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功能MRI方法之一,主要应用于早期脑梗塞的诊断.随着MRI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WI在肝脏中的应用报道越来越多,主要包括肝脏DWI技术的改进和在肝脏病变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肝脏DWI技术的改进主要着重于减少运动伪影以提高图像质量,而在临床应用方面,则包括对病变的检出、定性以及对疾病治疗反应的评估.作者就肝脏DWI的采集技术和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超顺磁氧化铁(SPIO)标记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0.25%Ⅱ型胶原酶消化SD大鼠脂肪组织,获取原代ADSCs.采用多聚赖氨酸(PLL)介导SPIO(25 μg/ml)标记ADSCs,以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主要诱导因子,分成标记-诱导组、未标记-诱导组、标记-未诱导组及未标记-未诱导组,后2组分别作为对照.光学显微镜检测标记细胞内的铁摄取.台盼兰染色评价ADSCs的细胞活力.SPIO标记-诱导组和未标记-诱导组细胞均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分别在诱导前、诱导后7、14、21d糖原染色分析肝样细胞内糖原储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分析肝样细胞内白蛋白(ALB)的表达.结果 ADSCs胞浆内铁标记率为100%.SPIO标记组与未标记组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记诱导组与未标记诱导组在诱导后14d细胞胞浆糖原染色均为阳性;诱导21d后,2组细胞胞浆内染色阳性的细胞增多.14、21 d AL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强.结论 SPIO标记对大鼠ADSCs的生长及其向肝样细胞诱导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兔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表面扩散系数(ADC)的演变规律,分析其与肝酶(ALT、ALP)相关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阻断肝左叶血供60min后,恢复血供,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h、12h I/R组及假手术对照组即sham组(每组6只,共计18只),DWl成像b值分别选取20s/mm2、50s/mm2、100s/mm2、300s/mm2和600s/mm2.同时行T2WI、T1 WI扫描、组织病理学和肝生化AST、ALT检查.结果:各I/R组ADC低十sham组,其中在b=20s/mm2、50s/mm2、100s/mm2时,6h组ADC明显低于sham组(P<0.05).在b=300s/mm2、600s/mm2时,6h、12h I/R组ADC与sham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I/R血清AIJT、ALP明显高于sham组(P<0.05).b=20s/mm250s/mm2、100s/mm2时,ALT与ADC存在显著负相关(r=-0.497,P<0.05;r=-0.623,P<0.05;r=-0.671,P<0.01);b=20s/mm2、100s/mm2,AD(:与分别与ALP也存在相关性(r=-0.578,P<0.05;r=-0.489,P<0.05).结论:采用较小b值弥散成像(DWI)能够动态监测肝I/R病理发展过程,ADC值可以作为榆测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b值大小及数量对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大小及其可重复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对39例健康志愿者行肝脏DWI扫描,使用膈肌导航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扫描2次,分别生成b值为(0、100)、(0、500)、(0、800)、(0、100、500)和(0、100、500、800) s/mm2的ADC图像.分别在左、右肝选取3个层面,然后在每个层面各选3个圆形感兴趣区(ROI)测量ADC值,分别以左、右肝9个ROI的平均ADC值代表左、右肝的ADC值.结果 b值相同时,左肝ADC值大于右肝(P<0.001).b=0、100 s/mm2时ADC值最大;b=0、100、500、800 s/mm2时ADC值最小.Bland-Altman分析显示,b=0、100、500、800 s/mm2时可重复性最好(右肝:LOA=10.5%;左肝:LOA=13.9%).结论 b值越小,ADC值越大;使用多个b值计算的ADC值可重复性最高,在临床中测量肝脏DWI的ADC值时使用多个b值计算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评价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以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肝纤维化模型兔和对照组兔行1H-MRS检查,获得肝脏主要含氢代谢物的波峰下面积,包括脂质(lipid)、胆碱(Cho)、糖原/葡萄糖复合物(Glyu),同时计算代谢物与脂质的波峰下面积比值(Cho/lipid、Glyu/lipid).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为基础将兔划分为无纤维化组(S0)、轻中度纤维化组(S1~S2)和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S3~S4),比较不同组间1H-MRS参数变化情况,同时观察透射电镜下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Cho、Glyu和lipid在轻中度纤维化组降低,在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升高;Cho/lipid和Glyu/lipid随肝纤维化的加重而升高.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组与另两组Cho/lipi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指标在纤维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在轻中度纤维化时以肝细胞损伤为主,在重度纤维化/肝硬化时肝细胞损伤与细胞外纤维基质沉积并重.结论 肝纤维化时肝细胞损伤引起代谢物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阻碍代谢物排出,1H-MRS变化是对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综合反映.Cho/lipid是检测重度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6.
