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3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冠心病强化降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及1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水平、血小板活性及纤溶活性、治疗安全性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优化血小板及纤溶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68例,梗死相关血管(IRA)血流TIMI 0-1级。其中37例行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血栓抽吸组),另外31例经传统方法完成PCI术(传统PCI组)。比较两组患者IRA的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传统PCI组相比,血栓抽吸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血肿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没有减少(P〉0.05)。但血栓抽吸组IRA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传统PCI组(P〈0.05),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球囊使用例数及术后30 d部分MACE发生率低于传统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能够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IRA血流,降低无复流/慢血流现象及近期MACE的发生率,显著改善STEMI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3.
去除蔬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蔬果中农药残留去除方法。方法 用有机磷农药沾污青菜 ,用不同方法处理沾污农药后的青菜 ,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出处理前后青菜中的农药残留量 ,计算去除率。结果 椰子油衍生物蔬果洗涤剂浸泡法与其他方法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该方法农药残留去除率达 87 5 % ,食盐水溶液浸泡法效果其次 ,达 68 6% ,其他市售厨房洗涤剂浸泡法为5 0 %~ 68.2 %。结论 去除蔬菜残留农药采用不同洗涤剂浸泡 ,均有一定效果但以椰子油衍生物蔬果洗涤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经皮冠脉介入(PCI)是治疗冠心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围手术期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且PCI后5年随访中无心脏事件生存率仅为50%左右。本研究通过测定PCI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性因子白介素-18(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评价PCI对其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分组及危险因素调查1.1.1观察组:选择2006年1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行PCI的2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电生理参数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9只。制备冠状动脉灌流的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的灌注模型,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心内膜、心外膜动作电位和容积心电图。观察缺血再灌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急性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5 min时的QT间期和内、外膜动作电位复极达90%时程(APD90)以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p-e/QT)的变化,同时以程序性刺激观察各组缺血和再灌注时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时与对照组比较,QT间期,内、外膜APD90均显著减少(P均﹤0.05);再灌后与缺血时比较,上述参数均增加,使得Tp-e/QT得到一定的恢复(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各项电参数没显著性改变(P均﹥0.05),而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各项参数亦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未诱发心律失常,其余三组在缺血时均诱发了心律失常,但各组比较无显著性(5/9 vs 6/9 vs 4/9),再灌注时,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0,1/9 vs 5/9,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能降低兔再灌注状态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患者的左室结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86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天口服缬沙坦80mg,对照组第天口服非洛地平5mg。平均12个月,观察用药后血压、左室结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变化。结果:用药后2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1);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变薄(P<0.01);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沽少(P<0.0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发作性ST段压低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无冠心病证据的原发性高血压左段肥厚的患者中,长期应用缬沙坦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还可逆转LVH,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Scys C)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急性发作期58例、缓解期50例、健康者100例的血清Scys C与Scr水平及不同预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指标变化。结果 3组Scys C和S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清Scys C与Scr均为肺源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急性加重期治疗后有效与无效患者的Scys C与Sc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效患者治疗后指标改善,无效患者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 Sycs C可能参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变化过程中,其机制可能与肾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9.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均为1998年1月~1999年1月住院植入RegencySC (VVI)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6~72岁。基础心脏病均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基础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慢性心房颤动伴R-R长间歇(>3s)1例。1.2 起搏器植入及随访 全组共植...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