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病人骨代谢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病人,根据病人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心脑血管疾病组(40例)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组(50例)。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的颈动脉内膜厚度、HbA1c、TG、TC、LDL-C、HDL-C、骨密度、骨钙素(osteocalcin,OC)、血清1型原胶原N-端前肽(serum type1 pro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P1NP)、血清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ollagen cross-linking C-terminal peptide,CTX)、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in,PTH)、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病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的骨密度T值、P1NP、OC、HDL-C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组,CTX、HbA1c、颈动脉内膜厚度、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脑血管疾病组(P <0. 05);2组病人的PTH...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 S )比较地特胰岛素(诺和平)与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例,在应用二甲双胍基础上,分别加用来得时和诺和平控制血糖,同时应用DGM S监测血糖。[结果]两组患者24小时平均血糖(24hMBG )、24小时曲线下面积(24hAUC )、早餐后5小时曲线下面积(BP5hAUC)、午餐后5小时曲线下面积(LP5hAUC)、晚餐后5小时曲线下面积(SP5hAUC)、夜间0点到晨7点曲线下面积(7hAUC)、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胰岛素日用量(Dose)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两组患者均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诺和平与来得时疗效相当,均能有效、安全的控制24 h血糖。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管支架引流术(ERPD)治疗胰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采用ERPD诊治的42例胰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胰瘘治愈率、胰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42例胰瘘患者中男30例(71.4%)、女12例(28.6%),年龄(41.5±12.8)岁。37例(88.1%)患者胰管支架越过瘘口,胰瘘总体治愈率90.5%(38/42),胰瘘中位愈合时间32.0 d(8~183 d)。外伤后胰瘘[(19.0±9.9)d,t=3.50,P=0.002]和外科手术后胰瘘[(20.3±10.7)d,t=3.35,P=0.003]的愈合时间短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后胰瘘愈合时间[(60.0±48.6)d]。胰腺假性囊肿者与无胰腺假性囊肿者胰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3±55.4) d比(32.6±23.6) d,t=2.21,P=0.040]。不同部位胰瘘在胰瘘治愈率、胰瘘愈合时间、ERCP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例(4.8%)患者术后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1例(2.4%)出现轻度胰腺炎。结论 ERPD是治疗胰瘘的重要手段,治疗效果好、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家族史对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秦皇岛地区12~18岁青少年4023人横断面调查。根据父母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组(FH+)和阴性组(FH-)。测量腰围(WC)、血压、FPG、血脂,计算BMI。结果(1)FH+组腰围、FPG、TC和LDL-C均高于FH-组(P〈0.05),超重/肥胖、高SBP、高FPG检出率高于FH-组(P〈0.05)。(2)校正年龄、性别后FH+组SBP、FPG升高、超重/肥胖的危险性分别是FH-组的1.54、2.06、1.33倍,95%CI分别是(1.10~2.16)、(1.46~2.89)、(1.12~1.59),具有2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是FH-组的1.72倍。结论T2DM患者的青少年一级亲属已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和聚集。应重视对这一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hRNA)重组载体介导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bcl-2基因的表达,初步观察其对HSC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3条DNA序列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GPU6-GFP,脂质体转染HSC—T6细胞株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筛选鉴定,通过CCK-8法及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其对HSC生长的影响。结果pGPU6-GFP—shRNA1、shRNA2均能抑制bcl-2mRNA和蛋白表达(P〈0.05),pGPU6-GFP—shRNAl转染HSC.T6株72h后对bcl-2基因抑制达80%,且HSC—T6体外生长明碌受到抑制,早期凋亡率为33.34%~44.12%。结论bel-2小发夹RNA重组载体shRNA1能最有效抑制HSC—T6中bcl-2的表达与细胞生长,促进凋亡,为下一步探索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6.
体质量指数,而不是腰围/身高,与青少年高血压关系最密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WHtR)与血压关系.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以BMI及WHtR将人群分为:A组:BMI正常、WHtR<0.46,(n=3024),B组:BMI正常、WHtR≥0.46,(n=103),C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189),D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558).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 结果 1)D组SBP和DB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C组SBP与DBP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校正年龄、性别后,与A组相比,logistic回归分析,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A组的2.9,7.6倍(95%CI分别是1.49~5.55,5.32~10.81,P<0.01),D组发生高DBP的危险性是A组的5.39倍(95%CI:3.63~8.01,P<0.01),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是A组的2.4,6.2倍(95%CI分别是1.35~4.17,4.64~8.39,P<0.01).3)对超重肥胖青少年(C组和D组)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仅BMI为SBP和DBP独立危险因素,而WHtR未被引入方程. 结论 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BMI,而非腰围/身高,可作为青少年高血压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探讨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秦皇岛地区一项3937名13-18岁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根据空腹血糖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TG、TC、HDL-C、LDL-C水平。结果共检出IFG136例(3.5%),男女IFG检出率分别为3.9%和3.1%,两性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7)。IFG组具有2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是空腹血糖正常组青少年的1.889倍(95%CI1.125-3.171)。IFG组45.6%存在糖尿病家族史。多元逐步回归显示年龄、腰围、胆固醇均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群体中IFG相当多见,并已开始导致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因素、腹型肥胖及脂代谢异常是IFG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青少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血压正常青少年3724例,分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组(FH~+)(n=1145)和高血压家族史阴性组(FH~-)(n=2579)。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FH~+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FPG、TC 和 LDL-C 均高于 FH 组(P<0.05)。2)FH~+组超重肥胖、高 FPG 检出率高于 FH~-组(P<0.05),两组间高 TG、低 HDL-C 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H~+青少年具有2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是 FH~-青少年的1.7倍(95%CI:1.2~2.2),FH~+组男性青少年具有2项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性是女性青少年的3.0倍(95%CI:1.8~5.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级亲属青少年已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增... 相似文献
70.
肝纤维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肝纤维化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体系,为自体细胞移植促进肝血管再生、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合适的供体细胞。方法 Wistar大鼠皮下注射CCl4,制作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肝纤维化大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并用差速贴壁培养法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成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和纯度,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结合荆豆凝集素双荧光染色鉴定其吞噬功能,血管网形成实验鉴定其成血管功能。结果 细胞培养14d后呈现铺路石样结构;63.9%±2.15% ( P < 0.05)的EPCs为CDl33/VEGFR2双阳性细胞;,EPCs具有成熟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形成稳定的血管网样结构。结论 利用本实验室培养体系,肝纤维化大鼠骨髓细胞能被成功诱导培养为具有特征性表型和功能的EP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