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PCP)-Ⅰ对乙肝疫苗抗原免疫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60℃水提、醇沉、透析和冷冻干燥获得茯苓粗多糖PCP.PCP再经过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均一多糖PCP-Ⅰ.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其峰高相对分子质量,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其单糖组成.乙肝疫苗抗原(HBsAg,2μg/小鼠)分别与2个剂量PCP-Ⅰ(200μg/小鼠和50 μg/小鼠)联用,肌内注射途径免疫小鼠2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14d和第2次免疫后14、30、45、60和90 d,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M、IgA及IgG亚类抗体滴度水平.结果 PCP-Ⅰ为相对分子质量均一多糖,峰高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104,单糖摩尔比为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00∶1.81∶0.27∶7.27.佐剂活性结果表明,在第2次免疫后14~90 d期间,与单独抗原组相比,联用50或200μg PCP-Ⅰ均能显著提高受免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单独抗原免疫产生的抗体类型主要为IgG1和IgM,而联用PCP-Ⅰ则还产生高滴度的IgG2a、IgG2b和IgG3.PCP-Ⅰ对乙肝抗原佐剂效果明显优于铝佐剂,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变化不明显.PCP-Ⅰ还能促进免疫小鼠脾T细胞和B细胞增殖,升高CD37CD19+的比值,降低CD4+/CD8+的比值.结论 茯苓多糖PCP-Ⅰ能显著提高乙肝抗原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效果优于铝佐剂.  相似文献   
112.
113.
《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作者利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会因体质的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但在相同气运下人体脏腑及经络的偏颇是存在典型共性的,这种共性源于特殊运气格局对人体特定脏腑及经络的靶向影响。由此推知,在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主事影响下人体必然有相应的脏腑及经络与之相感应,经过对2011—2015年五运六气影响下的各枢机主事阶段由于枢机不利而出现的特征性经络红外热像图特点分析的观察总结,作者初步构建了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人体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同时,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种时位辨证的论点,作者结合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捕捉不同气运格局影响下三阴三阳枢机开阖不利的特征性"伤寒热图",对指导临床六经辨证论治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应用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模式分析1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诊断和治疗经过,演示PDCA循环在诊治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线路图。 方法 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分析1例FUO患者病史特点、体征变化、辅助检查变化、并发症的防治;第一个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通过病史、体检、辅助检查将FUO原因确定为感染性发热;第二个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通过体征、辅助检查的变化,在感染性发热中剔除病毒和细菌感染,怀疑组织胞浆菌病、寄生虫病等;第三个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通过骨髓病理检验和血液rK39检测结果,确定患者病因为罕见、输入性黑热病;第四个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应用案例分析法和既往文献,分析诊断标准,分析治疗方法,预测治疗效果,科学防治并发症。 结果 通过分析1例FUO患者应用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诊断和治疗过程,发现其可以提高FUO的病因诊断的质量和治疗效果,规范临床诊治FUO的水平。 结论 案例分析法结合PDCA循环对提高不明原因发热诊断和治疗水平有益。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检测26家企业34批次的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中的樟脑、薄荷脑、冰片,为制订产品标准或补充检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中的樟脑、薄荷脑、冰片进行初筛,再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结果进行确证.结果 34批样品中樟脑、薄荷脑、冰片,10批次全部检出,3批次全部未检出,21批次部分检出.34批样品中樟脑共26批次检出;薄荷脑共22批次检出;冰片共18批次检出.结果未表明明显地域差异.结论 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中樟脑、薄荷脑、冰片的添加情况非常普遍,形势较为严峻,建议补充该类产品非法添加樟脑、薄荷脑、冰片的法定检验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分类界定和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对氧化白藜芦醇溶解性和油水分配系数进行测定,同时制备其纳米胶束,并对纳米胶束的透皮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摇瓶法与HPLC相结合的实验方法,测定氧化白藜芦醇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和透明质酸的添加含量,并以纳米胶束的外观形态、粒径、电位、pH和耐热耐寒性能为指标对其进行质量考察,得出制备纳米胶束的最佳工艺;用Franz扩散池进行透皮吸收实验。结果氧化白藜芦醇在甲醇中极易溶解,溶解度为(1835.89±0.29)g/L,在水和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极微溶解,在水中溶解度为(0.48±0.03)g/L;其油水分配系数为47.18(lgP=1.67);氧化白藜芦醇纳米胶束制备的最佳工艺是:氧化白藜芦醇、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透明质酸添加量分别为0.1%、3%和0.2%,制得的纳米胶束符合质量标准,氧化白藜芦醇在胶束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提高了9.60倍;氧化白藜芦醇纳米胶束和其水溶液透皮吸收12 h后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56.34±2.50)μg/cm~2和(30.75±2.31)μg/cm~2。结论氧化白藜芦醇为中等极性化合物,水溶性差;氧化白藜芦醇纳米胶束能够明显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透皮吸收性能良好,可作为氧化白藜芦醇水剂的候选剂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酸反流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GER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情况,根据睡眠质量将患者分为较好组、中等组和较差组,根据睡眠时间将患者分为过短组、适中组和过长组。测定各组患者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使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对各组患者进行症状积分评定,比较不同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患者的酸反流指标及症状积分。结果睡眠质量中等组和较差组与睡眠质量较好组比较、睡眠时间过短组和过长组与睡眠时间适中组比较,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及症状积分均明显升高(P均0. 05)。结论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时间过长或可加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酸反流。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中青年1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94例中青年1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天麻钩藤饮,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200 mL;对照组加用西药替米沙坦20 mg,每日1次。治疗周期为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门诊测血压3次,取平均值,每周门诊随访1次,记录病情变化。结果两组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程度相似(P0.05),但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改善中青年1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观察水化治疗及应用前列腺素对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防治作用。方法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PCI手术患者250例,分为水化治疗组(A组,84例)、水化联合应用前列腺素治疗组(B组,82例)和对照组(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碘克沙醇等渗非离子型对比剂;所有患者检测术前、术后第2天及第5天空腹血清肌酐浓度。结果A、B组CIN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B组较A组术后第2天血清肌酐浓度有所降低(P〈0.05)。结论采用水化治疗和水化联合应用前列腺素治疗对CIN均具有一定的预防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位研究者对Cochrane、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文献至2015-04,并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和交叉核对.结局指标包括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总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和不良反应等.纳入研究的结果采用RevMan 5.2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临床研究,包括626例病例.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病灶CR(OR=3.06,95%CI为1.35~6.92,P<0.01)、PR(OR= 1.69,95%CI为1.10~2.60,P=0.02)、ORR(OR= 2.46,95%CI为1.71~3.54,P<0.01)和DCR(OR=2.97,95%CI为1.99~4.42,P<0.01)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而PD(OR=0.35,95%CI为0.23~0.52,P<0.01)低于单纯治疗;且SD在联合治疗与单纯治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另外,吉非替尼联合放疗的PFS和MST分别为8.72和17.22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的6.17和12.35个月,P<0.01;且吉非替尼联合放疗与单纯治疗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颅内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