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3篇 |
内科学 | 271篇 |
神经病学 | 162篇 |
特种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85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4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标记示踪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髓基质干细胞因具有不断自我更新和向多种细胞分化的能力而备受关注。通过干细胞移植并诱导其向各种受损组织细胞分化,可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为神经系统终末细胞坏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思路。目前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已在动物模型中取得初步成效。为更深入认识移植细胞实现其修复功能的机制,需要有效的标记方法追踪移植细胞在受主体内的分布、迁移、增殖和分化情况。Brdu,荧光染料(DAPI、PKH26、Dil、hochst33342,CFSE等),荧光蛋白,Y染色体,胶体金,磁性标记,放射性同位素等标记方法是近年来常用的干细胞标记技术,它们将离体或在体干细胞的胞核、胞膜甚至基因组作为标记靶点,在获得高标记效率的同时结合特异的检测手段,实现干细胞的体内示踪。本文对常用干细胞标记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2.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眩晕(83.3%)、构音障碍(61.1%)、吞咽困难(52.8%)、Horner征(80.6%)、共济失调(72.2%)及交叉性感觉障碍(50%)为常见临床表现。36例行MR I检查,32例示延髓背外侧梗死;13例行DSA检查,6例示不同程度椎动脉病变,2例示小脑后下动脉闭塞,1例示椎动脉闭塞伴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狭窄。33例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治疗,26例于7~10 d后症状缓解,1~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6例遗留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1例死亡。3例行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术后当天症状缓解,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以延髓背外侧局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MR I对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DSA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基于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MR-TT)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方法 对HCM射血分数(EF)正常28例患者(病例组)及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心脏磁共振电影检查,应用CMR-TT技术定量分析左心室心肌各向应变值、收缩期应变率及峰值位移,就两组左心室整体心肌的各向应变值、收缩期应变率、峰值位移及病例组肥厚节段、非肥厚节段应变参数做统计学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左心室整体心肌各向应变在鉴别对照组与病例组诊断效能。结果 HCM组左心室整体心肌径向应变、周向应变、纵向应变值及其相应的应变率分别为(23.39±10.11)%和(1.32±0.48)s-1、(-17.59±5.04)%和(-1.14±0.38)s-1、(-8.70±2.84)%和(-0.59±0.20)s-1,均低于对照组。HCM组整体心肌径向、周向及纵向峰值位移分别为(4.32±0.97)mm、(2.63±1.74)deg、(4.43±1.81)mm也较对照组不同程度缩小。病例组肥厚节段径向应变、周向应变... 相似文献
174.
175.
刘新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2,(3)
环胞菌素A(CyA)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起着有效的抑制作用,它能抑制白介素2(IL_2)受体的作用和IL_2的产生。移植外科学上应用cyA已经产生了极良好的效果。文献中也有关于CyA应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报道,虽然已知CyA具有强力的抗炎性质, 相似文献
176.
脑血管病(卒中)是一组老年常见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幸存者也往往要面对躯体功能障碍,视力、听力缺失,认知功能下降和情感人格改变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功能损害的症状。另外还得承受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沉重心理负 相似文献
177.
Randall T. Higashida ;P.M. Meyers ;J.J. Connors ;David Sacks ;C.M. Strother ;John D. Barr ;Joan C. Wojak ;Gary R. Duckwiler ;周志明译 ;徐格林译 ;刘新峰译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8,(1):3-8
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卒中是第3位死亡原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病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卒中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8%~10%,据报道,在亚洲、非洲和西班牙裔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其危险因素包括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吸烟。在美国,估计每年有40000~60000例新发卒中是由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相似文献
178.
刘新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5,9(25):184-185
脑血管病是临床神经病学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神经科医生的核心事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神经影像学和基础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脑血管病学的进展更是日新月异,与其他学科如放射介入、影像以及血管外科等的交融也越来越多。今后脑血管病学关注的热点或发展方向主要包括:①脑卒中的预防。②流行病学研究。③溶栓治疗。④新疗法清除血栓。⑤血管成形支架植入术。⑥神经保护与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79.
神经肽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肽,近年的研究提示,神经肽与多种神经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6例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SF)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β—内啡肽(β—EP)、生长抑素(SS)和神经降压素(NT)含量进行了观察,以探讨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0.
脑缺血再灌流后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加压素变化的基因机制刘新峰金泳清陈光辉吴波胡兰萍冯根宝我们以往的研究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明显增高;实验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后,下丘脑和纹状体的AVP含量亦显著升高,且中枢AVP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