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细胞介素1β致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复发模型大鼠蛋白质组分析所需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方法:实验于2005-04/2006-0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实验室、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成年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模型组,每组30只。采用乙酸复制胃溃疡动物模型及白细胞介素1β复制胃溃疡复发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施予相同的饮食方案。②两组大鼠于复发模型建立成功后24h禁食,48h后处死,收集胃组织,在组织样品离体后立即以冰盐水冲洗以去除组织液和血细胞,并于30min内入液氮速冻,采用化学和高速机械法进行胃组织裂解。采用AmershamBiosciences公司专门针对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蛋白质抽提方法设计的2DQuantKit定量试剂盒,从而实现准确的蛋白质定量。为了尽量可能多分离蛋白质,选择pH值范围(pH3 ̄10)的固相线性24cm干胶条和125g/L的均匀SDS聚丙烯酰胺凝胶,采用初始电压为2.5W/胶电泳30min,然后以17W/胶恒功率电泳,直至溴酚蓝指示线到达凝胶底边处停止电泳。结果:以固相pH梯度-IPG胶条(pH3~10)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以SDS均一胶(12.5%)的垂直电泳为第二向,成功地得到了两组大鼠胃组织斑点分布均匀、数目较多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论:通过对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的建立及技术的优化,获得了适合于研究胃溃疡复发蛋白质组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92.
93.
94.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窦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c-Jun氨基末端激酶(c-JNK)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多潘立酮组,除正常组正常饲养外,其余组均以夹尾刺激法制成FD模型,然后于造模同一天开始分别予以对应药物水溶液灌胃(柴胡疏肝散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16 g/mL, 0.32 g/mL和0.64 g/mL、多潘立酮0.30 mg/mL),持续用药4周后,麻醉取胃,测定胃排空率,ELISA检测胃窦组织c-JNK、GRP78蛋白含量,qRT-PCR技术检测GRP78、c-JNK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1)相对于正常组而言,模型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柴胡疏肝散低、中、高浓度组及多潘立酮组胃排空率高(P﹤0.05);(2)相比正常组而言,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内GRP78、c-JN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柴胡疏肝散低、中、高浓度组及多潘立酮组胃窦组织内GRP78、c-JNK蛋白表达降低(P﹤0.05);(3) q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胃窦组织内GRP78、c-JNK的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GRP78、c-JNK的mRNA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与其能调控内质网应激分子GRP78、c-JNK有关。  相似文献   
95.
消化道症状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最早发生也是最明显的症状, 在非透析患者当中发病率达80%, 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研究发现,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消化道症状疗效显著,本文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6.
季节性流感是具有一定季节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中医药在防治感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流感-"重感冒"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人治疗感冒不讲究辨证。笔者结合20多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分析了感冒常见证型-寒包火型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提出了辛温解表,清解里热治疗寒包火型感冒的思想,并自拟双解汤,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7.
颅脑损伤属于中医学损伤内证、损伤昏厥范畴.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我们结合近30年有关颅脑损伤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及临床实践,经过4轮的专家意见征询及修改,形成了包括颅脑损伤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及中药分期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其他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诊疗设备应用、现代设备治疗、康复治疗、推拿按摩、并发症的处理等详尽的颅脑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评价肺感方单用或联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的肺部多重耐药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肺感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标准金葡菌、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肺感方分别与3种抗生素联用后对上述6种菌株的MIC。[结果]肺感方对这6种菌株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值为0.0195~0.156 g/ml,MBC值为0.156~0.3125 g/ml;肺感方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协同作用;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抗鲍曼不动杆菌为协同作用,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抗鲍曼不动杆菌为相加作用,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抗铜绿假单胞菌为相加作用。[结论]肺感方对临床分离的6种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联合抗生素对耐药菌有选择性协同或相加作用,并可明显降低抗生素的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治疗、针刺、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同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每日5 mg,4周后增至10 mg,康复训练及护理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Blessed行为量表(BBS评分)评价患者行为能力,治疗后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认知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68.93%,对照组为57.00%;治疗组行为能力疗效总有效率为70.87%,对照组为61.00%。两组均可以明显改善MMSE评分及BBS评分(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颅脑损伤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面色晦暗或黧黑、皮肤青紫瘀肿、口唇紫暗或暗红、皮肤粗糙、咳痰或喉中痰鸣、大便干、淡舌、细脉等8个症状,在重型与非重型颅脑损伤两组病例中,出现频率均≥30%。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聚1类:痰瘀闭窍证,恢复期聚2类:痰热蒙窍证、痰蒙清窍兼气血两虚证;非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聚2类:瘀热内扰证、血瘀兼气阴两伤证,恢复期聚3类:痰湿阻窍兼气虚证、瘀血阻络证及气血亏虚证。结论聚类分析可帮助进行颅脑损伤中医证候特点分析,确定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颅脑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