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所致梗阻性黄疸的MRI与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检查或手术治疗证实的8例十二指肠慢性溃疡致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I与MRCP表现。结果所有病例显示胆管梗阻位于十二指肠,壶腹部边缘光滑,十二指肠球部至降部较长范围羽毛状黏膜皱襞消失,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肠黏膜皱襞及肠腔、肠壁的MRI及MRCP改变,对诊断十二指肠溃疡所致梗阻性黄疸有较高的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72.
患者男,43岁,左侧胸痛入院,外院X线平片及CT显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入院.入院后多次抽取胸水,胸腔积液迅速增长,临床怀疑左侧胸腔内恶性肿瘤行胸腹CT增强扫描.CT增强检查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胰腺体尾后侧及左肾包膜下囊性占位,二维重建显示囊性病变似与左侧胸腔相连.建议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5例急性胸痛患者均进行一次性64排螺旋CT胸部增强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多种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同时清晰显示肺野及胸壁情况.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结果:心血管病变52例,其中冠状动脉病变3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9例;显示气胸5例,缩窄性心包炎2例,胸膜炎6例,胸椎压缩性骨折3例,7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64排螺旋CT一次性胸部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对其病变作出正确诊断,同时还能清晰地显示胸部其他疾病,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优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4.
报告9例13个肝脏小占位病变,其中肝癌病灶12个,肝血管瘤1个。肝癌主要声像图表现:癌结节呈圆形、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多见;部分结节出现暗环征,侧边声影,后方增强效应,并存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癌结节周边检出血流,呈搏动性和持续性血流频谱,异常血流检出率33.3%,P指数0.58~0.785。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分布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包括住院例数、感染例数、感染例次数、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等。采用 χ2检验和线性相关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在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 4例拟诊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SCT扫描 ,获得CT的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 ,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 结果 术前 4例SCT诊断均提示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 ,并能作出肿瘤分期、下腔静脉癌栓分型。手术结果证实SCT诊断正确。 结论 SCT能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作出明确诊断 ,并为手术提供指导 ,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的术前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术前影像学分期。结果术前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T分期判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9.2%(95/120),其中对T1、T2、T3和T4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0/15)、66.7%(14/21)、84.0%(42/50)和85.3%(29/34)。对于单层胃壁结构和多层胃壁结构,CT增强扫描对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9.4%(19/32)和81.8%(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对N分期判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3.9%(85/115),其中对N0N1和N2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5%(37/49)、70.3%f26/37)和75.9%(22/29):对M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89.2%(107/120)。结论64层螺旋CTi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早期动态观察肿瘤累及侵犯情况、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情况.有望成为胃癌术前分期有重要意义的检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水提物对经IL-1β诱导退变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Wnt4、GSK-3β、β-catenin、DKK-1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分离大鼠椎间盘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培养、镜下观察与鉴定,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10 ng/m L浓度IL-1β造模)、实验1组(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200μg/m L干预24 h)、实验2组(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200μg/m L干预48 h)。观察4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Wnt4、GSK-3β、β-catenin、DKK-1 m RNA与蛋白的表达及上清液中Sox 9表达。结果 (1)第2代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增殖速度快,呈现多边形,胞核清晰,且含有12个核仁,融合后出现"铺路石"状,经Ⅱ型胶原法染色后,阳性对照组胞浆区域浸染为棕黄色;(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软骨细胞Wnt 4、GSK-3β、β-catenin m RNA与蛋白表达及上清液Sox 9含量明显提高(P<0.05),DKK-1 m 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中软骨细胞Wnt 4、GSK-... 更多  相似文献   
80.
统计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81例,结果:全部病例于侧脑室周围以及半卵圆中心白质出现斑片状低密度灶,绝大多数是对称性;87.6%伴有基底节及其周围结构腔隙性脑梗塞,多半病例为多发性 ;96.3%伴有弥漫性脑萎缩,绝大多数为中一重度;少数病例并发脑出血及大面积脑梗塞。分析认为,前一项是本病最为重要的CT表现,应视为诊断本病的必需条件,后三项应认为是本病的重要合并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