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勤洗手、戴口罩、定时通风和消毒成了老幼皆知、妇孺共守的日常习惯。上海长海医院主任药师王卓说,在全社会都特别重视环境消毒、空气消毒的过程中,消毒剂可能会成为一些哮喘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2.
63.
女,23岁.反复咳嗽咯痰10余年,再发加重并痰中带血1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呼吸平稳,轻度鼻塞,鼻腔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音未闻及异常.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新生儿休克应用血氧灌注指数(PI)监测评定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3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观察组),36例高危新生儿(对照组),对患儿进行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观察组患儿PI值测定时段分别为诊断时、治疗后1 d、2 d,对照组PI值测定时段分别为出生后2 h、1 d、2 d,对比两组PI值的变动;将观察组患儿按照休克评分再次分组,分别为重度、中度、轻度,观察对比同一时段3组的PI值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休克诊断时、治疗后1 d两个时段的PI值相应低于对照组出生后2 h、1 d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 d与对照组出生后2 d的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休克诊断时段,重、中、轻3组PI值比较,重度<中度<轻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诊断时、治疗后1 d两时段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d后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休克其PI值降低,且休克越严重后果PI值降低愈加明显,伴随综合治疗的进行休克新生儿PI值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血氧灌注指数监测评定可为新生儿休克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系统评价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CBM、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18年2月,收集指针疗法(或联合内服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 3. 0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11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指针疗法组(或联合内服药物)与对照组(内服药物)相比,在8项研究中的总有效率(RR=1. 17,95%CI 1. 11~1. 24,P 0. 00001)及在4项研究中的不良反应(RR=0. 16,95%CI 0. 04~0. 60,P=0. 007)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内服药物),且显著减少食管酸反流。但在提高食管括约肌压力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分析结果显示,指针疗法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且安全手段,但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该结论仍需更严谨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6.
刘园园  谢胜 《陕西中医》2019,(3):378-380
三九治疗作为传统特色的治疗项目,由于缺乏规范和科学的内涵,且治疗手段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负面作用。我们在治未病实践中基于对"九"之象数理、"四象脾土"、"枢机"等认识基础上,提出"乾土建中三九治疗",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一理论方法的构建是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等中医科学思维的指导,依据"脏气法时,应时而调"的原则,重视后天脾胃枢机和四时调五脏,赋予三九治疗更加科学的内涵,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协同干预模式对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将150例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协同干预模式管理。干预前后,采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和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PG-SGA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和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干预模式可改善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依据中医传统学说子午流注理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进行择时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取双侧下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按照常规时间进行穴位贴敷,每次2 h,每日1次;观察组早上7时~9时进行穴位贴敷,贴敷穴位、贴敷保留时间及贴敷药物均与对照组相同,2组均连续干预4 d。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贴敷干预后24、48 h腹胀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贴敷干预后24 h,2组腹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干预后48 h,2组腹胀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穴位贴敷疗法能有效促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69.
70.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增快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在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对人文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就人文素质相关的教育理念加强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并采取情境教学的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对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文素质的含义,分析了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时立足于当前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临床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