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747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1068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51篇
  7篇
中国医学   417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国际公认的经典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进行方法学改进,使之更方便于临床检测。方法选用5例范可尼贫血的阳性标本作为阳性对照,30例初生婴儿的脐带血作为阴性对照,同时应用经典彗星实验以及改进版彗星实验进行比对,验证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选用15例临床标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同步进行实验,然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验证改进版彗星实验的准确度以及符合度。结果与经典彗星实验相比,改进版彗星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达到100%,符合度达到100%。结论与经典的彗星实验相比,改进版彗星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省时;结果客观、准确、稳定,且重现性和准确性好,图像清晰,容易判读;成本更加低廉,操作安全,更加环保,推荐使用该方法作为DNA损伤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以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基础的化疗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输注组成的"微移植",治疗3例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火箭军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例难治性PCNSL患者。"微移植"治疗时首先给予患者大剂量MTX为基础的化疗,在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亲缘单倍体相合供者G-PBHSC输注,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1.34×108/kg,不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结果:3例患者在确诊后分别接受过化疗或放疗,在"微移植"治疗前病情处于进展状态,"微移植"治疗后1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并已持续15个月。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病情稳定10个月和7个月,此后病情再次进展而死亡。患者对"微移植"治疗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主要是与大剂量MTX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感染,但在G-PBHSC输注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 d、12.5 d。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GVHD相关临床表现。结论:对于难治性PCNSL患者,"微移植"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效显著,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和跌打损伤等。近年来,随着老药新用的提出,红花镇静、镇痛、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耐缺氧等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肿瘤、糖尿病、白癜风等领域,且具有良好疗效。就目前红花及其制剂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重症休克患者经过输血、补液、升压药等抗休克治疗以后,血压仍难以回升,称为顽固性低血压[1]。高血压患者合并顽固性低血压多见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或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而排除这些因素的顽固性低血压,通过资料查询暂未见相关论述。近5年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治疗8例,结合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三房心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胚胎心脏发育障碍时,左心房或右心房被纤维肌性膜分隔成两个腔,左心房被分割者为左心型,右心房被分割者为右心型。亦有学者认为可能与胚胎发育时原发隔生长异常有关,并同时可能累及二尖瓣[1]。不典型三房心尚包括了右房三房心和其他类型的变异[2];典型三房心一般是指左心三房心。即左心房内出现纤维肌性隔膜,将左心房分为副房与真房[3]。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2例,均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确诊为环咽肌失弛缓,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仅行吞咽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以普通导尿管为扩张工具,对其进行环咽肌扩张治疗。于治疗前和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达6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经口进食人数、吞咽障碍程度(VFSS评分)和临床吞咽功能。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16例患者中恢复经口进食11例(68.75%),对照组16例患者中恢复经口进食仅4例(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FSS评分在口腔期、咽期、误吸以及总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VFSS评分仅口腔期和总分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FSS评分中的咽期、误吸程度、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吞咽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电刺激联合环咽肌球囊扩张术可促进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及早经口进食,并改善其吞咽障碍程度,恢复其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醒脾养儿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8.
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阑尾腔内息肉病例共6例,息肉直径0.3~1.3 cm。6例阑尾腔内息肉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其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整块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分片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1例予活检钳冷钳除。6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和急性阑尾炎等并发症。3例术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余3例暂未复查结肠镜。以上结果初步证实,阑尾腔内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氟骨症的治疗方法。方法:以WS192—2007为诊断标准,观察中药抗骨质增生丸治疗氟骨症患者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劳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500例,治愈30例,治愈率6%;显效120例,显效率24%;有效329例,有效率65.8%;总有效人数479例,总有效率95.8%;无效21例,无效率4.2%。结论:抗骨质增生丸治疗氟骨症患者有效,对重度患者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yroid-stimulating antibody(TSAb) and degree of goiter in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Graves'disease after antithyroid drug treatment. Methods Seventy-one patients with Graves'disease were given antithyroid drugs for (2. 8±1. 4)years and then followed up for(22±6.0)months.Finally,age,gender,thyroid function,TSAb and goiter size at the time of drug withdrawa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relapsed and relieved groups. TSAb was measured in all patients by using HEK-hTSHR cells. Results Eleven of 71 patients relapsed during the follow-up after drug withdrawal. The relapse rate (42. 9% ,6/14)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TSA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8.8%, 5/57) in patient with negative TSAb (X2 = 9.97, P<0.01). The relapse rates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size thyroid, Ⅰ degree goiter,Ⅱ degree goiter were 6.25%, 12.2%,35.7% respectively. TSAb activity, positive rate and goiter size of the relapsed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drug withdrawa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relieved patients (P<0.05 or P<0. 01). Conclusion TSAb activity and goiter size at the time of drug withdrawal are two effective prognostic markers of relapse in Graves' disease treated with antithyroid dru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