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临床上应用空气消毒剂一般用乳酸、过氧乙酸、或采用其它消毒剂。有的单位则用丙二醇作为空气消毒剂。现我们将雨二醇做为空气消毒剂的效果作一下分析。一般采用丙二醇作为空气消毒剂主要是因为其气味小,平日检测合格,为了使对雨二醇消毒空气做到有据可查最近对丙二醇消毒空气效果检验,结果消毒效果远低于氯氧,碘氯消毒剂,当三氯化碘或碘溶入丙二醇  相似文献   
62.
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纤酶10IU加人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天后改为5IU共7天为一疗程 ,并以尿激酶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降纤酶治疗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测定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显效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降纤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 ,溶解血栓 ,抗血栓形成 ,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3.
众所周知,在现代手术过程中,电子仪器和电子设备日益增多。洁净手术室为控制手术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室内静压、风速、噪音,又增加了更多的电子设备,洁净手术室用电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安全用电是洁净手术室设计施工中重要的技术环节。1交流电对人体影响区域分析人体对电流流过身体的防护主要有两方面的自我保护措施:一是皮肤有较大的电阻,它限制了电流的增加;二是在电击的过程中,伴随产生了肌肉的收缩,有助于人体脱离电源。但在手术过程中,电极多数进入人体,或用降低接触电阻的导电液,贴附在皮肤上,使皮肤的电阻旁路。另外从人体…  相似文献   
6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9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拉米夫定与肝喜合剂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9例,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HBeAg、抗HBe血清转换、肝功能、HBVDNA和提高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肝微粒体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并对单味中药与其复方对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空白组(0.9%氯化钠注射液),肝药酶诱导剂组(苯巴比妥钠)、肝药酶抑制剂组(西米替丁)、六味地黄汤低剂量组[5.63g/(kg·d)]、六味地黄汤高剂量组[11.26g/(kg·d)],每组10只。苯巴比妥钠组为皮下注射给药,剂量为0.08g/(kg·d),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西米替丁组剂量0.4g/(kg·d),其他中药组剂量均为20m L/(kg·d),1次/d。共10d。末次给药1h后处理动物,取肝组织制备肝微粒体,ELISA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六味地黄汤低、高剂量组色素P450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增加优于低剂量组(P0.05)。肝药酶抑制剂组色素P450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1);肝药酶诱导剂组色素P450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对肝微粒体色素有诱导作用,且高剂量组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润燥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止痒、证候疗效及其相关性,探索以症为主,症证结合的疗效评价模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双盲双模拟观察设计方案,按1∶1纳入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受试者240例,主要观察指标为皮肤瘙痒症主症及阴虚风燥证主次症状。评价该方止痒效应及证候疗效,分析主症及证候改善的相关性。结果:1)润燥止痒方止痒总显效率为55.93%,总有效率为92.37%,疗效优于对照药(P0.05);治疗阴虚风燥证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80%和98.31%,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止痒、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均显著相关(P0.05);证候主要症状瘙痒入夜尤甚、皮肤干燥与瘙痒积分变化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阴虚风燥证患者证、病积分变化显著相关(P0.05)而非典型证无相关性;结论:润燥止痒方对阴虚风燥型皮肤瘙痒具有较好止痒作用,其作用特点在于改善瘙痒及其伴随的入夜尤甚、皮肤干燥等症状。临床证候的典型性是影响疗效的因素。症证结合评价有助于评价中药改善症状的作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应用安罗替尼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方法: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厦门医院应用安罗替尼的恶性肿瘤患者信息,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安罗替尼超过2个疗程的患者共146例,基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110例,随访过程中新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为38.2%(42/11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19.1%(21/110),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14.5%(16/11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占3.4%(5/110),均为1/2级。上述异常一般出现在起始安罗替尼治疗的6个月内(92.6%),无患者因甲状腺功能异常而停用安罗替尼。结论:真实世界应用安罗替尼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8.2%,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主,一般出现在安罗替尼治疗后的6个月内出现,不影响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68.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药介导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受PD-1抑制药治疗期间诊断为DILI的65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对病例进行DILI分型和严重程度分级,比较不同级别DILI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不良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65例DILI患者中,57例(87.7%)诊断为1~2级DILI, 8例(12.3%)为3~5级DILI;肝细胞损伤型19例(29.2%),胆汁淤积型38例(58.5%),混合型8例(12.3%)。DILI临床表现常见为纳差(61.5%),最常见体征为皮肤瘙痒(33.8%)。与1~2级DILI组相比,3~5级DILI患者初始AK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偏高,入院时合并黄疸患者数量、两组间MELD评分及符合Hy’s规则患者数量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后好转的患者47例,未好转18例。女性[OR=11.675, 95%CI(1.520,89.654),P=0.018]、入院时合并黄疸[OR=28.085, 95%CI(3.642,216.573),P=0.001]及符合Hy’s规则[OR=29.712, 95%CI(2.191,402.907),P=0.011]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较高。结论:用药前合并黄疸、初始AKP和GGT水平异常、MELD评分≥18分的患者更易发生严重DILI。而入院合并黄疸、生化指标符合Hy’s规则以及女性患者是PD-1抑制药介导DILI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亚健康与脾肾阴阳气血失调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亚健康的中医学概念,并从脾肾阴阳气血的生理与病因、病理机制着手,阐明亚健康状态脾肾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准证候及其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70.
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单纯化疗的疗效十分有限。随着对胃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多个胃癌“驱动基因”已被发现,针对这些基因的靶向药物也被尝试用于胃癌的治疗,目前已有多个大型Ⅲ期临床研究评价了这些靶向药物治疗胃癌的效果,本文拟对这些临床研究作一总结,并思考研究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