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布氏菌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是由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多汗、乏力、骨关节和肌肉疼痛、头痛和神经痛等,也有表现为食欲缺乏、腹泻、便秘、顽固性咳嗽等,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现将2013年12月20在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一例儿童布鲁氏菌病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hiple-PCR)进行布鲁杆菌株种型的鉴别.方法 以6株布鲁杆菌标准菌株(牛种、羊种、猪种、犬种、绵羊附睾种、沙林鼠种布鲁杆菌标准菌株)作为阳性对照,以大肠埃希菌O∶157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9作为阴性对照,待测布鲁杆菌株29株.先用布鲁杆菌属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BCSP31-PCR)扩增上述待测布鲁杆菌株,扩增结果为阳性的菌株再用Muhiple-PCR方法进行布鲁杆菌种型鉴别.结果 29株待测布鲁杆菌株BCSP31-PCR方法扩增均为阳性,进一步Multiple-PCR方法扩增均为阳性,其中有20株鉴定为羊种菌,5株鉴定为猪种菌、3株鉴定为牛种菌、1株鉴定为犬种菌.结论 Multiple-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特异、简便、低风险的布鲁杆菌种型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乌兰察布盟初始和获得性耐药水平。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由内蒙统一抽样,乌盟的集宁、凉城、化德为监测点。各监测点连续选 26个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期间的复治涂阳病例同时纳入,并对全部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SM、INH、RFP、EMB4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共入选 107例培养阳性病例,总耐药率为 52.3%,其中初始耐药率 35.9%,获得性耐药率 76.7%。初始耐多药率为 7.8%,获得性耐多药率为 53.5%。结论 本地区耐药率均高于全国水平,特别是获得性耐药率高峰发生在 25~34岁青壮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0月20日晚8时许,呼市水泥厂某一家5人,因食苦菜[1]罐头一瓶发生中毒,报告如下。1临床经过进食苦菜罐头数量较多的女儿,在吃饭中间即感到腹部不适,约4小时后腹痛剧烈,频繁呕吐,次日清晨出现复视、视物模糊、走路不稳、全身无力等症状,26日...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缺乏经典的毒力因子,致病性不仅依靠侵袭力和内毒素,还有赖于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目前,布鲁氏菌入侵机体和在胞内持续存在的机制尚未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布鲁氏菌的基因组成、分子进化、毒力因子以及致病机制等特点,还可以对一些致病相关基因和重要的蛋白进行预测。该研究为开发研究疫苗和新型抗生素提供分子基础,从而为构建新的有效的布病治疗和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布鲁氏菌的基因组组成、特征,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科学地制订布鲁氏菌病化学疗法方案和合理用药.方法 解释布病化学疗法原则和方案的治疗机理.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治疗方案:强化期静脉输液联合使用利福霉素钠、多西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d;继续期口服联合利福霉喷丁、多西环素连续用药45~90d.结果 1203例急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经过强化期和继续期治疗,治愈994例,治愈率82.63%;基本治愈109例,基本治愈率9.06%;好转93例,好转率7.73%;无效7例,无效率0.58%.结论 采用新的急性期布病治疗方案规范治疗后,疗效较以往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布鲁杆菌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哺乳动物中广泛存在.布鲁杆菌在野生动物中的保菌机制尚不清楚,但在布鲁杆菌病传染源保存、流行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啮齿动物是野生动物监测布鲁杆菌病的常见观察对象.一些地区用试管凝集试验、虎红凝集试验等对野生啮齿动物布鲁杆菌存在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动物的感染率分别为:鼠兔0.78%,喜马拉雅旱獭3.24%,旱獭1.88%~18%,灰尾兔13.33%.布鲁杆菌在人间低流行期的保菌动物是近年来一个研究热点,文章就啮齿动物布鲁杆菌的自然疫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布鲁菌属细菌是布病的病原菌。当前,用于布鲁菌属细菌分型的方法有多种,而布鲁菌分子分型方法在布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的快速分型鉴定、病原菌的溯源分析和菌株之间差异关系的分析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常用的布鲁菌的核酸探针技术(DNA probe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16SrDNA鉴定、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VNTR/MLVA)等分子分型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