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54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696篇
预防医学   27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49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81.
抗咯萘啶的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多胺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疟原虫的多胺代谢与咯萘啶(PND)抗药性的关系。方法: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PS)和由该株培育的中抗PND品系(PRA)及高抗PND品系(PRB)的昆明株小鼠于腹腔接种(ip)后d7取血,经薄层层析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RBC、PS、PRA和PRB感染RBC的丁二胺(PTC)、精脒(SPD)和精胺(SPM)量。另有感染PS和PRB的小鼠于ip后d6分别1次灌胃(ig)PND5mg/kg和10mg/kg,d7取血,按上述方法测定给药后感染RBC的多胺量,并与不给药组比较。结果:PS感染RBC的多胺量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疟原虫的正常RBC,而感染PRA和PRB的RBC多胺量又显著高于PS感染RBC,且多胺量的增高与抗性程度有关。经PND治疗后PS感染RBC的SPD和SPM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而PRB感染RBC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伯氏疟原虫对PND的抗药性与其多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2.
2003年7月~2006年4月,我们应用CT定向钻孔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数字化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脑电图(DEEG)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数字(A/D)转换,把经过放大的脑电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再经D/A转换,在计算机上再现脑电图(EEG)模拟信号。DEEG实现了EEG的无笔无纸描记,其技术优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本文着重阐述DEEG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4.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因说话时突感右侧胸部剧烈疼痛、咽喉阻塞感、气急,于1985年11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曾患感冒伴干咳,但无寒热、咳血痰等。既往无肺结核、哮喘等病史。查体:体温37.1℃,脉搏84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30/70mmHg。呼吸尚平稳,气管稍向左偏移,右胸较对侧饱满,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心脏MR(CMR)定量技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指数(T1 mapping/iECV)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患者的临床价值,并探索其与传统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影像及临床资料确诊为慢性AI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MR常规扫描序列、初始及增强后T1 mapping检查,CMR图像经后处理分析,计算主动脉瓣反流分数、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质量分数、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和iECV。基于CMR反流分数结果,将AI患者分为轻度组(9例)、中度组(14例)和重度组(13例)。3组AI患者初始及增强后T1值、ECV及iECV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心血管相关病史、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LGE阳性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左心室常规功能参数LVEF与iECV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组AI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相关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不同反流程度AI患者比较:(1)3组患者LGE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随着主动脉瓣反流分级程度增高,替代性纤维化发生率增加。(2)3组患者初始T1值、增强后T1值及ECV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1.815、0.929、2.496,P均>0.05)。3组iECV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725,P<0.001),重度组iECV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iECV与LVEF呈负相关(r=-0.649,P<0.001)。结论无创性CMR定量参数技术T1 mapping/iECV能识别不同反流程度AI患者发生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并与传统心功能参数LVEF有较高的相关性,具有反映左心室功能失代偿前可逆阶段的潜力。  相似文献   
86.
87.
88.
药源性肝损害是临床常见问题,在我国发生率为0.46%~1.08%,其中由中药引起的占30%左右。作者检索了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梳理了中药相关性肝损害的基本情况,以期为中药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易引发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主要有黄药子、雷公藤、铅丹等,复方中药主要有青黛丸、克银丸、消核片等,以及中药汤剂小柴胡汤等;造成肝损害的中药有毒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萜类、内酯类及毒性植物蛋白类等;肝损害的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大、黄疸、转氨酶升高,损害程度与剂量及疗程密切相关。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多为可逆性,但严重者亦可致死。因此,中医临床医生应与时俱进,及时了解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慎用、少用肝毒性中药,必要时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的变化,以提高中药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案。方法在专家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并通过预试验修改形成结构式的第1轮咨询问卷,向32名专家进行三轮咨询。结果三轮问卷的应答率依次为96.9%(31/32)、100%(31/31)和96.8%(30/31),专家建议率依次为77.4%(24/31)、48.4%(15/31)和26.7%(8/30)。专家熟悉系数、判断系数和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7和0.85。专家对74个条目达成一致性意见,涉及培训对象、机构与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和课程、结业考核5个方面。结论设计的培训方案涉及专科护士培训的对象、机构和师资、培训目标、培训方法、结业考核5方面,培训方案可靠性和现实指导性较强,有利于规范我国专科护士培训,保证专科护理人才建设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0.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款遵循PDCA循环原理,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施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从2012年10月份我院专门成立了三甲医院复审工作领导小组,专设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和专职人员进行资料归档及迎检工作,明确责任,制定了持续改进的实施计划,经过全院动员培训、措施实施、自我评审、自查整改等阶段,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资料与方法按照等级医院的条款要求,制定实施计划、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