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一定区域内脑卒中偏瘫患者Pusher综合征的发生比例及其与脑损伤侧及神经心理学症状的相关性 ,探讨Pusher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对策。方法 实验组Pusher综合征 39例 ,对照组91例。检查脑损伤部位及相关神经心理学症状 ,每周施Barthel指数 (BI)评价及功能训练、ADL训练等。结果在本区域内 ,Pusher综合征占研究阶段所有入院康复脑卒中患者的 1 7% ,占入选患者的 30 %。右脑损伤Pusher综合征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实验组单侧空间忽略和疾病失认的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 <0 .0 0 1 )。实验组脑出血患者Pusher综合征的发生比例多于脑梗死 (P <0 .0 1 ) ,额、颞、顶叶及基底节及内囊后肢均受损的百分率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治疗后的BI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 0 0 1 )。两组间最后的ADL水平的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在获得同一水平最佳功能所需时间上 ,实验组比对照组多 9周 (P <0 .0 5)。结论 Pusher综合征在本研究阶段、一定区域内 ,占所有入院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 1 7% ,占偏瘫不能行走患者的 30 %。而且多在右脑损伤时出现 ,易伴有神经心理学症状。Pusher综合征不影响患者最后的功能恢复 ,但可能使康复治疗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22.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脑卒中后及康复过程中,在相应脑内运动功能区激活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运动模式下皮质功能再塑的表现。方法:选取2003-02/10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8例,在发病后1周始进行连续两个月的康复。在康复前、康复1,2个月时运用Brunnstrom分级、Caroll上肢功能量表(0 ̄100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对其手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GEMR/iHiSpeed1.5超导磁共振扫描机进行磁共振成像功能激发检查。患者用病手执行简单运动(快速连续的拇指与其他各指的对指动作)、随意运动(用病手摸不同形状的木块),获得脑功能激发图像,观察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结果:8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康复后所有患者Brunnstrom分级和Ca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较康复前有明显改善。②病手简单运动时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8例受试者7例在损伤后早期手指不能对指,所以没有激活;M1,SMA,PMA脑区和小脑呈现单侧激活-双侧激活-单侧激活的变化过程;随着运动功能恢复,脑内激活数目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几乎接近正常人脑功能表现。③病手随意运动时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实验中发现引起的运动相关功能区的激发情况变化多样,规律性较差,但其中5例受试者表现出损伤后激发数目明显减少,许多对运动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功能区亦不激活;随着运动功能恢复,激发区数目呈上升趋势,同损伤后简单运动的激活表现。结论:①脑卒中后病手经过康复治疗简单运动恢复较好,康复治疗2个月后脑内运动功能相关区域激活的规律已同正常人。②脑卒中后病手随意运动恢复较困难,康复治疗后不如简单运动恢复好,脑内相关运动功能区激活无明显的规律性。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脑内相应的运动功能区激活增多。  相似文献   
23.
目的:应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探讨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与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的关系。方法:选择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组(MID组)、多发性脑梗死组(MI组)患者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SPECT进行断层脑扫描,运用patlakplot法得出两侧大脑半球的平均血流量(mCBF),并且对大脑半球脑叶及基底核设置感兴趣区,定量测定rCBF。结果:MID组、MI组较对照组全脑mCBF均降低(P<0.01,P<0.05);额叶及基底核区域rCBF降低显著(P<0.05);MID组的额叶、颞叶皮质rCBF显著低于MI组(P<0.01,P<0.05);MID组神经心理测试MMSE评分为17.2±7.18,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额叶皮质rCBF变化与MMSE呈有意义的正相关(r=0.712,P<0.05)。结论:应用SPECT对MI患者脑血流动态测定,尤其是将额叶血流低下作为敏感指标,可预测及早期发现MID病例,这对于预防MID的发生,延缓疾呆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刘世文  贾萍 《中国康复》1994,9(4):170-171
脑中风后肌力值易受体位变化而不稳定,尤其在Brunnstrom氏运动功能评定达到Ⅱ~Ⅲ级时最为明显.对98例中风偏瘫病人的肌力进行怦定,结果支持肌力作为中枢性病损的诊断和康复评价的客观指标已失去可信性这一观点,宜改用Brunnstrom氏、Fugl-Meyer等功能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刘世文  刘松 《中国康复》1992,7(3):129-132
本文根据神经生理学原理,设计了一套改善中枢性瘫痪平衡障碍的康复球训练动作。经临床实验比较,提示:该法可作为脑中风平衡失调的辅助训练疗法,能提高常规康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康复球训练法在改善中枢性平衡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径大于30cm以上的塑胶球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始于二次大战后,近年Lewis提出应用塑胶球(以下暂称康复球)训练脑卒中后遗症的简易技术,该类方法在一些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疗法主要是利用球的物理性能,改善中枢性麻痹的症状,尤其对运动和感知方面的症  相似文献   
28.
通过症状发现,脑中风急性期症状恶化在临床早期康复时是医生们担心的常见问题.经过临床大量资料考证及文献证实,CVD增恶的机率比较低.因此,只要把握发病的病因和机理,在康复治疗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发生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是可以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关于大脑皮层运动区域的概念,有很大的变化,除了过去熟知的初级运动区(primarymotorareas,M1),又发展了次级运动区的概念,它是一类相对于初级运动区而言的、与高级运动的组织和执行有关的运动功能区的总称。多数运动区的功能具有共性,也具有自身特殊的功能。研究了解脑运动区域的生理解剖,对中枢神经康复治疗中的随意运动再建(学习、记忆)训练,具有指导意义。1初级运动区和次级运动区的定位与功能近代研究指出,灵长类的半球皮质上,存在大量与运动的发生和调节有关的特殊功能区。①中央前回,即Brodmann分区的4区是初级运动区(primary…  相似文献   
30.
刘世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82-2983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治疗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6月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9例,对这些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本文通过探讨,得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呕血、便血、和休克等症状,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多种护理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为86.2%(25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得出应该积极加强综合治疗,并且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同时预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