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8篇 |
综合类 | 44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7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5例急性胸痛患者均进行一次性64排螺旋CT胸部增强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多种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同时清晰显示肺野及胸壁情况.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结果:心血管病变52例,其中冠状动脉病变3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2例,主动脉夹层9例;显示气胸5例,缩窄性心包炎2例,胸膜炎6例,胸椎压缩性骨折3例,7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64排螺旋CT一次性胸部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对其病变作出正确诊断,同时还能清晰地显示胸部其他疾病,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优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4.
75.
76.
7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胃癌进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的术前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术前影像学分期。结果术前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T分期判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9.2%(95/120),其中对T1、T2、T3和T4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0/15)、66.7%(14/21)、84.0%(42/50)和85.3%(29/34)。对于单层胃壁结构和多层胃壁结构,CT增强扫描对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9.4%(19/32)和81.8%(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对N分期判断的总体准确率为73.9%(85/115),其中对N0N1和N2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5%(37/49)、70.3%f26/37)和75.9%(22/29):对M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89.2%(107/120)。结论64层螺旋CTi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早期动态观察肿瘤累及侵犯情况、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情况.有望成为胃癌术前分期有重要意义的检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水提物对经IL-1β诱导退变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Wnt4、GSK-3β、β-catenin、DKK-1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酶消化法分离大鼠椎间盘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培养、镜下观察与鉴定,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10 ng/m L浓度IL-1β造模)、实验1组(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200μg/m L干预24 h)、实验2组(独活寄生汤水提物组200μg/m L干预48 h)。观察4组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中Wnt4、GSK-3β、β-catenin、DKK-1 m RNA与蛋白的表达及上清液中Sox 9表达。结果 (1)第2代大鼠椎间盘软骨细胞增殖速度快,呈现多边形,胞核清晰,且含有12个核仁,融合后出现"铺路石"状,经Ⅱ型胶原法染色后,阳性对照组胞浆区域浸染为棕黄色;(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软骨细胞Wnt 4、GSK-3β、β-catenin m RNA与蛋白表达及上清液Sox 9含量明显提高(P<0.05),DKK-1 m 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中软骨细胞Wnt 4、GSK-... 更多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