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拍背对合并肺感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比例亦在不断的增加。肺感染不但是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的主要诱因,并且是形成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诱因之一。选择我院及珠海市人民医院2002年10月-2004年7月因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感染而住院的病例共54例次,研究拍背对其住院转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运动疲劳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和运动组(SG)。运动组又按运动后取材时间(h)分为5个亚组(0SG、12SG、24SG、48SG、72SG),每组6只。建立大鼠运动疲劳动物模型,采用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MNT)检测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率。结果:0SG组、12SG组、24SG组和48SG组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率均较CG组显著增加(P<0.05,P<0.01);运动后24h微核细胞数及微核率急剧增加达最高水平,72h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运动疲劳可诱发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形成,运动疲劳对大鼠骨髓PCE细胞微核的诱发作用存在一定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靛玉红甲肟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5和10μmol/L靛玉红甲肟处理EC9706细胞12、24和48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10μmol/L靛玉红甲肟处理EC9706细胞0、24、48和72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凋亡率;分别用0、1、5和10μmol/L靛玉红甲肟处理EC9706细胞48h后,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Sox-2mRNA的表达。结果:靛玉红甲肟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F剂量=135.237,F时间=96.488,F交互=189.544,P均<0.001)。靛玉红甲肟作用EC9706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F=195.350,P<0.001),Sox-2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F=87.552,P<0.001)。结论:靛玉红甲肟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ox-2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醛固酮对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醛固酮组(加入10、100、1 000 nmol/L醛同酮进行干预)和醛固酮+拮抗剂组(以100 nmol/L醛固酮和100 nmol/L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共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流式细胞术结合FITC-Annexin V/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spas-3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Bcl-2、Bax和磷酸化蛋白激酶C(p-Akt)的表达.结果 MIN6细胞增殖活性随醛固酮干预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呈现浓度依赖性.在生理糖浓度(5.6 mmol/L)和高葡萄糖浓度(28 mmol/L)环境中,醛固酮组的GSIS均显著低于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GSIS显著高于醛固酮组(P<0.01).醛固酮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醛固酮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组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Cyt-C表达上调,Bcl-2/Bax下降,p-Akt表达下调(均P<0.01);而醛固酮+拮抗剂组对醛固酮组的Caspase-3活性升高及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醛固酮具有促进MIN6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yt-C、Bcl-2、Bax和Akt介导的线粒体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5.
先证者 男,35岁.2009年3月来我院就诊,3年前无诱因出现走路不稳,无力,伴言语不流利.无头痛,未呕吐,无进食饮水呛咳,无排尿困难.自述发病前身体健康,其父亲、哥哥、姐姐均有类似表现.查体:神清,智力、计算力、记忆力可,言语欠流利,肌张力正常.缓慢且蹒跚步态,双眼球水平眼震,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指鼻试验不准,双手轮替试验笨拙.麦氏征阳性,双侧肱三头反射(++),双侧膝反射(++),双侧Hoffman征试验阴性.头颅MRI提示小脑轻度萎缩(图1).心电图、胸片提示心肺无异常,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  相似文献   
76.
77.
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综合康复训练[2]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物理疗法( physical thera-py,PT)是脑瘫治疗的基础,对于约占脑瘫60%~70%的痉挛型脑瘫,PT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1]。但患儿能保持直立体位后,对平衡及协调能力的需求增加,故如何提高这部分患儿的立位平衡能力是随后临床工作中的重点[3]。感觉统合理论(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创立于1972年,多应用于感觉统合失常、自闭症、注意力缺陷、精神发育迟滞等患儿的康复训练[4-10],但近几年也开始应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11],并不断研究其对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将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并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 GMFM )对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有无显著性差异,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训练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一次和重复力竭运动对纹状体背外侧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一次力竭运动组(EG)、7天重复力竭运动组(REG),每组24只,其中6只做电生理实验。采用在体多通道电生理技术记录大鼠在清醒安静状态下,一次力竭运动和7天重复力竭运动后大鼠纹状体背外侧的神经元放电活动;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纹状体背外侧小青蛋白(Parvalbumin,PV)及NMDAR2B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1)与安静状态相比,一次力竭运动后大鼠纹状体背外侧中等多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MSN)放电频率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而重复力竭运动后MSN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1);(2)一次和重复力竭运动后大鼠纹状体背外侧局部场电位γ频段的功率谱密度均较安静状态有明显增加(P<0.01),重复力竭运动后增加更为明显,且与一次力竭运动后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3)一次和重复力竭运动组大鼠纹状体背外侧PV阳性神经元表达较安静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系统评价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0月,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1 0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相对于醋酸钙或碳酸钙单用,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2,95% CI=(1.22,1.42),P<0.01]、降低血磷水平[MD=-0.35,95% CI=(-0.44,-0.27),P<0.01]、血钙水平[MD=-0.17,95% CI=(-0.23,-0.11),P<0.01]和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MD=-50.44,95% CI=(-69.71,-31.16),P<0.01],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6,95% CI=(0.62,1.50),P=0.87];(2)相对于碳酸镧单用,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6,95% CI=(1.09,1.45),P<0.01],降低血磷水平[MD=-0.24,95% CI=(-0.31,-0.17),P<0.01]、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水平[MD=-30.09,95% CI=(-52.76,-7.43),P<0.01],未增加血钙水平[MD=0.09,95% CI=(-0.04,0.23),P=0.18]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3,95% CI=(0.46,2.33),P=0.94]。结论 碳酸镧联用醋酸钙或碳酸钙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醋酸钙或碳酸钙单用和碳酸镧单用,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正> 异位妊娠破裂内出血休克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及时地补充血容量和手术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我院自1998年1月~1999年4月,对29例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病人进行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18例术中实行了自体血回输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