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通过探讨1例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阴道斜隔相关文献.结果 MRI可见双子宫、双宫颈,右侧斜隔合并右肾缺如,斜隔侧阴道及宫腔大量积血、积液,MRI诊断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并大量经血潴留;术后证实为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MRI在显示本病畸形解剖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CT影像表现及核酸检测结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本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4例的CT和核酸检测资料.结果 4例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其中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双肺多发散在小片状影或斑片样稍高密度影及大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不清晰;纵膈居中,且纵膈内伴或不伴有肿大的淋巴结;双侧胸腔并无明显积液.核酸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 CT联合核酸检测可有效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来我院经临床及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14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乳腺癌62例,良性肿瘤78例,且术前均行动态增强及弹性成像检查,将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分别获得弹性成像、动态增强及两者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80.8%,准确性80%;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77.4%,特异性78.2%,准确性77.9%;两种方法结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91.9%,特异性91%,准确性91.4%;弹性成像、动态增强检查诊断乳腺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动态增强与两者联合的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和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磁共振3DTOFMRA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3DTOFMRA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病例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DTOFMRA发现59个病人共67个动脉瘤,53例病例经DSA检查.除1例DSA证实为假阳性、3例因血肿影响显示不如DSA外,其余48例MRA所见无论是瘤腔大小、生长方向、瘤体与载体动脉的关系均与DSA相似,58病例66个动脉瘤均经手术证实。结论:3DTOF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效果较好,尤以VR成像效果好,可作为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或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65.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介入方法治疗布加综合征48例的临床经验,探讨布加综合征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分析48例在造影明确诊断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①下腔静脉(IVC)狭窄扩张或破膜扩张;②IVC扩张并内支架置入术;③经右颈静脉肝静脉(HV)再通成形术。结果17例共23次行IVC破膜扩张或狭窄扩张,29例次应用IVC破膜扩张或狭窄扩张后置入内支架。其中1例因弥漫性HV发育不良而转外科手术,1例术后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10例HV阻塞患者中8例成功施行经右颈静脉HV再通成形术。术后IVC压力下降(1.53±0.41)kPa。结论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应成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评价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09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经螺旋CT扫描后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显示(SSD)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4种图像后处理成像技术,并根椐诊断行小儿支气管内窥镜异物摘取术.结果: 术中取出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5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8例、双侧支气管异物1例、气管并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气管并双侧支气管异物2例;另有3例未见明确异物,1例异物位于Ⅲ级支气管无法取出,1例由于喉头水肿纤维支气管镜无法通过并手术,1例术前突然窒息死亡.螺旋CT 4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异物的显示率分别为MPR 97.2%、CTVE 94.4%、SSD 83.2%、MinP 70.1%.结论: 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轴位像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迅速、准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7.
骨髓对提示血液疾病意义重大,目前诊断血液病的金标准是骨髓活检,但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并不适合作为筛检手段,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成为骨髓无创检查中的重要方法.MRI信号强度主要取决于组织特性,当发生血液疾病时,骨髓内水分与脂肪比例发生变化,MRI信号及信号强度随即发生变化,其可为血液疾病提供定性、定量分析.骨髓MRI在血液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重大潜力,现将骨髓MRI在血液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8.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肿瘤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点。X线、CT、MRI、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骨转移常用的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临床应根据原发肿瘤的类型、部位等来选择最适合的检查方法。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其在肿瘤治疗效果评估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转移检测中的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报告9例13个肝脏小占位病变,其中肝癌病灶12个,肝血管瘤1个。肝癌主要声像图表现:癌结节呈圆形、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多见;部分结节出现暗环征,侧边声影,后方增强效应,并存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癌结节周边检出血流,呈搏动性和持续性血流频谱,异常血流检出率33.3%,P指数0.58~0.785。  相似文献   
70.
例1,男性,53岁,两月前因车祸致颅底骨折、颅内出血手术治疗出院。2周前开始出现右眼球突出,眼睑肿胀外翻,自觉右侧颅内有吹风样杂音,检查示球结膜充血,静脉迂曲增宽。CT检查示右眼球突出,眼上静脉增粗至7turn,右海绵窦较对测明显增宽,并呈明显强化,眶内肌及眼睑增厚,同时可见蝶骨骨折。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瘦(CCF),经DSA证实。例2,男性,46岁,1月前骑车撞在树上,1周前出现左侧搏动性突眼,眼睑水肿外翻,视力减退。CT示左眼球突出,左侧眼上静脉和海绵窦增宽,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并于颈内动脉颅内段见有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