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纤维胆道镜在经皮胆囊穿刺造口后的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外科(202211)李祖怡,刘文勇,姚德成在胆道良性疾病的保留胆囊诸疗法中,经皮胆囊穿刺造口术后,纤维胆道镜可通过瘘道发挥特有的诊疗作用。我科从1988年以来,用之放病史短、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救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收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服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16.82%,P〈0.01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分别(55.60±6.31)mm和(44.19±7.29)mm,显著低于对照组(63.05±6.24)mm和(51.43±7.29)mm,症状改善率提高18.5%,心衰住院率下降17.9%,死亡率下降12.4%。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能提高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应用CAD技术开发建立乳房三维重建及乳房体积测量的系统软件,指导临床乳房癌术后一期乳房再造的术前设计。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的16例乳腺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数据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文件格式刻输出。应用VTK、ITK、FLTK等C^++6.0程序软件编程技术进行乳房三维重建及体积测量。结果(1)开发建立了乳房再造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2)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乳房边界的界定,完成了乳房三维重建:(3)在重建乳房三维立体图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各层面及其厚度和体积,再将各层体积叠加计算出乳房体积。结论应用CAD系统三维重建乳房,具有双侧对称度高,美观、逼真的优点;应用CAD系统测量乳房体积技术精确度高,测算速度快;CAD系统乳房三维重建及乳房体积测量软件有助于乳房一期再造的术前设计。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大厄贝沙坦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给倍他乐克12.5mg,2次/d;安体舒通20mg,1次/d;结束用药前观察期加服厄贝沙坦75mg,1次/d口服,第3天增至150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ACEI及常规治疗,药物剂量、用法、适应症同厄贝沙坦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疗程均为18用,每2周随访1次。结果:厄贝沙坦组:显效28例(50%),有效24例(42.9%),无效4例(7.1%);对照组:显效24例(42.9%),有效24例(42.9%),无效8例(14.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后,心衰症状明显缓解,且安全、副作用少,患者的耐受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制框架式计算机辅助胫骨带锁髓内钉远端锁定手术导航系统,观察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规律及效果。方法系统由计算机(普通PC机)、自动机械臂导航框架、小腿固定托、定位器械(定位弓、定位套筒、定位手术刀柄)组成。自行研发的导航软件可完成手术所需要的X线图像的注册、定位工具的遥操作实时导航。临床应用于21例闭合胫、腓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远端锁定操作(42个锁孔)。患者平均年龄31岁。记录远端锁孔图像注册、“C”型臂X线机对位和两幅X线图像的获取并传输至电脑所需要的时间,计算机辅助钻孔的时间,获取两幅X线图像的时间。结果42个锁孔,除1孔第一次锁定失败外(2.38%),其余均一次成功,其中9例钻头触及锁定孔道(21.95%),但未损毁髓内钉及钻头,无副损伤。每对远端锁孔锁定所需X线透视平均时间为(2.23±0.31)s。结论系统设计合理、简单,导航工具不影响现有手术空间,符合医生的操作习惯,易于术者掌握、维护,设备消毒方便。导航定位精度高,可作为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中精确立体定位的技术平台,锁定过程中只需要两幅计算机校准的X线影像,术中X线照射时间显著减少。系统研发成本较低,适用于各厂家、各型号的髓内钉,具有通用性,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7.
目的用磁激活细胞分选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的癌细胞,探讨其对结肠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手术中抽取3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1例对照者的门静脉血,运用磁激活细胞分选技术富集带有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抗原的上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未经磁激活细胞分选富集的标本中均未发现CK^ CD45^-细胞;在经富集的标准中其含量在对照组与患者组间以及Dukes A—B期与Dukes C—D期患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此项技术能检测到结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细胞水平的微转移,并能进行定量分析,为结肠癌的辅助化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自1995年开始,第一个关于机器人应用于外科手术的程序被FDA所通过以后,至2000年,开始有大规模的应用在临床的趋势.在提高手术效果和精度的同时,也不断开展创新的手术,并向其他领域扩展[1-7].如何保证机器人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在远程遥操作中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是研制与临床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对外科机器人安全性的研究,还没有一个专用的标准,大多是基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安全理论和方法,采用操作人员避开机器人工作区域的安全策略来讨论机器人安全[8].而骨科机器人手术过程中,机器人和手术者的工作空间必然要发生重叠.对骨科机器人安全性的研究,不能将机器人系统独立于手术服务环境,只研究机器人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而应该从手术环境、手术方案的角度来综合研究应用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常规T管引流、经T管放置导管回输胆汁和放置鼻胆管并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等三种不同方法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的差异。方法常规T管引流348例,经T管放置导管回输胆汁113例,经十二指肠镜行鼻胆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55例。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电解质紊乱、胆漏、腹膜炎等)、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鼻胆管引流术及胆总管一期缝合者,术后并发症较另外两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最短,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T管引流组,术后并发症较另外两组明显增多,住院时间最长(P<0.01)。结论胆总管切开后常规放置T管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住院时间长;经T管放置导管回输胆汁减少了胆汁丢失的并发症。经十二指肠镜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消除了T管并发症,住院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基于国内现有网络通讯技术的机器人辅助胫骨髓内钉内固定系统应用于远程手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自主研发基于ASDL/ISDN网络平台的主仆式远程外科机器人辅助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系统进行异地远程手术操作,在经过严格训练和成功完成模型骨、尸体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自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选取7例闭合胫腓骨骨折患者(石家庄市1例,延安市6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37.5岁,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5d),开展北京-石家庄、北京-延安异地远程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手术主控制端在北京,从手术端分别位于石家庄和延安。记录远程外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的建立时间、远程手术过程中医学图像及手术操作规划的数据指令传输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结果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系统建立时间平均为19.5min,在远程手术中医学图像传输时间平均为2.8min,手术操作规划的数据指令传输时间平均为2.3min,手术时间平均为2.4h。结论自主研发的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系统安全有效,不同于全程非间断的实时手术视频传输远程操作,可避免网络延时、带宽限制,为远程外科机器人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搭建了实用、安全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