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血液细菌感染及局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46例血流细菌感染(血流感染组)及40例局部细菌感染(局部感染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进行分析,并与45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血流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的CD64指数和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组、局部感染组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4指数、PCT和WBC都可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但CD64指数、PCT可鉴别血液细菌感染和局部细菌感染,且CD64指数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APP(β—amyloid precursop protein,APP)17肽(APP695—319—335)肽段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皮质区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生后7d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采用一侧颈动脉结扎,然后放在缺氧仓内2h的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期脑皮质GAP-43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病组较假手术组小鼠皮质区GAP-43免疫阳性细胞增加(P〈0.01).治疗组较脑病组GAP-43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皮质区GAP-43表达和合成增加,GAP-43的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元再生和轴突重塑有关,是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内源性代偿机制之一。APP17肽可能通过调节GAP-43的表达来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促进神经的生长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从而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小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60例(160处)腰椎盘退变同时合并终板骨软骨炎的MRI及其临床表现。结果60例共累及160处(个)终板,按Modic分型,其中I型98处,占61.3%;Ⅱ型19处,占11.9%;Ⅲ型43处,占26.9%;单个累及9例(15.0%),多发累及51例(85.0%);好发于下腰段。结论低场MRI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各期的信号特点,对病灶显示清晰,能准确分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4.
健康体检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打造《健康之家》服务品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为体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方法:转变服务理念,充分认识到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确立品牌商标、名称,制定服务宗旨、理念与标准,对全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优化体检流程。结果:获得了体检者的偏爱,拓展了体检的市场份额,体检者的满意度达到了99.6%。结论:体检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是实力的较量、品牌的竞争,在技术力量、设备设施趋于同质化的大背景下,规范化的管理和高品质的服务是打造知名品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5.
目的:发现治疗高血压的高频应用中药中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潜在有效化学成分,对新型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网络检索治疗高血压的高频应用中药的化学成分,并采用基于分子对接的方法筛选出有效成分,然后采用基于配体共同特征的算法合成药效团。结果:构建中药化学小分子数据库1个,包含185种化学成分;筛选出6种有效成分:6'-阿魏酰基长春花苷内酰胺、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糖脂、16α-羟基齿孔酸、脑苷脂;药效团包含5个药效特征:2个疏水基团、2个氢键给体和1个氢键受体。结论:通过研究筛选的活性成分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天然成分,并为治疗高血压和新型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心肺联合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肺衰竭的有效方法,正确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能否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我院于2003年6月成功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施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术,术后采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现已存活15个月,并生活质量良好.现将患者与应用免疫抑制剂相关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Strepta-vidin Biotin Complex,SABC)法检测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腺肌病病灶、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Hpa、bFGF的表达,并与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正常的子宫内膜患者30例对照分析。结果:Hpa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组bF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异位组与对照组bFGF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a、bFGF的表达说明两者在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为子宫腺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刘园园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939-3939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3.8亿,据2008年全国的调查,现在我国有9 240万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危害性在于其带来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是现在主要的影响人民健康的一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血糖水平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基础最根本的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9.
[主要目的]分析益气补血法改善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临床资料。[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临床观察。2研究对象:符合便秘诊断标准;中医四诊资料齐全;同一患者反复入院症状发生变化时重复纳入,无明显变化时仅纳入第一次入院情况。静脉化疗,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等治疗化疗急性呕吐药物,在化疗期间发生便秘。3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4评价指标:KPS评分60分。5干预方法:益气补血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配伍大黄、麻仁等泻下通便药物以及抗肿瘤类药物。排除中医四诊资料不全;治疗过程随意暂停服用药物;肠道区域梗阻,或既往有习惯性便秘病史。[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临床症状、症状评分。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症状轻1分,症状重3分,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2分。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分析预后结果。[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益气补血法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气血两虚有效率76.70%(12/30)气滞血瘀有效率62.50%(5/8)气虚血瘀有效率56.25%(9/16);喘促气短、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未来展望]化疗后,五脏俱虚,易致邪实,当顾护脾胃,重建脾胃功能,培本固元,进而充实五脏及躯体,生津润燥,改善化疗后患者便秘症状。未来临床应在益气补血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索,完善此法所运用的中药组成及配伍,便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停治疗后半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 d、治疗第14 d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治疗前均改善明显(P<0.05);停治疗后半年随访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任督二脉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任督二脉经气交会有利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改善;背俞指针疗法利于肝胆之气条达,肝升脾升,胆降胃降,达到改善脾胃的升降;该疗法通过膀胱之"俞"调"肝胆之枢"达到"以俞调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