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新活素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负荷剂量为1.5 μ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 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泵入,连续用药48 h.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情况,并胶体金/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结果 新活素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1周心率、LVEF、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新活素组治疗后1周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P<0.05),特别是NT-proBNP浓度的改变.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  相似文献   
92.
病例资料例1:女性,25岁,呼吸困难3月.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97/56(68)mmHg,肺循环阻力2623达因·s·cm-5·m2,心脏指数2.0L· min-1 ·m-1,腺苷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6分钟步行距离421 m,心功能Borg scale分级5级.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因素,诊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PPH).口服西地那非20 mg一日三次,半年后复查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76/44(56)mmHg,肺循环阻力1723达因·8·cm-5·m2,心脏指数2.2 L·min-1·m-1,6分钟步行距离634 m,心功能Borg scale分级2级.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炎性因子在冠心病 PCI 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 PCI 术后患者,根据再次冠脉造影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n=68)和非再狭窄(非 ISR)组(n=173),109例疑似但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 IL-18、IL-10和 MMP-9浓度。结果ISR 组和非 ISR 组血清 IL-18和 MMP-9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 IL-10浓度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非 ISR 组相比,ISR 组血清 IL-18和 MMP-9水平明显增高,而 IL-10浓度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L-18、IL-10和 MMP-9与再狭窄有关,炎性反应可能是冠心病 PCI 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改良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2例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室电极均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按电极指引导丝塑型法不同分为单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组(A组)、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组(B组)、改良双弯曲塑型法组(C组);三组采用相同右室流出道主动固定起搏电极植入方法,对比三组电极起搏参数、起搏电极固定操作参数、定位成功率、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 。 结果 三组起搏阈值 、电极阻抗和R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起搏时QRS波时限C组较B组短(P〈0.01);C组较A、B两组X线曝光时间短、电极固定次数少(P〈0.05),与A组比较,C组电极固定成功率高(P〈0.01);术后随访3个月,C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 采用改良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中操作更简易,手术定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水平的超敏肌钙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91例传统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阴性的患者,住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检查超敏肌钙蛋白Ⅰ(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Ⅰ,hs-cTnⅠ),根据超敏肌钙蛋白检测值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hs-cTnⅠ≤0.005 ng/ml,B组为0.005ng/ml< hs-cTnⅠ≤0.01 ng/ml,C组为hs-cTnⅠ>0.01 ng/ml.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记录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结果 随着超敏肌钙蛋白水平的升高,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逐渐加重(P<0.05),且冠脉病变支数增多(P<0.05).结论 超敏肌钙蛋白是预测心肌损伤的独立标志物.对于传统肌钙蛋白阴性的患者,可以用超敏肌钙蛋白来预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判断主动固定电极固定的可靠性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56例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55.73岁,平均65±9岁,符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右室电极采用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12导联心电图,连接好肢体导联,而V,导联连接起搏电极远端,记录心内膜损伤电流,同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进行对比。结果V,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sT段弓背上抬振幅至少≥5mV1且高于R波振幅,持续至少5rain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的可靠指标相一致。螺旋电极旋出15min后,最后测定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阈值≤1.0V、阻抗300~1000Ω、R波振幅≥5.OmV156例患者中,除3例右室流出道植入失败,被迫改为心尖部起搏外,另53例临床3个月随访发现,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12导联心电图机V1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可以作为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可靠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7.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35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4年7月~1997年7月共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BMV)35例,现予总结。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WS)患者,男8例,女27例,年龄26~62岁,病程2~20年。单纯二尖辩狭窄(MS)10例,合并房颤14例,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反流(MI)11例,三尖瓣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IL-1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2~12月在湖北襄樊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91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A组(50%≤冠脉狭窄〈70%)、B组(70%≤冠脉狭窄〈90%)及C组(90%≤冠脉狭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动脉血IL-18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ACS组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IL-18明显增高(P〈0.01);IL-18在C组中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18水平与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直接PCI)可以迅速恢复前向血流,从而改善AMI患者的生存率和远期预后.本文总结我院2001年12月至2005年3月28例A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的经验,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
资料和方法1.1患者一般资料:6例均为1998年元月-1999年元月住院植入RegencySC+(VVI)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6~72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慢性心房颤动伴RR长间歇(73s)1例。1.2起搏器植入及随访:全组共植入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