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老年糖尿病血液流变学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128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塞的血液流变学及CT定位体征。并与8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对照,结果表明:糖尿病并发基底节及腔隙性脑梗塞较多,血液流变学提示血浆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0例,机器绞轧伤15例,切割伤9例,交通事故4例,烧伤瘢痕挛缩2例;其中拇指桡背侧皮肤缺损13例,拇指尺背皮肤缺损9例,食、中指近中节皮肤缺损8例,合并肌腱损伤13例,合并骨折6例。结果:本组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最大为5.5cm×3.5cm,最小为3.5cm×2.5cm,皮瓣平均蒂长7cm。12例患者行皮神经吻合成功,其中6例恢复受区保护性感觉。全部病例获4个月~16年随访,所有病例皮瓣外观、血运、质地、色泽、弹性较好,无须二期修整。皮瓣供受区无并发症发生,无痛性神经瘤发生。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上肢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是修复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54.
本文测定1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脂(TG)水平的测定结果,并对血清APO~(AI)、APO.B、APO~(AI)/APO.B与血脂血糖分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NIDDM患者严重代谢紊乱与血浆脂蛋白AI及B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前国内外把中药免疫,中药与养生、长寿、抗衰老的机制连在一起研究,从发展中的国家,越是超前的发达,科学进步,就越喜观研究中药,究竟中药对人体抗衰老的作用如何,是当前我们中医药人员值的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下面我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格列吡嗪盐酸二甲双胍片(降血糖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研究,试验组120例,二甲双胍组、格列吡嗪片组各60例,治疗12周。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较二甲双胍组HbAlc多降低了0.78%,较格列吡嗪组多降低了0.41%(P<0.001);治疗前后试验组较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多降低了0.97 mmol·L~(-1),较格列吡嗪组多降低了1.36 mmol·L~(-1)(P<0.001);低血糖发生率3组相似。结论格列吡嗪盐酸二甲双胍与单药治疗相比,降低HbAlc、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更为明显,且耐受性很好。  相似文献   
57.
节段性睾丸梗死发病率极低,通常表现为睾丸急性疼痛,需与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鉴别,只有少数病例报告。本文报道2例,例1患者13岁,因右睾丸肿大、疼痛3 d,伴呕吐1次于2017年5月5日入院,行右侧阴囊探查+睾丸固定术,术后诊断为右侧睾丸局部梗死。术后第5日睾丸疼痛症状消失出院。术后1年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例2患者26岁,2018年3月15日因左睾丸肿痛6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睾丸局部梗死可能。入院诊断为左侧睾丸局部梗死,予血塞通、那曲肝素钙、迈之灵片治疗,治疗7 d后患者疼痛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1个月患者无疼痛不适,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睾丸下极团样低-等回声,周边少量星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58.
背景: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态差异显著,因此选取一种更适合的培养基相当必要。 目的:对比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检测细胞免疫表型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 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贴块法收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T75培养瓶培养传代后,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种入到含体积分数为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 PRO RSTM培养基中,培养第1,3,5,7天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并检测其成骨及成脂肪诱导分化能力。 结果与结论:培养出的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29、CD31、CD34、HLA-DR。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浆中有大量红色小脂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后镜下可见成骨样细胞团,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形态均匀,而其他2种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程度和形态都不如前者好。在培养传代细胞时,可优先选择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SK-NEP-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1(丙泊酚0μg/ml)、空白组、P1组(丙泊酚5μg/ml)、P2组(丙泊酚10μg/ml)、P3组(丙泊酚20μg/ml).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丙泊酚在不同时间点对肾母细胞瘤细胞活性的...  相似文献   
60.
目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目前在国外已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但在国内尚未应用于临床,同时缺乏膀胱癌早期诊断价值的相关资料。文中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癌复发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8例,分别采用膀胱镜、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和尿脱落细胞学方法检测膀胱癌复发,并进行独立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的检测结果发现,41例患者确诊为膀胱癌术后复发。荧光原位杂交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膀胱癌复发特异性均为10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敏感性为62.1%,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测敏感性的31.0%,P<0.05。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的病例中,17例为G3级肿瘤,12例为G2级肿瘤,7例为G1级肿瘤;相比之下,尿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15例为G3级肿瘤,3例为G2级肿瘤,无G1级肿瘤阳性病例。结论 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法较细胞学检测对检测膀胱癌复发更为有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