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99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52篇
  7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高能量激光疗法(high‑intensity laser therapy,HILT)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肩周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T组,32例)和对照组(C组,31例)。T组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HILT治疗,C组行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类固醇关节腔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1个月(T_(1))、治疗后2个月(T_(2))、治疗后3个月(T_(3))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SPADI),并比较两组患者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CM评分)、显效率、不良事件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T_(1)、T_(2)、T_(3)时SPADI评分与T0时的差值组间差异的双侧90%CI上限均小于非劣效性界值。与T0比较,两组患者T_(1)、T_(2)、T_(3)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C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同一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1)、T_(2)、T_(3)时组间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无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T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手法松解联合HILT治疗肩周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非劣效于手法松解联合关节腔注射。  相似文献   
202.
203.
近年来,超声在临床各科都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神经内科,包括的疾病众多,累计的组织各样,利用超声对血管、神经、肌肉的优势,可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脉冲射频调节术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6月医院疼痛科收治的97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32)、射频调节组(n=31)和联合组(n=34);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神经阻滞组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射频调节组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调节术治疗,联合组则先行CT引导下脉冲射频调节术,后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根据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患者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降低程度来评价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1、4、8周后采用NRS量表评估疼痛情况,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评估睡眠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焦虑和抑郁程度,36项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相似文献   
205.
目的评价《中小学生听力筛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轻、中度听力损失儿童的筛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房山区闫村小学和大董村小学共610名学生,年龄在6~15岁之间,由调查人员采用编制的听力筛查量表对每名儿童进行询问式调查,回收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另选取1017名儿童进行预试验,35名已确诊的听力损失儿童来自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门诊部,听力阈值在31~80dBHL,982名经过测试且听力正常的儿童来自北京市平谷区第四小学,对所有儿童分别进行询问式问卷调查和纯音测听(采用GVSLN--PC2B听力计测试),以纯音测听结果作为“金标准”,以问卷调查总分是否为0作为筛查标准评价量表的真实性。结果13个指标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90~1.00之间,分半信度为0.83,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2;总体得分相关系数为0.94,准则关联效度为0.90(P=0.000),灵敏度为94.29%,特异度为90.43%。结论《中小学生听力筛查量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量表整体符合量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建议进一步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有:心源性脑栓塞14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其他原因2例,好发于颈内动脉系供血区,少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根据CT表现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又可分为出血性脑梗死Ⅰ型、出血性脑梗死Ⅱ型、脑实质血肿Ⅰ型以及脑实质血肿Ⅱ型,临床表现复杂并且多变,CT和MRI 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好转2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67%.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有:心源性脑栓塞、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或溶栓史,常发生于脑梗塞后的3 天内,应注意观察发病过程并给予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出血性脑梗死Ⅱ型和脑实质血肿Ⅱ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7.
目的了解聊城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麻疹消除阶段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聊城市2004-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聊城市2004-2010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9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7/10万,相对高发年为2008年和2010年;发病呈局部高发和高度散发状态;冬末至夏季为流行季节,其中4月和5月各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0~2岁年龄组(占47.71%)和≥15岁年龄组(占25.51%);职业以散居儿童(占58.36%)和农民(占15.02%)为主;1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P<0.05),6~14岁学生发病呈下降趋势(P<0.05)。2009-2010年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全面实施以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病例监测工作、预防医院内感染和适时开展重点人群MV强化免疫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是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8.
目的评价聊城市开展阻断乙肝行动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本市3个县1 500人,对其中HBsAg、抗-HBs检测均为阴性的给予乙肝疫苗注射,于完成全程免疫后1个月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sAg、抗-HBs检测均为阴性的为849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间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对无应答者给予加强复种,并在健康人群中大力开展乙肝疫苗接种的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9.
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对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纯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对于清除菌斑、改善口臭及降低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VSCs)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31例鼻闻法评价口臭程度(OS)≥2的牙用炎患者,对其实施口腔卫生指导.指导前后,用口臭测量仪测量口腔中VSCs水平,并检查菌斑指数(PU).结果 口腔卫生指导前PLI为3.09±0.44,指导后降至2.6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Cs由指导前的(186.87±130.95)ppb降至指导后的(154.00±131.49)ppb,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卫生指导前OS值是2.68±0.70,之后是2.35±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卫生指导有助于口臭患者清除菌斑、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但降低口腔中VSCs含量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10.
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康复效果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359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1年的听觉能力发展趋势,为实施康复效果质量监控与进一步改善安置策略提供指导。方法依照人工耳蜗植入年龄进行分组,以术后不同的安置时段(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为重复测量条件,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评估不同年龄段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安置1年内听觉能力随时间顺序变量变化的趋势。结果①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在术后1年安置中其听觉言语识别率随着安置时段的延续,总体上呈线性(**P=0.000〈0.01)和二次性(**P=0.000〈0.01)上升变化的趋势②在听觉言语识别能力获得方面,2~4岁组间,4~6岁组间存在相近的变化趋势(P〉0.05)。但7岁组与其他各年龄组、2~3岁组与5~6岁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显著(*P〈0.05);③比例差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V)的比较显示,随着术后安置接受训练时间的延续,各年龄组的听觉言语识别率平均值的标准差变小。结论①康复安置策略总体上是有效的;②在术后康复安置策略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植入聋儿的听觉康复效果,主要受到来自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和术后接受康复训练时间长短两个要素的交互影晦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不同年龄组间听觉能力的发展速度随着术后康复训练时间的延续,出现非等速均匀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