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63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半卵圆中心缺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半卵圆中心缺血发生的机制。方法研究资料来自南京卒中注册数据库,半卵圆中心缺血组46例,对照组29例,均经头颅MRI检查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验证。结果半卵圆中心缺血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发生率为60.9%,对照组为27.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粥样硬化及狭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颈内动脉,其次为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不同年龄半卵圆中心缺血患者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是半卵圆中心缺血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一个正在被认识之中的神经系统囊虫病(NCC)的并发症之一,NCC 引起的脑梗塞缘于宿主和寄生虫之间的免疫反应性炎症,导致颅内血管内膜炎性闭塞。临床上可表现为腔隙性脑梗塞、大面积梗塞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类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的鉴别有赖于影像学、脑脊液及免疫学检查。囊虫性脑梗塞的治疗应在应用皮质醇的基础上再使用抗囊虫药物。  相似文献   
13.
卒中足严苇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由于与卒中存在密切联系.颈动脉粥样硬化一直是神经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MRI技术的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并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文章对MRI在颈动脉斑块评价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内介入技术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得到迅速的发展。近10多年来,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也有较快发展,现对血管内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简要回顾。1何谓血管内介入技术血管内介入技术是  相似文献   
15.
脑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白质的异常改变即白质疏松(L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全面评价了LA的病因学学说,认为L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缺血,以中等度的区域性脑血流量(rCBF)下降为特点的短暂性反复缺血,引起不完全性梗死,进而产生LA。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方法和技术得以不断发展,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它仍然是致死的第三大主要原因[1-2]。而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事件中最常见的疾病,占85%90%的比例[1]。由于4.5h内使用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窗限制,只有一小部分的患者才能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3年6月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失败后,行血管成形术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82例。其中9例行单纯球囊扩张术,73例行颅内支架置入术。发病至手术的中位时间为24.5 d。评估术后终点事件(术后≤30 d任何卒中、死亡及30 d责任血管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或原狭窄处因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CTA或DSA)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82例中,手术成功率为92.7%(76例)。78例(95.1%)接受随访,失访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四分位数:9,29个月)。10例发生终点事件,7例为缺血性卒中,1例为脑出血,2例为无症状重度再狭窄再次置入支架的患者。3例终点事件发生于术后≤30 d(均发生于术后≤24 h)。Kaplan-Meier曲线显示,1、6、12、24个月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8.6%、11.0%、13.0%。(2)60例(73.2%)患者接受影像学(11例行CTA,49例行DSA)检查,其中17例(28.3%)发生再狭窄,症状性再狭窄的发生率为5.0%(3例),无症状的为23.3%(14例)。结论经综合评估、严格筛选后,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科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高,中、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10~35 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中等量丘脑出血(TH)患者137例,分为内科组68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手术组69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清除血肿。结果手术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内科组(10.1%对33.8%)。手术组30 d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平均秩次高于内科组(P=0.025)。在存活病例中,手术组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内科组[(13.5±4.0)对(16.8±4.3)]。手术组在入院后第3天、第7天的血肿体积减少率分别为40.1%和63.8%,均显著高于内科组-0.21%与39.80%(P均<0.01)。10~20 mL出血患者中,手术组30 d的NIHSS评分(8.5±3.9)显著低于内科组(11.5±4.2)(P=0.023);但在30 d病死率、GO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1~35 mL出血患者中,手术组30 d的病死率[20/44(45.5%)]显著低于内科组[6/48(12.5%)](P<0.001);手术组30 d的GOS评分的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01);在存活病例中,手术组30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内科组(15.9±3.8对21.4±4.3)。在长期疗效方面,手术组90 d的GOS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1);手术组的转归良好(GOS>3)率为52.2%(36/69),显著高于内科组27.9%(19/68)(P=0.001);90 d的累积病死率为13.0%(9/69),显著低于内科组的36.8%(25/68)(P=0.001)。10~20 mL出血患者中,两组90 d GOS平均秩次、90 d良好转归率、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21~35 mL出血量亚组患者中,手术组90 d GOS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1);手术组的转归良好率为41.7%(20/48),显著高于内科组(13.6%,6/44)(P=0.003);90 d累积病死率为16.7%(8/48),显著低于内科组(50.0%,22/44)(P=0.001)。两组在30 d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治疗中等量TH安全有效,其结论有待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检测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PTAS)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情况,以指导PTAS术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个体化调整。方法回顾性分析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纳入的65例脑梗死或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在PTAS治疗术后第3天抽取静脉血,采用TEG仪检测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和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患者经两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以及患者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反应的差异。结果①阿司匹林对AA途径的抑制率为(80±28)%,显著高于氯吡格雷对ADP受体途径的抑制率(5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5例患者中,对阿司匹林组治疗效果良好、有效、反应低、无效者分别为45(69.2%)、8(12.3%)、7(10.8%)、5例(7.7%),氯吡格雷分别为19(29.2%)、14(21.5%)、23(35.4%)、9例(13.8%)。对阿司匹林反应良好的患者,3例对氯吡格雷无反应,14例反应低下;对氯吡格雷反应良好的患者,均对阿司匹林反应良好或有效。对氯吡格雷反应低下者,4例对阿司匹林反应低,5例对阿司匹林有效,14例效果良好。两种疗效有一定关联性(χ2=33.311,P〈0.01)。③对阿司匹林反应良好+有效者为53例,反应低+无效者为12例;而对氯吡格雷反应良好+有效者为33例;反应低+无效者为32例,两种药物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m=15.042,P〈0.01)。结论采用TEG仪检测PTAS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阿司匹林对PTAS患者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于氯吡格雷。患者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的反应有差异性,部分对氯吡格雷反应低下者,可能对阿司匹林反应良好或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