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9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52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医学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是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多种因素的复杂关系所造成的,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别首先表现在医学审美主体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机制。这种审美机制又首先表现在医学审美主体具有健全的感知社会文化的审美器官。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分析了152例经股外旋动脉升支和股内旋动脉插管灌注溶通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并阐述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病机理,介入治疗方法及影响疗效因素等.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区疼痛、关节功能障碍、血管数目及X线影像变化等进行分析.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管变化: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管计数增多(P<0.05).X线片复查见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及新骨形成、修复.  相似文献   
103.
安置生理性起搏器共17例患者,分别占我院近三年起搏治疗的2.5%(1/40)、16.7%(7/48)和52.9%(9/17),应用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观察表明,双腔和单腔生理性起搏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均优于VVI,笔者认为即使是生理性起搏也有适应证的选择问题。阵发性心房扑动、颤动虽不是AAI的禁忌证,但其发作期可使起搏失灵,年迈、病程长、发作频繁、伴隐匿性传导、晕厥者,不宜选用。对频率应答反应过度敏感者,可提高活动阈值或暂时关闭频率应答功能,适时待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分析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yl CoA binding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ACBD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0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4例,获取相应癌组织样本及癌旁组织样本各54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中ACBD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ACBD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因素的关系。对不同ACBD3表达情况乳腺癌患者随访5年的生存情况进行讨论。结果:ACBD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325±0.113) vs (0.058±0.012)](P<0.05);ACBD3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组织分化情况、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随访5年,ACBD3高表达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ACBD3低表达患者(62.07% vs 88.00%)(P<0.05);ACBD3高表达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明显低于ACBD3低表达患者(37.93% vs 68.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CBD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ACBD3高表达与乳腺癌发展及转移关系密切,且其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胎儿囊性水瘤畸形,国外早有报道,国内超声界学者在胎儿畸形分类中曾经提及,但未进行详细描述。部分临床医生从娩出的畸形儿外观上易将其与胎儿脑膜脑瘤、脑脊膜膨出相混淆。自1987年11月至1991年3月,我院用EUB-40、Aloka-256B超仪及HP Sonos 1000型彩超仪诊断3例这类畸形,并于引产娩出后经大体解剖证实。现报告如下。 例1 33岁,孕26周,因自觉胎动停止一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18只体重2kg左右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血症组,后者喂饲高胆固醇饲料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术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1·d-1)每组6只,两组均继续喂饲高胆固醇饲料4周。采用免疫组化、明胶酶谱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MP2和MMP9的表达及活性。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的腹主动脉内膜厚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薄[(0.49±0.072)对(0.66±0.08)mm,P<0.05)],并且泡沫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壁中MMP2的表达量显著较模型组减少;RT-PCR提示阿托伐他汀组的MMPs/GAPDH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MMP2(3.58±0.62对12.74±1.01)和MMP9(4.4±1.07对10.21±4.32),均为P<0.05;明胶酶谱法显示,阿托伐他汀组血管壁MMP9和MMP2的活性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40535±7841)对(57345±9320)du/mg和(55744±3430)对(80888±5435)du/mg,均为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MP2和MMP9的表达和活性,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家兔心肌梗死后(MI)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2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MI组(10只)和辛伐他汀组(10只)。MI组术后不给任何处理和干预,辛伐他汀干预组在MI术后3d口服辛伐他汀(10mg.kg-1.d-1)10周。术前和术后10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10周进行有创血液动力学测定,而后摘取心脏称重。取两组家兔左心室进行HE染色,做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10周后辛伐他汀组家兔左室重量、左室舒张期末径、左室收缩期末径、左房直径及左室舒张期末压显著低于MI组,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明显高于MI组(P<0.05)。HE染色辛伐他汀组与MI组比较,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间质纤维化减轻,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增生较MI组为低。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家兔心室重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及其持续时间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鉴别价值。方法126例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PSVT患者,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61例。分析其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及持续时间。结果65例AVRT中aVR导联ST抬高且持续时间≥0.08s有46例,61例AVNRT中有13例,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8%,78.7%,78.0%;46例aVR导联ST段抬高的AVRT中左侧旁道占38例,诊断左侧旁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2%,52.9%,82.6%。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及其持续时间有助于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其多发生于左侧旁道。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高唐县1992-2010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2-2010年高唐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13 046例,年均发病率140.61/10万.发病率2010年最高(332.37/10)万,1993年最低(107.17/10万).9年间呼吸道传染病居高不下,占总病例数的50.5%;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24.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3.5%.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是重点传染病,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