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透析充分性是从事透析的医务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谈到透析充分性往往很多人都会特别重视尿素下降率 (URR)、尿素清除指数 (Kt/v)等指标 ,而更加重要的指标—水的有效清除 ,好像不容易得到大家的重视 ,目前有很多证据证明水的有效清除和 /或达到一定量的清除 ,对患者的死亡率和恶化率都是事关重大 ,往往比URR、Kt/v还要重要。糖尿病肾病透析充分性问题 ,首先是透析充分性问题 ,而后考虑糖尿病肾病的一些特点加以进一步的理解。因此 ,透析充分性应该是我们首先讨论的内容。一、透析的充分性评估 :透析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药物 (事实上已经…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实施平衡记分卡的行动研究,发现实施平衡记分卡可以帮助医院把战略转化为行动,帮助医院与科室搭建沟通平台艘医院、科室工作目标性导向增强,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估体系,促进合作、学习与成长问题的解决,促进医院发展战略目标与科室发展计划的统一性,改善医院绩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方案维持透析患者瘦素水平的差别.方法慢性肾衰竭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5例,分为HD组与HD/HDF组,HD组进行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HD/HDF组每周3次常规血液透析同HD组,每月一次血液透析滤过(HDF)代替HD.对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分别于HD、HDF前抽取自凝血检测瘦素、透析后查瘦素.并于HD、HDF开始5min后留取透析器入口及出口处血标本送检,检测瘦素浓度,计算溶质清除率.血清瘦素浓度测定采用ELISA法.透析后瘦素经超滤量校正,前后配对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HD组、HD/HDF组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HD前后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HDF后瘦素水平明显下降.透析前HD/HDF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HD组.HDF中瘦素清除率显著高于HD[(27.6±19.8)ml/min vs (4.87±28.40)ml/min,P<0.001],透析前后下降率HDF组明显高于HD组[(29.33±20.21)% vs (5.14±36)%,P<0.005].HD/HDF组患者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及营养状况调查表积分均优于HD组,并且HD/HDF组EPO用量和输血量低于HD组.结论 HDF能有效清除瘦素,HD不能.一定程度的瘦素水平升高是营养状况改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54.
静脉注射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 方法 对入选的235 例肾性贫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铁剂和口服铁剂治疗。静脉组根据预计补铁量,于透析过程中进行右旋糖酐氢氧化铁静脉滴注,完成总量后,根据患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定期给予100 mg维持量。口服组每天口服相当于200 mg铁的琥珀酸亚铁,连续服用。226例完成26周临床观察,静脉组和口服组各113例。以铁剂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及治疗的好转程度衡量治疗效果,以有效率作为效果指标。治疗成本包括铁剂红细胞生成素(EPO)、化验检查和不良反应治疗等直接医疗成本,患者的交通陪护和辅助营养保健品等直接非医疗成本以及患者劳动力损失的间接成本。 结果 26周的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组与口服组人均总治疗费用分别为2.49万 元和2.41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组和口服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5 %和7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成本效果分析,口服组26 周有效治疗1例患者花费3.37万元;静脉组26 周有效治疗1例患者花费2.82万元。 结论 静脉组与口服组比较治疗成本没有差别,疗效更好,静脉组治疗肾性贫血更具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5.
患者 ,男 ,30岁。肾移植前即有十二指肠溃疡 ,应用抑制胃酸、保护胃肠粘膜药物 ,平素无胃肠道症状 ,大便潜血试验阴性。血液透析 8个月后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术前 1d将口服制酸剂改为奥美拉唑 4 0mg静脉滴注 ,并口服蒙脱石 5mg ,每天 3次。手术当日应用甲泼尼龙 1.3g ,术后 4d共用1.4 g。环孢素A自肾功能恢复正常 (术后 36h)开始服用 ,7mg·kg-1·d-1,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术后第 5d口服泼尼松 ,80mg/d ,每日减 10mg。术后第 9d进食香蕉后突发左下腹痛 ,随即转为脐周疼痛 ,体温37.6℃ ,腹肌紧张 ,压痛、反跳痛明显…  相似文献   
56.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检测作为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新方法,对筛选肾移植高危患者,预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对比肾移植受者术后体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及流式细胞仪,对肾移植受者术后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进行了化验监测,分析了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与免疫用药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移植受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阳性细胞数普遍偏低(P<0.05),肾移植后顺利恢复组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阳性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P>0.05),肾移植后并发症组受者CD4+、CD8+阳性细胞数低于临床正常值,NK细胞及CD19+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肾移植后急排组的NK细胞及CD19+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CD4+/CD8+比值偏高(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可用于评价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临床上根据受者的化验结果综合评价受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并作为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散发性特发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方法 对散发性特发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26例、其直系亲属112例以及健康对照者6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甲状旁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同时检测血清钙、磷、镁、甲状旁腺激素含量.结果 散发性特发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血清中抗甲状旁腺自身抗体阳性10例,阳性率为38%,明显高于直系亲属的10%(χ2=13.42,P<0.01)和健康对照者的7%(χ2=13.46,P<0.01).患者以女性为主(19/26),抗体阴性患者平均病程0.5~7年(中位数为2.2年),较抗体阳性患者平均病程0.5~4.5年(中位数为1.75)有延长的趋势;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在抗体阴性患者中为(7.06±2.06)ng/L,较抗体阳性患者的(8.86±2.86)ng/L有降低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 散发性特发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体内有抗甲状旁腺的自身免疫性血清学证据,抗甲状旁腺抗体的出现提示该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59.
同种异体肾移植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移植物功能渐进性下降,多发生在移植后数月或数年后,与急性排斥、原发病复发、外科并发症等因素无关,称为慢性排斥(CR)。以往认为与宿主对移植物持续免疫攻击有关。近来提出系慢性移植性肾病。由于异体抗原依赖和非异体抗原依赖同时参与其发生,最后导致与移植物肾病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尽管非免疫机制在其发生机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慢性排斥的定义突出了免疫机理的重要性,避免了与ACEI、CsA等所致慢性肾病混淆。  相似文献   
60.
患者女性,41岁。3年前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2年前行血液透析,7个月前在我中心行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6个月后出现不明原因体温升高(39.4℃),呼吸急促,34次/min,紫绀,伴咳嗽、咳痰;肺部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胸部X线示双肺片状模糊阴影,进行性磨砂玻璃状肺水肿,肺动脉嵌入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