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γ型干扰素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在MHC-Ⅱ类分子限制性自身免疫病中,T细胞反应主要以1型辅助性T细胞(Th1)为主,并伴有IFN-γ水平增高,而剔除小鼠胸腺来源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则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研究认为调节性T细胞在诱导免疫耐受产生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IFN-γ及其受体缺陷小鼠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能力明显受损,这表明IFN-γ及其受体在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中以及在自身免疫病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而复杂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仅就IFN-γ与调节性T细胞及自身免疫病发病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2.
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性糖尿病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性糖尿病在中国北方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分析方法对中国北方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64例正常中国北方人(对照组)进行核心家系线粒体基因筛检和分析。结果:①线粒体基因 16189 T/C 突变在糖尿病组占32.26%(50/155),在对照组占15.24%(25/164),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在糖尿病患者中线粒体基因16189 T/C 突变组(n=50)与非突变组(n=105)比较,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差异均无显著性。③线粒体基因16189 T/C突变的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多为50岁左右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3∶1);发病时体重指数常较高(74%的患者BMI超过标准值);65%患者伴血脂代谢异常;具有明显的母系遗传倾向。结论:线粒体基因16189 T/C点突变可能仅为人群中的基因多态现象,还不能确定其为糖尿病单基因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33.
1989年9月~1990年1月,我科采用中药超声雾化法治疗肛缘水肿,经与传统的中药坐浴组30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院肛肠科住院的肛缘水肿患者64例,分为中药超声雾化治疗组和中药坐浴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25~74岁。其中混合痔术后水肿29例,炎性外痔2例,混合痔水肿3例。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71岁。其中混合痔术后水肿者24例,炎性外痔3例,混  相似文献   
34.
SCF/c-kit系统对生精细胞发育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之间相互作用对原始生殖细胞迁徙、存活和粘连及其他阶段生殖细胞增殖、分化、减数分裂和细胞凋亡的重要旁分泌调控作用,近年来一直是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作者就SCF/c-kit系统对生精细胞发育的调控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作以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5.
1 Wip1基因和蛋白结构Wip1(Wild 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是于1997年由Fiscella等在寻找γ射线照射下p53基因的靶基因时发现,为一种依赖于p53高表达的原癌基因.Wip1属于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主要定位于胞核内,由PPM1D(Protein phosphatase magnesium-dependent 1 delta)基因编码.PPM1D位于人染色体17q23/q24区域,在小鼠中位于11号染色体与p53基因邻近,共有6个编码区.小鼠与人PPM1D基因有83%的同源性.人Wip1有605个氨基酸,分子量61 Kd,小鼠Wip1包括59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6 Kd.人Wip1序列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N端第1 ~375位氨基酸为高度保守的磷酸酶区,第376~605 位氨基酸为低保守无催化区,第65~368位氨基酸与PP2C蛋白酶家族有高度同源性,其中N端有3个区域完全相同,第100~108位氨基酸是PP2C蛋白酶家族的标签,且Wip1激活依赖于二价阳离子和对冈田酸的不敏感,使之区别于PP1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1)、PP2A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A) 和PP2B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B) 家族磷酸蛋白酶,因此将Wip1归属于PP2C (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C)蛋白酶家族[1,2].PPM1D的 Mrna在成年鼠和胚胎鼠的各种器官中均有表达,在雄鼠睾丸中表达水平最高[3].  相似文献   
36.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10%-20%的腹水患者最终发展成顽固性腹水[1]。顽固性腹水是指对限制钠盐摄入和大剂量利尿剂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药物治疗后4周内再次复发的腹水[2]。顽固性腹水患者容易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多种致命性疾病,其治疗困难,预后差[3]。目前西医缺少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外治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以其副作用少,疗效显著,实施方便,同时避免了腹水患者胃肠功能较差,服用不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将近年关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中医外治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或持久肝损伤导致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的疾病。瘢痕组织取代正常肝组织,部分阻断了肝内血液循环通路。该病发展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易疲劳、皮疹、黄疸、腹水、蜘蛛痣等症状或体征。而早期肝硬化已成为慢性肝病进展至终末期肝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故对早期肝硬化的干预治疗十分必要。近年来通过对鳖甲煎丸治疗早期肝硬化做了临床研究、总结,阐述了鳖甲煎丸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拓深鳖甲煎丸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做一系统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消脂护肝胶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消脂护肝胶囊联合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7例,并与单用干扰素对照,观察其保肝抗病毒、对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副作用。结果:消脂护肝胶囊联合干扰素组可明显降低HCV-RNA载量,降低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可减轻干扰素的不良反应。结论:消脂护肝胶囊联合干扰素抗病毒疗效肯定,减少干扰素的副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瘦素,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否存在于正常大鼠脑线粒体中以及是否能够转运至线粒体内。方法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电镜方法检测大鼠脑线粒体中是否存在α-SYN。将人重组α-SYN与分离的线粒体孵育,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SYN是否可以转运到线粒体中。结果免疫印迹和免疫电镜方法均证实α-SYN广泛存在于正常大鼠脑的线粒体中,不同脑区的α-SYN含量不同,其中纹状体、嗅球、海马和丘脑的线粒体中α-SYN的含量高于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人重组α-SYN与不含内源性α-SYN的分离大鼠小脑线粒体进行孵育,表明α-SYN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转移至线粒体内。结论在正常情况下α-SYN存在于线粒体内,线粒体的α-SYN有可能源于胞质α-SYN向线粒体的转运。  相似文献   
40.
张妍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3):412-415
 T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调控者,对其发育、分化及稳态的调节一直是免疫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含有SH2结构的5′肌醇磷酸酶-1(SH2-containing inositol phosphatase-1,SHIP-1)能够水解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信号途径中的关键物质磷脂酰肌醇三磷(phosphatidylinositol 3,4,5 triphosphate,PIP3),从而参与T细胞免疫应答。SHIP-1对T细胞发育、分化及免疫稳态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SHIP-1对T细胞的分化和稳态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