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5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对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70岁以上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全麻插管前在气管导管前端均匀涂抹丁卡因胶浆3g为观察组,对照组无特殊处理。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min(T 1)、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及拔管后30min(T4)的血压、心率及拔管时躁动例数。并在术后3d随访记录发生咽痛、声音嘶哑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在T1、T2、T3、T4不同时间点心率和血压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4例躁动,对照组拔管时19例躁动。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对照组20例高于观察组5例(P〈0.05)。结论:方法:结果: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高龄全麻术中拔管后的心血管反应,并且能减轻拔管后患者的声嘶、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于布托啡诺用于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小儿全麻手术患儿100例施行分析,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对所选100例小儿全麻手术患儿开展分组,给予其中50例小儿全麻手术患儿常规麻醉,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50例小儿全麻手术患儿常规麻醉基础之上应用布托啡诺预防苏醒期躁动,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小儿全麻手术患儿产生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小儿全麻手术患儿产生苏醒期躁动几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小儿全麻手术患儿手术之后苏醒时间以及离开麻醉恢复室时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小儿全麻手术患儿,为其应用布托啡诺预防苏醒期躁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围术期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吸入不同氧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对肺功能正常患者血氧分压、炎症介质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FiO2)、B组(50%FiO2)、C组(75%FiO2)每组30例。选取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20 min(T1)、气管插管后6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及拔管后10min(T4)这5个时间点,测量患者血清中TNF-α,IL-6,SOD,MDA的水平及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在PaO2水平上,与A组相比,C组在T1~3时间点,B组T2~3时间点,PaO 2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4时间点,B,C组PaO2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NF-α,IL-6水平上,与A组相比,B组在T4时间点,C组T3~4时间点上,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与T0时间比较,在T4时间段A、B、C三组MDA和SOD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C组在T2、T3、T4时间段MDA和SOD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部手术肺功能正常的患者,35%FiO2为其全麻机械通气期间较为合适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14.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治PONV已经成为围术期患者管理的重要内容。穴位注射疗法作为一种穴位治疗方法,即有传统针刺作用的同时又结合注射药物的药效,能够发挥针、穴、药三者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结合近5年文献,本文就穴位注射疗法防治PONV的研究新进展从防治机制、有效穴位、药物选择三个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在老年乳腺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01~2017-12在该院就诊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及静脉镇痛法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法麻醉。比较两组术中一般指标、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普通血流动力学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T2、T3、T4时点时观察组MAP、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精确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 h、6 h、12 h时观察组静息VAS、活动VAS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乳腺癌外科手术麻醉应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镇痛可提升术中麻醉效果,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循环系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不同液体输注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物失血性休克后等容量血液稀释对麻醉诱导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产生、心肌细胞内外 Ca2 的浓度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建立兔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其中G1组动物全部回输自身经抗凝处理的静脉血;G2组动物回输所采血量的1/4经抗凝处理的静脉血,其余由6%羟乙基淀粉按1:1比例补偿;G3组动物回输所采血量的1/4经抗凝处理的静脉血.其余由乳酸林格氏液按3:1补偿,各组均施以异氟醚麻醉预处理诱导,麻醉时间为4h,检测三组各观察点血清中CGRP值、心肌细胞内外Ca2 和CK-MB及LDH的水平.结果:实施麻醉 30min 后,G1和G2组血清中 CGRP 值即开始高于G3组,P<0.05;G1和G2组心肌细胞内Ca2 稳定及血浆游离 Ca2 浓度增加,而 G3 组心肌细胞内Ca2 增加,出现钙超载,血浆游离 Ca2 浓度稳定,组间变化P<0.05,同时心肌酶明显升高.各检测指标数据G1和G2组的趋于一致,P0.05.结论:动物失血性休克后以胶体进行等容量血液稀释补偿,能够满足麻醉预处理诱导CGRP浓度升高而达到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目的,其作用明显优于等效量的晶体液.  相似文献   
17.
术后镇痛用药方法很多,我们用吗啡加布比卡因注入硬膜外腔行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安全,对病人循环、呼吸影响轻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60 例妇科患者,子宫肌瘤35 例,卵巢囊肿10 例,剖腹产10 例,宫外孕5 例,ASA 均为I~II 级,年龄22~60 岁,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30 例。A 组术后留管回病房,痛时注入0.25%布比卡因8~10ml。 B 组在关腹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4mg 和0.25%。布比卡因8~10ml ,观察病人呼吸、循环,术毕拔管送回病房。1 2 麻醉方法 全部选硬膜外麻醉,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  相似文献   
18.
颈丛神经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迷走神经的支配.颈丛阻滞麻醉可抑制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由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存在阻滞不全的缺陷,在麻醉中常合并有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功能方面尤为突出.我院自2002年采用颈丛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187例甲状腺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肥胖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参考校正体重计算丙泊酚诱导剂量联合不同镇痛药物的麻醉效果.方法 1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肥胖患者,按检查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90例.A组和B组分别按实际体重和校正体重静注丙泊酚.按照与之联合的镇痛药物的不同将A、B两组各随机分为A1组和B1组(芬太尼),A2组和B2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芬太尼联合纳洛酮对大鼠疼痛模型镇痛效果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NS组)、疼痛模型组(CCI组)、芬太尼组(FN组)、纳洛酮组(NL组)、芬太尼+纳洛酮组(FN+NL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坐骨神经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模型。FN组腹腔注射0.5μg/kg芬太尼,NL组腹腔注射10 ng/kg纳洛酮,FN+NL组腹腔注射0.5μg/kg芬太尼+10 ng/kg纳洛酮,1次/d,连续给药7 d。NS组和CCI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规定时间对大鼠体重、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WL)、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炎性因子、黏附分子CD11b/c、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NS组相比,CCI组给药1、3、7 d后大鼠体重、MWT、TWL均显著降低,术后给药30 min、6 h和24 h后的内啡肽(β-EP)、强啡肽(DynA1-13)、亮氨酸脑啡肽(L-EK)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D11b/c和GFAP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相比,FN组、NL组、FN+NL组大鼠体重、MWT、TWL均显著升高,β-EP、TNF-α、IL-6、IL-1β、IL-10、CD11b/c和GFAP表达量均显著降低,DynA1-13、L-EK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N组、NL组相比,FN+NL组大鼠体重、MWT、TWL均显著升高,β-EP、TNF-α、IL-6、IL-1β、IL-10、CD11b/c和GFAP表达量均显著降低,DynA1-13、L-EK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能够增强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是纳洛酮与芬太尼联合使用,上调了大鼠体内IL-10、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表达,下调了其他炎性因子及CD11b/c、GF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