,至1984年11月为止,共发生了血清学证实的病人24例(其中死亡3例)。为了对全市人间与鼠间EHF流行情况进一步了解,我们两年来对本市鼠种带毒率与抗体率、人群抗体水平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广州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动态,我站于1985年对该病进行了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监测方法一、人间疫情监测: (一)诊断及分型:患者按1981年西安会议的EHF诊断依据及分型标准,经血清学检查(恢复期EHF抗体1:80以上)确证后进行个案调查。血清EHF抗体阳性,检查抗体前两月内无可疑症状及体征,过去无可疑发病史,为隐性感染者。(二)人群血清学检查:分别取各种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