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明确招远阜山镇九曲村与黄金村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状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招远阜山镇九曲村与黄金村2个自然村居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两村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352、8.399,P<0.05)。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及吸烟是女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腹型肥胖及饮酒是男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三酰甘油血症、舒张压升高及海鲜摄入量的增加是男女共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九曲村居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黄金村考虑与海产品的摄入频率与摄入量有关。减少海鲜的摄入量及频率、戒烟、戒酒、控制体质量、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控制高血压、增加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等是降低血尿酸和减少痛风发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组织中MicroRNA-29b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96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16例,不典型性增生内膜20例,子宫内膜癌60例。设计Mi-croRNA-29b和内参U6的茎环结构反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种子宫内膜组织中MicroRNA-29b的含量,分析MicroRNA-29b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croRNA-29b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内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F=2.998、3.690,t=3.163、2.297,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croRNA-29b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2.070、-2.773,P<0.05)。ER、PR表达阳性和阴性子宫内膜癌组织MicroRNA-29b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icroRNA-29b的表达失调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体外制备刚地弓形虫醛缩酶(aldolase)蛋白并纯化。方法以刚地弓形虫cDNA链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aldolase基因,克隆至质粒pGEX-4T-1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结果获得了aldolase基因序列,构建了aldolase/pGEX-4T-1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醛缩酶(GST-aldolase)融合蛋白。结论体外获得了纯化的GST-aldolase蛋白,为后续的aldolase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刚地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MIC6)和醛缩酶在虫体内的定位。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微线体蛋白2羧基端(MIC2C)基因片段,构建MIC2C/pGEX-4T-1/BL21表达系统,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MIC2C(GST-MIC2C)蛋白,用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GST-MIC2C多克隆抗体。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涂片,分别用一抗、荧光二抗温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成功获得GST-MIC2C多克隆抗体。荧光显微镜下显示MIC6(红色荧光)和醛缩酶(绿色荧光)2种蛋白皆定位于弓形虫的顶端。结论刚地弓形虫MIC6与醛缩酶在虫体内存在共定位关系,为2种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的确立提供了细胞定位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5.
人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制备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纯化的人心肌肌钙蛋白T免疫BALB/C小鼠 ,常规方法制备抗人心肌肌钙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2株N15C和N16D。结果 利用普通ELISA方法检测 2株单抗 ,小鼠腹水N16D滴度可达 1/ 32 0 0 0 ,N15C滴度达 1/ 80 0 0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明N16D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清中出现的肌钙蛋白T有较好的亲和性。结论 N16D株单抗对人心肌肌钙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亲和性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病儿父母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单纯性MMA病儿父母MUT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病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导致p.Arg369His;病儿母亲MUT基因发生了框移突变(c.20752081),导致p.Leu692ArgfsX11。结论病儿父母均为MMA携带者。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考察不同种类的酶标反应板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结果影响。方法 以 10 0 μl人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为抗原 ,分别包被不同酶标反应板 ,运用普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比较不同酶标反应板的性能。结果  96孔硬脂进口反应板的CTnT抗体OD值 (P <0 .0 5 )和阴性血清OD值 (P <0 .0 1)高于国产 40孔硬板。结论  96孔进口硬板的吸附能力最强 ,灵敏度高 ,且非特异性吸附较少  相似文献   
118.
目的分析一例青少年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病(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 , MLD)患儿的芳基硫酸酯酶A(arylsulfatase A, ARSA)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先证者的临床资料, 采集先证者及其他家系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确定可疑致病变异后, 应用Sanger测序在该家系中进行验证。通过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蛋白三维模型预测对变异的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携带ARSA基因c.257G>A(p.R86Q)和c.467del(p.G156Afs*6)复合杂合变异, 其中c.467del(p.G156Afs*6)移码变异为尚未报道的致病变异。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c.257G>A(p.R86Q)变异位点在各种属间高度保守。经蛋白三维结构建模分析发现变异体c.467del(p.G156Afs*6)蛋白构象发生变化导致原有功能的丧失。结论本研究发现新的基因变异位点, 扩宽了MLD的变异谱, 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于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岛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13例青岛及周边地区汉族人(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99例、正常对照114例)的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左旋精氨酸兴奋实验测定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组rs7903146位点的CT基因型和T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678、4.507,P〈0.05),其中有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CT基因型和T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4.896、4.739,P〈0.05),而无家族史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组之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CT比CC基因型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度显著增加(OR=3.28,95%CI为1.026~10.459,P〈0.05)。rs7903146位点CC和CT基因型的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有关,该位点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关联性不强。  相似文献   
120.
PCR-SSCP法检测人肝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nm23-H1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nm23-H1基因突变与肝癌发生、发展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对16例肝癌组织、12例癌旁组织和4例正常肝组织的nm23-H1基因的第1、2、4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共有5例发生nm23-H1基因突变。在1例癌旁组织中检测到nm23-H1基因第2外显子纯合缺失;在1例肝癌组织中第1外显子、1例第2外显子,癌旁组织中2例第2外显子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nm23-H1基因突变在肝癌组织中发生率低,nm23-H1基因突变可能与肝癌进展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