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降低管电压配合不同对比剂碘流率注射方案下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可行性。方法 对10只实验猪分别重复9次CCTA扫描[管电压分别为120 kV(A1)、100 kV(A2)、80 kV(A3),对比剂碘流率分别约为1300 mgI/s(B1)、1000 mgI/s(B2)及750 mgI/s(B3),两两组合成9组方案];对原始图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及IDose4重建,将A1B1+FBP重建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图像的主、客观指标。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IDose4重建较FBP重建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SNR及CNR(P均<0.001)。随管电压及碘流率的降低,图像噪声增大,SNR、CNR降低。采用IDose4重建,除A3B1、A3B2、A3B3组噪声仍明显增加外(P均<0.05),其余各组噪声、SNR、CNR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采用FBP重建,A3B1、A3B2、A3B3组及A2B3组冠状动脉远段可诊断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5),而经IDose4重建后,除A3B3组冠状动脉远段可诊断率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外,余各组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采用IDose4重建结合低管电压及低碘流率行CCT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MRI表现,提高CT、MRI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18例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CT、MRI特征.18例中10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腹部外病例发生于头颈部3例,胸背部2例,腹壁、腹股沟9例,腹腔内4例,1例与Gardner综合征伴发.本组中4例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至3年内发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病理:病变质地较硬.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或无.局部呈侵袭性生长,有局部复发倾向但不发生远处转移.免疫组化: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都强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纤维母细胞不同程度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T、MRI表现:良性,但呈现恶性肿瘤生长方式;可推挤周围脏器、血管,或包绕血管;边界多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坏死或钙化少见;密度、信号特点:均匀.强化方式:12例三期均明显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结论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8例均匀强化,2例部分病灶中心片状不规则强化;平衡期呈等密度8例,2例弥漫性者少部分病灶为稍低密度.10例病灶内均见门静脉分支穿行,无门静脉充盈缺损或闭塞,无占位征象;3例门静脉分支周围见伴行条状低密度带.结论 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4.
【摘要】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瘤多模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为眼眶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前MRI、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影像。评估内容包括病灶的MRI特征、CT增强扫描特征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果:总共收集27例(34眶)患者,其中25例(31眶)行眼眶MR扫描,10例(13眶)行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扫描。病变多位于眶隔前区(15.38%)、泪腺区(23.08%)及肌锥区(21.54%)。病灶在压脂T2WI上,11例呈均匀稍高信号,13例呈等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压脂T1WI上,2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压脂T1WI增强扫描上,15例呈中度均匀强化,8例为轻度均匀强化,2例为不均匀强化;7例可见骨质破坏。10例行CT增强扫描及18F-FDG PET/CT扫描患者中,病理组织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MALT)淋巴瘤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5例,其中1例DLBCL患者在CT上表现为不均匀密度,其余9例表现为均匀密度。两种病理类型病灶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值0.60,P>0.05)。DLBCL与MALT淋巴瘤病灶的SUV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0(5.40~7.10) vs. 11.40(9.63~25.60),P=0.009]。结论:眼眶淋巴瘤病变多位于眶隔前区、泪腺区及肌锥区。MRI上病灶压脂T1WI多呈等信号,压脂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在CT上表现为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轻到中度强化,病灶的强化程度对鉴别DLBCL和MALT淋巴瘤无帮助。在18F-FDG PET/CT中,DLBCL的SUVmax较高,病灶的SUVmax 有助于鉴别DLBCL和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肝门部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肝门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CT、MRI资料,其中2例行CT、MRI检查,3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肝门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T_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_2WI序列为等、高信号.CT表现: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边界清晰的肿块,其内可见散在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CT、MRI增强呈延迟强化或不均匀强化.CT、MRI可见病灶周围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晰.病理以瘤细胞呈梭形、外见完整纤维包膜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100、NSE、Vimentin阳性.结论 肝门部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肝门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自影像组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众多关于影像组学的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团队及其相应的研究在影像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距离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关于影像组学的研究热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7.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多层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MSCT影像.结果 ①14例表现为局部息肉状或菜花状软组织肿块;6例表现为肠壁不规则或环形增厚,肠腔狭窄;②CT平扫、肝动脉相和门静脉相CT值分别为39 HU、63 HU、74 HU;③肝内外胆管扩张14例,伴近段肠管扩张5例,2例可见小肠内容物征,肠壁缺血及水肿2例,肠壁坏死1例,肠套叠1例;胰腺侵犯4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例;腹水2例;肝转移的5例门脉期均较动脉期显示病灶更清楚;肋骨转移1例;系膜及网膜受累3例;血管受侵2例.多平面冠状位重建清晰显示十二指肠水平部的肿瘤与周围结构、血管的关系.结论 ①MSCT能很好地显示十二指肠腺癌直接征象及伴随征象.十二指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多以小淋巴结为主.②多平面冠状位重建能较好显示十二指肠水平部的肿瘤以及与周围胰腺、主动脉及肠系膜血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Bouveret综合征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Bouverel综合征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Bouveret综合征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探讨CT征象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Bouvere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缺乏特异性。CT显示胃肠道梗阻3例,胆管积气4例,异位胆结石4例。由于对比剂的良好对比和气体的显示,3例胆囊.十二指肠瘘道经CT正确诊断。结论CT检查能明确Rigler三联征和胆一肠瘘道的存在,对诊断Bouverel综合征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sCRLM)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危险因素,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方法:通过纳入69例采用一期或二期切除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提取临床及影像相关因素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最终有57例患者获得了有效随访信息.一期与二期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时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使用腹腔注射CCl4法建立兔肝纤维化模型并进行MR-DWI检查.弥散敏感梯度值b=600 s/mm~2.测量ADC值,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时ADC值,变化规律,并与光镜及电镜下病理改变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ADC值逐渐下降(P<0.05);病理学表现为肝内纤维基质数量增多、范围扩大,肝组织炎症反应逐渐加重.结论 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ADC值下降,可能为肝内纤维沉积增多及细胞内外水分子弥散异常限制水分子运动所致.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lteration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in 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 (MR-DWI) of liver fibrosis and its pathological basis in rabbits. Methods Five rabbi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2 with experimental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trans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were examined with MR-DWI. Diffusion-weighted SE EPI sequence with a relatively high b factor (b=600 s/mm~2)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ADC. The mean values of ADC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rabbit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liver fibrosis and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Results The mean ADC valu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d severity of liver fibrosis (P<0.05). Pathologically, the amount and extension of fibrotic matrix increased, and the hepatic necroinflammation worsen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he liver fibrosis. Conclusion The ADC value decreases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possibly as the result of water diffusion limitation due to increased fibrous tissue in the liver and abnormal water diffusion within the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spa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