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建立人血清中肌钙蛋白的检测方法。方法 将倍比稀释后的待检血清 2μl滴加于硝酸纤维膜上的方格内 ,5 %牛血清白蛋白 50℃下 30min封闭硝酸纤维膜 ,然后将该膜浸于 1∶1 0 0稀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标记的抗人心肌肌钙蛋白的单克隆抗体N1 5C ,N1 6D ,37℃反应 40min后 0 .0 35MPBS -T液振荡洗涤 3次 ,每次 5min ,其后将膜浸入显色液中显色后水洗终止反应。目测判读结果。结果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N1 5C单克隆抗体检测心肌梗塞患者血清 ,患者血清最高稀释为 1∶8,N1 6D检测患者血清时 ,血清稀释度可达 1∶64 ,用 2株单抗检测时正常人血清均无斑点出现。结论 由抗人心肌肌钙蛋白的单克隆抗体N1 6D组建的斑点酶标方法能用于心肌梗塞病人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2.
以20条/只和100条/只剂量的尾蚴感染家兔,并于第9wk用吡喹酮对约产数家兔进行一次性灌胃治疗,依此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用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并应用该法分别检测感染家兔血中3类循环抗原、膜相关抗原(MAA),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观察循环抗原滴度水平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似文献   
33.
驱蚊花露水对常见蚊虫的驱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自产Deet(N,N-二乙基间甲基甲酰胺)为有效成分配制的驱蚊花露水对本地区常见吸血蚊虫的驱避作用。方法将自产和进口Deet分别配成2%、5%和10%的花露水剂型,分别喷涂于实验动物的腹部皮肤及志愿者裸手,连续观察各浓度驱蚊花露水在6h内对蚊虫的驱避效果。结果自产Det配制的2%驱蚊花露水保护时间为2h。5%和10%的驱蚊花露水在6h内的有效保护率为100%。结论自产和进口Deet对蚊虫的驱避作用无显著性差异。5%的驱蚊花露水为有效驱蚊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s cells,EPCs)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5例和对照组15例,用抗CD133和KDR的单克隆抗体标记外周血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133和KDR的mRNA表达水平。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粘连蛋白包被培养板,在加有EGM-2-MV-SingleQuots的培养液中培养,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鉴定。其中U EA-1和D iI-A c-LDL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中EPC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外周血中CD34和KDR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PCs明显增高,为今后将EPCs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检测的标志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以20条/只和100条/只剂量的尾蚴感染家兔,并于第9wk用吡喹酮对约半数家兔进行一次性灌胃治疗,依此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用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并应用该法分别检测感染家兔血中3类循环抗原、膜相关抗原(MAA),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观察循环抗原滴度水平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用Dot-ELISA法检测3类循环抗原时,20条尾蚴感染组与100条尾蚴感染组家兔不论治疗与否,血中3类循环坑原滴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因此Dot-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不适宜于作为日本血吸虫感染度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构建人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3124007位点不同单倍型(GG/CC)荧光素酶表达重组体。方法 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GL3-basic,并通过双酶切及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经验证,所构建质粒含有pGL3-basic全序列及GLUT9基因启动子区包含rs13124007的序列,且插入方向正确。结论 GLUT9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表达重组体构建成功,为后续研究SNP rs13124007位点是否影响启动子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应用抑肽酶减少脊柱手术出血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脊椎骨折患者,择期行椎板切开减压加椎弓根钢板内固定术。随机分为两组.抑肽酶组于切皮前滴注含抑肽酶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滴入单纯生理盐水。采用双盲法观察术前、术毕Hb、Hct、Plt及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结果 抑肽酶组出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抑肽酶可显著减少脊椎骨折行椎板切开减压加内固定术的出血量、输血量和输血率.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3种N,N -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ET)剂型对日本血吸虫尾蚴侵入小鼠皮肤的防护效果。方法 制备含10 % DEET的DEET液、DEET霜和DEET凡士林软膏,分别用于单纯涂抹实验和浸泡实验。每种实验均将昆明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3个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部皮肤分别涂抹不同剂型的DEET,对照组小鼠分别涂抹异丙醇、“郁美净”霜和凡士林软膏。在涂抹实验中,实验组小鼠分别于涂药后0 .5、1、2、4、8h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对照组小鼠在涂药后0 .5 h感染尾蚴。在浸泡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涂药后分别浸泡10 min,0 .5、1、2、4 h,然后感染尾蚴。各组小鼠均经腹部感染尾蚴(5 0±5 )条。于感染后6~7周处死小鼠,经心脏灌注法收集成虫,计数后计算减虫率及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单纯涂抹实验中,3种剂型DEET涂抹小鼠至少在1h内可获得10 0 .0 %的减虫率。涂药后2、4、8h感染尾蚴,DEET液组减虫率分别为94 .8% ,89.9%和13.3% ;DEET霜组减虫率分别为10 0 .0 % ,97.8%和5 0 .7% ;DEET凡士林软膏组减虫率分别为10 0 .0 % ,99.0 %和98.0 %。浸泡实验中,若以小鼠获得5 0 .0 %以上的减虫率为保护有效,则DEET液的持效时间为10 m in;DEET霜为30 min;DEET凡士林软膏为2 h。结论 DEET对日本血吸虫尾蚴侵入小鼠皮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导了以Deet为有效成分配制的驱蚊露剂和乳剂对本地区常见吸血蚊虫的驱避效果。将含Deet浓度分别为2%,5%和10%的露剂或乳剂喷涂于小鼠腹部皮肤及志愿者裸露部位,观察蚊虫叮咬情况。动物实验结果:两剂型2%组持效在3.1—4.3h,5%和10%组8h内均无一蚊虫叮咬。现场应用结果:2%,5%,10%露剂和乳剂持效时间(小时)分别为:2.5±1.17,7.5±1.29,10.4±0.98和4.7±1.56,12.3±0.87,18.3±1.42,两剂型持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5%或10%的露剂或乳剂能满足人在室内外的防蚊需要,尤以乳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