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颈髓MR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髓MR扩散张量成像(DTI)合适的扫描参数.方法 对8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行颈髓常规MR及DTI检查,比较不同扫描参数[扩散敏感系数(b)值、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激励次数(NEX)及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第1组,b值分别取400、700、1000 s/mm2;第2组,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分别取6、13、25个;第3组,NEX分别取2、4、8次;第4组,层厚分别取2、3、4 mm.并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据此对不同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在4种不同扫描参数的比较中,b值为700 s/mm2时图像质量最好[(2.25±0.58)分],与b值为400 s/mm2[(1.86±0.53)分]和1000 s/mm2[(1.48±0.35)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5个时图像质量最好[(2.58±0.59)分],与方向为6个[(1.33±0.36)分]和13个[(1.90±0.51)分]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X为4的图像质量[(2.45±0.63)分]最好,与NEX为2[(1.47±0.32)分]和8[(2.29±0.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厚为4 mm的图像质量[(2.41±0.55)分]最好,与层厚2 mm[(1.54±0.27)分]和3mm[(1.87±0.4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适的颈髓DTI扫描参数,有利于临床对颈髓细微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低剂量CT扫描对婴幼儿颅脑病变检查的防护价值   总被引:23,自引:16,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既要达到诊断目的,又要把辐射限制到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的放射防护原则,笔者对比分析了36例常规及低剂量婴幼儿颅脑CT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探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部病变检查中的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基于MRI定量参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及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行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胎盘植入患者,记录各患者MRI图像上胎盘内异常增生血管直径、胎盘及子宫壁厚度、胎盘内T2低信号带面积、子宫外突度、膀胱子宫间隙低信号带不连续长度、宫颈受侵长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预测胎盘植入类型和不良临床结局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鉴别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模型诊断效能评估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回归模型稳定性采用Bootstrap进行内部验证,所得AUC值与原回归模型AUC值进行DeLong检验。结果:8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33岁(20~44岁),中位分娩孕周为36.1周(28.0~39.4周)。粘连型胎盘18例(22.5%),侵袭性胎盘植入62例(7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次数[OR:4.271(95%CI:1.226~14.876)]、胎盘内增生血管直径[OR:3.789(95%CI:1.367~10.501)]、子宫外突度[OR:1...  相似文献   
104.
头颈部CTA两种扫描方式及其辐射剂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头颈部CT增强扫描血管成像的扫描方式,减少其辐射危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86例头颈部CT增强扫描血管成像的病例资料,其中行减影成像法及常规扫描成像法各43例,观察其成像质量,比较其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in等)、对比剂注射流率和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常规扫描成像与减影成像法的图像质量相同,单次扫描CTDIvol相同,但DLP降低约48.26%左右。结论:常规扫描法能有效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剂量长度乘积,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减少其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在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 2020年2月1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2例经核酸检测确诊为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低剂量CT应用及影像特点。由2位影像医师独立评价CT图像质量,采用5分法进行评分。以≥3分为临床诊断可接受。并记录CT辐射剂量,包括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由2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观察肺部病变分布、形态、密度等特征及有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膜改变。结果 12例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中,咳嗽8例,发热4例,胸闷2例,呼吸困难、腹泻各1例。所有患者CT主观图像质量评分3~4分,平均3.46分,完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CTDIvol为1.13~4.31 mGy,平均3.02 mGy。DLP为34.48~75.29 mGy·cm,平均55.48 mGy·cm。E为0.48~1.05 mSv,平均0.78 mSv。胸部CT表现单肺病变5例,双肺病变7例。磨玻璃影1例,实变影1例,磨玻璃合并实变影7例,条索影1例,磨玻璃、实变及条索影共存2例。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低剂量CT扫描在妊娠合并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CT主要表现为双肺斑片状、片状磨玻璃合并实变影,积极有效治疗可完全康复,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的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静息状态下三重网络模型(默认网络、突显网络及中央执行网络)功能网络连接(FNC)改变.方法:搜集2019年9月-2020年6月本院32例酒精使用障碍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被试行颅脑常...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肾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所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627例受试者在3.0 T磁共振扫描仪上行肾脏扩散加权成像。根据eGFR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3组,即eGFR30 m L/min/1.73m~2组、30 mL/min/1.73m~2≤e GFR60 m L/min/1.73m~2组以及eGFR≥60 m L/min/1.73m~2组。测量肾门水平肾皮髓质交界区的ADC值。比较3组间ADC值的差异并分析ADC值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 3组肾脏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72±0.10)×10~(-3) mm~2/s、(1.88±0.16)×10~(-3) mm~2/s、(1.90±0.16)×10~(-3) mm~2/s。3组肾脏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1.24,P0.001)。肾脏ADC值与eGFR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13,P0.05)。结论 ADC值的测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肾脏滤过功能,DWI对肾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3.0 T MR流入反转恢复(IFIR)序列对门静脉系统进行非对比增强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60例疑诊上腹部病变患者行3.0 T MRI门静脉冠状位IFIR序列扫描及肝脏快速容积采集(LAVA)技术增强扫描,将扫描图像在工作站行三维MIP重建,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生分析两种方法对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并进行评分,比较两者对门静脉显示的差异。结果 60例IFIR序列均能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1、2级分支,其中门静脉成像评分5分16例,4分20例,3分21例,2分3例;60例LAVA序列均能显示门静脉主干及肝内1级分支,其中门静脉成像评分5分14例,4分24例,3分18例,2分3例,1分1例,两种方法门静脉成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T MRI IFIR成像序列能在不用对比剂情况下获得与增强MRA相似成像效果的门静脉系统图像。  相似文献   
109.
DTI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且髓内无明显T2高信号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影像表现和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DTI均可得到颈髓的ADC图及FA图。其中约90%(36/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ADC值较正常部位升高(P=0.015),约70%(28/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FA值较正常部位降低(P=0.037)。结论DTI对CSM患者早期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