3.0TMR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3.0T MR表观弥散系数(ADC)检测射频消融治疗后肝细胞癌(HCC)变化的价值,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检测HCC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病理改变的价值.方法 40例HCC患者在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接受3.0T MR DWI检查,b值为600 s/mm2,测量、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ADC值.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坏死区ADC值明显降低,2个月、6个月时射频消融中心坏死区ADC值高于治疗后3~7天;3~7天与2个月、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个月与6个月时坏死组织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天、2个月、6个月时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组织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可用于鉴别射频消融治疗HCC后坏死组织与复发或残留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27.
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CT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并将此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判断肿瘤侵犯邻近部位或结构的敏感性为95.0%(113/119),阳性预测值为85.0%(113/133),假阴性率为5.0%(6/119)。术前CT对原发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79.0%(15/19)。结论 CT能准确地反映下咽癌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这对于下咽癌的临床处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小波滤波对影像组学特征相关性和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143例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64例,阴性79例)的术前CT图像,经放射科医师勾画肿瘤区域后,使用Matlab编写的软件提取不同类型小波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小波间同名特征的相关性。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构建不同的小波特征集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标签并采用Delong’s检验比较其效能。结果:随着小波阶数差异的增大,小波间高相关同名特征数量减少。部分特征在不同小波间易出现高相关性。单个小波的特征集中rbio2.2,sym7和db7的特征子集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诊断效能最高。Daubechies系列小波特征集构建的标签预测淋巴结转移效能最高,Biorthogonal系列小波标签则最低,在去除同名高相关特征后全体特征集的诊断效能显著提高(P=0.004)。结论:建议选择阶数差异大的小波以降低影像组学特征的数据冗余度。为提高标签的诊断效能,有必要去除高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在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6年8月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资料完善和术前行CT增强扫描并获得完整图像的160例,随机分成训练集(103例)和验证集(57例),运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筛选,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结合获得的影像组学标签和临床资料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影像组学模型(radiomics predictive mode)并进行验证。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术前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标签为食道癌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的独立预测因素。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791,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3%;在验证集中的AUC值为0.757,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3.0%。结论:基于CT影像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对于术前预测食管癌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各种腹内疝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腹内疝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腹内疝病例的影像特点。其中1例为X线平片,12例CT扫描。包括十二指肠旁疝7例,小肠系膜裂孔疝3例,小网膜孔疝2例,小网膜裂孔疝1例。结果腹内疝的共同影像表现为:肠梗阻(100%),肠袢聚集、扭曲(100%)、肠系膜聚集及扭曲(100%),肠系膜血管聚集、扭曲、充血(100%),周围脏器移位(100%),肠缺血(61%)。左侧十二指肠旁疝表现为位于Treitz韧带上方、胃与胰体尾间囊袋样肿块;小肠系膜裂孔疝表现为聚集的小肠袢紧邻腹前壁,其间无大网膜覆盖;小网膜孔疝表现为网膜孔扩大,可见肠袢出入,胃后方可见疝入的肠袢;小网膜裂孔疝表现网膜囊区肿块。结论熟悉腹内疝的影像学特点,尤其是CT特征,将有助于其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