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孕妇中医体质与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前检查的500例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自制调查问卷综合评估患者中医体质(中医体质分为平和状态与偏颇状态2大类,偏颇状态细分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8种体质);按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检查孕妇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结果 500例早孕患者中,中医体质平和状态者29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32例(10.9%);中医体质偏颇状态者207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31例(15.0%);中医体质偏颇状态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较中医体质平和状态者显著升高(P<0.05)。31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中医体质偏颇状态患者,痰湿质、湿热质及阴虚质中医体质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较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特禀质及气郁质者显著增加(P<0.05)。结论中医体质偏颇状态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平和状态者,且偏颇体质中痰湿质、湿热质及阴虚质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概率又更高,需在妊娠中、晚期、分娩时引起临床医师高度关注,以减少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止血带分次放气对股骨内固定术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股骨下段骨折行限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A组、B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A组采用5min内三段式分次放气的方法,观察B组采用10min内三段式分次放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设定一次性放气。分别于再灌注后1min(T1)、5min(T2)、10min(T3)、30min(T4)测定患者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结果观察A组及观察B组与对照组相比,T1至T4各时间点血浆MDA与SOD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B组T1至T4四个时间段的血浆MDA浓度均低于观察A组、血浆SOD含量均高于观察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止血带分次放气的方法对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25.
目的观察揿针配合雷莫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维持麻醉。术前15 min,治疗组给予双侧足三里、内关穴贴揿针配合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 mg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相同穴位放置假治疗贴配合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 mg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第2天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并发症。结论揿针配合雷莫司琼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单用雷莫司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揿针针刺联合咀嚼口香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揿针治疗+咀嚼口香糖组(T+G组)、单纯咀嚼口香糖组(G组)、对照组(C组)各40例。T+G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回到麻醉后恢复室(PACU)后在双侧合谷穴和双侧足三里穴位行揿针埋置。T+G组和G组患者术后咀嚼木糖醇无糖口香糖。T+G组患者在每次咀嚼的同时给予揿针按摩15 min;C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不咀嚼口香糖,不进行揿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效果。结果:T+G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G组和C组患者显著缩短(P0.01),G组较C组显著缩短(P0.05);T+G组患者术后外周血胃动素水平及胃电图振幅、正常波百分优于G组、C组(P0.05,P0.01),G组优于C组(P0.05)。结论:揿针针刺联合咀嚼口香糖护理对缩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具有协同作用,其中胃泌素水平上调和胃电活动增加参与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应用新型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牵引去除后的转运以及体位变动所引起的疼痛减轻程度。方法:40例ASAI~III级的下肢骨折伤后24h内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C组2组(n=20)。P组在去除牵引转运手术前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而对照C组则静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疼痛评分(VAS1)和体位变动(仰卧位变为椎管麻醉所需侧卧位)时的疼痛评分(VAS2)。术后随访患者手术记忆。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在硬膜外联合腰麻下顺利完成手术。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1和VAS2)均强于P组(P<0.01)。每一组内VAS2疼痛强度均高于VAS1(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认为体位变动时疼痛(VAS2)最强。C组患者中有8例(40%)对体位变动过程中的痛苦记忆深刻,而P组中仅有3例(1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麻醉手术前应用可以安全减轻麻醉术前的急性疼痛,尤其是实施麻醉所需体位变动时的骨折疼痛有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手术应激诱导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通过观察海马神经胶质细胞激活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采用假手术(sham组,S组);模型组(model组,M组)通过肝左叶切除术诱导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电针组(Electroacupuncture组,EA组)接受肝左叶切除术和术后每日1次,每次30 min的电针刺激。Morris水迷宫评估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68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与M组相比较,EA组大鼠术后1 d、3 d、7 d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M组和EA组大鼠术后海马GDN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M组相比较,复合电针调节后的EA组术后各时间点海马组织GDNF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M组术后海马组织CD68、GFAP表达显著上调(P<0.05),复合电针调节后的EA组大鼠海马组织CD68和GFAP的上调得到了显著抑制(P<0.05)。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心理痛苦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负性心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痛苦温度计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别于化疗前1 d(T1)及第1、3、6次化疗(T2、T3、T4)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212例完成研究。4个时间段中重度心理痛苦检出率分别为62.74%、70.28%、47.17%、31.60%;4个时间段心理痛苦、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心理痛苦得分T2最高(4.84±1.27)、T4最低(2.67±1.23)。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焦虑4个变量进入4个时间段、抑郁进入3个时间段(T2未能进入)、个人月收入进入T1、T3时间段、肿瘤分期进入T1时间段心理痛苦影响因素预测模型(调整R~2:T1为0.836,T2为0.512,T3为0.683,T4为0.605;P0.05,P0.01)。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心理痛苦发生率高,不同阶段心理痛苦呈动态变化趋势。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干预,尤其对女性、高龄、文化程度偏低、个人月收入较少,以及焦虑、抑郁情绪较重患者应强化干预,以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水平,促其完成全程化疗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麻醉耐受性及术后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予常规药物麻醉,治疗组行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予针药复合麻醉。观察术中麻醉药用量、外周血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以及术后不同时点心率、血压及精神障碍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情况。结果 (1)手术期间,两组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两组气管导管拔除前5 min,治疗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气管导管拔出时,治疗组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术中外周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2.5%、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组间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麻醉可在不增加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基础上,明显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并发症(精神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麻醉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