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外用令皮欣辅助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方法 86例水痘儿童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3例,均予阿昔洛韦片、蓝芩口服液等系统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治疗组外用令皮欣,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显著高于对照组77%,水疱结痂周围皮肤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令皮欣治疗儿童水痘既能有效抑制疱液中的水痘病毒,其抗菌作用又能预防继发感染,促进水疱抓破后糜烂面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泌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KC)对HSV-2感染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以HSV-2感染HaCaIⅫ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感染后24h、48h、72hIFN—αl、a2、β1mRNA的表达。结果:HaCaT细胞静息状态存在IFN—a1、a2、p1三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但HSV-2感染HaCaT细胞后IFN-al、以、pl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在72h内随时间的递增而逐渐升高。结论:在HSV-2感染KC的初期,KC分泌的Ⅰ型干扰素参与HSV-2感染的免疫防御反应,对清除HSV-2及防止其扩散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表达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1~10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cell,KC)对HSV-2病毒感染初期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株VERO细胞进行HSV-2病毒扩增,再用HSV-2病毒感染HaCaT细胞,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感染后24h,48h和72h时TLR1~10mRNA的表达量。结果静息状态下TLR1~10mRNA在HaCaT细胞中均有表达,经HSV-2病毒感染后HaCaT细胞转录TLR2~4和9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LR1和7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LR5~6,8和10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KC表达TLR1~10,其中TLR2~4和9在HSV-2感染初期对识别及清除病毒并防止其感染扩散有积极的作用,而TLR5~6,8和10在HSV-2病毒感染KC初期可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老年晚期潜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我科治疗的176例老年晚期潜伏梅毒患者分观察组(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85例和对照组(单纯苄星青霉素)91例,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血清RPR及脑脊液检测结果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后21.18%患者血清RPR转阴,48.24%血清RPR下降≥2个滴度,30.59%血清RPR不变;对照组1年后12.09%患者血清RPR转阴,36.26%血清RPR下降≥2个滴度,51.54%血清RPR不变。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老年晚期潜伏梅毒患者血清RPR转阴率与单用苄星青霉素无差异,但总有效率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5.
患者男,79岁,因发现生殖器部位红色斑块3年,组织病理学诊断鲍恩病就诊。体检:阴囊和阴茎处可见一棕红色的斑块伴有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并向两侧扩展到腹股沟区。斑块中央轻度浸润.但不伴腹股沟淋巴细胞结肿大。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清癌胚抗原(CEA)平均正常,胸、腹部CT未见异常。由于临床表现支持乳房外Paget病(EMPD)行第二次活检,病理结果和首次相似.都有鲍恩病样特点,增生致密的不典型细胞和团块状细胞伴角化不全、角化过度,但缺少Paget细胞。PAS和免疫组化测定CEA和细胞角蛋白7(EK7)阳性。在考虑EMPD病的前提下,行广泛深切除并给予厚皮瓣移植。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在基底层可见胞浆丰富而淡染的Paget细胞大量增生,  相似文献   
106.
刘文丽  苏妩 《云南医药》2004,25(5):379-380
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依据,充分认识甲状腺疾病的细胞病理形态特征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现报告137例214张细胞涂片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对VTE临床护理的应急处置予以讨论,以期对VTE患者的识别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使患者受益.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确诊为VTE的36例为病例组(A组),以同期住院的非VTE患者36例为对照组(B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两组患者可能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中PE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占比66.7%,DVT症状表现为肢体肿胀占比53.6%,为VTE的主要临床特征;A、B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制动(>3 d)、心功能不全史、甲状腺功能减退史为VTE的危险因素(P<0.05),BMI升高、D-二聚体水平、VTE(Padua)风险评分≥4分为VT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adua风险评分表可以较好反映肿瘤内科住院患者VTE危险度等级,可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Mini-CEX联合形成性评价在皮肤性病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20名本科见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10)和实验组(n=110),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实验组采用Mini-CEX联合形成性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成绩、Mini-CEX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Mini-CEX考评的7个核心能力——医患面谈技巧、体格检查技巧、人文关怀、临床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和效率、总体判断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规范、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方法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技能操作规范、临床思维能力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ni-CEX联合形成性评价应用于皮肤性病学本科生临床见习中,可提高培训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评价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组和10例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血管造影(CTA),对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等进行评价。结果:脑梗死患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以颈动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多见,脑梗死患者组出现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管腔狭窄超过70%)占50%、中度狭窄(管腔狭窄30%-69%)占30%、轻度狭窄(管腔狭窄小于29%)占20%,颈动脉可见多发软、硬斑块。结论: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脑梗死有着密切关系,且与动脉狭窄的程度成正比,危险性增加。CTA可全面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全球性“回归自然”的潮流为我国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中药具有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因此,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现在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在中药新药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下几个问题应引起新药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