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该病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外科手术风险和难度极大,而带膜支架植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可靠,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效果.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自2003年3月起开展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氟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氟伐他汀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经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70%并行PCI术的187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91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氟伐他汀干预组9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 mg/d;分别于入院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PCI术前)及PCI术后12、24 h和术后2周空腹采集肘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浓度.结果 2组患者药物治疗前血清IL-18、TNF-α、IL-6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治疗组与氟伐他汀干预组药物治疗后IL-18[(316.5±274.2)、(261.8±195.6)ng/L]、TNF-α[(201.7±56.9)、(166.4±42.5)ng/L]、IL-6[(13.4±6.2)、(9.6±7.5)ng/L]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氟伐他汀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P均<0.01).常规治疗组术后12 h IL-18、TNF-α、IL-6浓度增高,分别为(423.5±298.7)、(316.1±72.6)、(42.3±10.1)ng/L(P均<0.05),在术后24 h达高峰并且明显高于药物治疗前(P均<0.01),而氟伐他汀干预组在术后12 h与术后24 h仅略高于PCI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期比较氟伐他汀干预组术后12 h IL-18、TNF-α、IL-6浓度分别为(276.5±189.4)、(175.3±51.9)、(10.1±8.1)ng/L,较常规治疗组低(P均<0.01).术后2周氟伐他汀干预组IL-18为(137.0±34.2)ng/L,TNF-α为(35.1±21.6)ng/L,IL-6为(8.7±3.2)ng/L,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PCI术可能在短期内触发并加重了冠状动脉炎性反应,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弱炎症反应.IL-18、TNF-α、IL-6是反映PCI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其变化程度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具有预测价值,可以成为一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靶目标,可以用于评价PCI、他汀类药物以及二者联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乳品中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测定乳品中的硝酸盐。方法 用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以碳酸钠-碳酸氢钠作淋洗液,在样品中先后加入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脱除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直接进样,优化了硝酸盐的离子色谱分离和测定条件。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达10μg/L(3倍信噪比),0.1-20 mg/L和20-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294.×10~(-5)X+0.110 6和Y=1.705×10~(-5)X+7.261,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9和r=0.9996。测定了婴儿奶粉、孕产妇专用奶粉和鲜牛奶中的硝酸盐,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8%、93.5%、108.3%。结论 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乳品中的硝酸盐,有较高的回收率,较好的精密度和较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04.
20岁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因间断剑突下疼痛1周,再发1 h入院。患者发病前连续3 d饮白酒,每日3~4两,并熬夜后于第3天晚突发剑突下疼痛,呈持续性闷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有胸闷、出汗、全身发抖,无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等不适,急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抬高0.2 mV以上,V_2~V_6导联T波高尖(图1),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给予止痛,扩血管等对症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价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Ⅰ(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86),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CA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分别于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者(P<0.01);研究组冠脉介入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增加血液CRP、TNFα和cTnI水平.  相似文献   
106.
氯霉素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霉素(Chloramphenieol,CAP)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索。广泛用于动物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但是,氯霉索有严重的副作用.能引起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状白细胞缺乏症等疾病,此外,长期微量摄入氯霉素不仅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引起机体正常菌群失调,使人们易感染各种疾病,如果氯霉素在食用动物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传给人类,因此,氯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氯霉素,我国也规定氯霉素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但是,由于氯霉素的抑菌效果好。以及相对廉价。目前仍有人将其用于家禽、畜类以及水产品中。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扩大动物性食品的贸易往来,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易行又经济的氯霉索残留的分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7.
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涉水产品和饮用水中的砷和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涉水产品和饮用水中的砷和锑的方法。方法:选择最佳测定条件,确定适宜的酸介质和酸度,并对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研究。结果:方法的最低检出限:砷为0.201ng/ml,锑为0.036ng/m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7.85%以下,平均回收率为99.75%~102.74%,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砷5.98±0.43ng/ml,锑3.07±0.20ng/ml。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涉水产品和饮用水中砷和锑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8.
周闰  蒋瑜宏  刘文卫 《职业与健康》2014,(17):2402-2405
目的通过对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系统分析,提高对大米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检测水平和能力,并找出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方法按照JJF1059.1—2012(GUM)《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和《CNAS—CL05:2011》的要求,找出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建立测量模型,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对其进行评定。结果大米中溴氰菊酯农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由标准曲线拟合、样品前处理后的回收率、标准溶液的逐级稀释、样品结果的重复性、样品称量、标准物质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各组分合成。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U:k×u(合)计算。测定结果报告C=CX±U,以加入溴氰菊酯的标准物质的0.30mg/kg的大米做气相色谱法检测残留量,报告为(0.30±0.0622)mg/kg。结论从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汇总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有很多,而样品的前处理及标准曲线拟合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126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IMT厚度并观察粥样斑块发生情况;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前抽取股动脉血,测血清IL-18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 0.93±0.26)mm]、斑块发生率[6.9%(3/43)]、IL-18的水平[(316.5±94.2)pg/ml ]均较非冠心病患者的相应指标[(0.65±0.13)mm、97.65%(81/83)、6.9%(3/43)] 明显增高 (P<0.05).结论 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血清IL-18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定量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进而判断冠心病危险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