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沙苑子总黄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脂及内皮素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沙苑子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血脂及对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二肾一夹法制备RHR模型 ,尾袖法测量清醒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 ,沙苑子总黄酮(200mg.kg-1)采用灌胃给药。沙苑子总黄酮(200mg.kg-1)每天一次灌胃给药。结果给药一周后 ,清醒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下降 ,SHR大鼠血清总甘油三脂(TG)显著下降 ,从给药前(0.62±0.18)mmol/L降至(0.40±0.10)mmol/L,HDL-C显著升高。沙苑子总黄酮200mg/kg单次灌胃给药后60min ,SHR大鼠血清ET-1显著下降 ,从给药前(332±66)ng/L下降至(268±28)ng/L ,NOS略有升高 ,2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沙苑子总黄酮具有明显降压降脂作用 ,其降压可能与降低血清ET-1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2.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血浆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 ,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IR ,n=8)、缺血预处理组 (IPC,n=8)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 (DS-201 IPC,n=8) ;TTC染色测定梗塞面积 ;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缺血前、缺血后30min和再灌注30min三个时点血浆及心肌组织NO代谢物含量。结果 (1)TTC染色称重结果显示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9.54±5.79)明显小于IR组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35.48±3.84Δ ,P<0.05) ,DS201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5.66±1.6)明显小于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 ,与IR组相比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IPC组相比 ,DS201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2)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R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1.2±3.9)μmol/L,再灌注30min(11.6±5.6)μmol/L]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再灌注30min末(23.0±5.3)μmol/mg]显著低于缺血前[血浆NO代谢产物为(28.5±6.8)μmol/L,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为(49±18.3)μmol/mg](P<0.05) ;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PC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9.5±2.5)μmol/L,再灌注30min(1 相似文献
33.
壳聚糖导管复合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壳聚糖导管作为神经再生室, 复合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修复兔面神经缺损,观察神经再生的效果。 方法: 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按3:1的比例采用冷冻干燥法制成壳聚糖复合导管; 取胎兔坐骨神经,经体外增殖培养获得雪旺细胞,复合于壳聚糖导管,修复兔面神经0.8?cm的缺损,并与单用壳聚糖导管作对照,观察修复后4、8、16周的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检查情况。结果:术后8周新生面神经纤维已沿管壁通过缺损到达远端,术后16周导管大部分降解,新生神经变粗变直,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神经电生理检查记录到复合动作电位,复合雪旺氏细胞的导管再生神经较粗,动作电位幅值较高。结论:壳聚糖导管可引导神经再生,复合雪旺细胞的壳聚糖导管神经再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