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81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81例PGIL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HP感染、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淋巴瘤患者年龄(52.84±15.33)岁, 肠淋巴瘤患者年龄(42.09±15.28)岁。常见症状:腹痛76.5%,消化道出血55.6%,贫血54.3%,腹部包块25.9%,低蛋白血症40.7%,肠梗阻11.1%,腹胀、呕吐、纳差、反酸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32.1%,体质量明显下降33.3%,发热8.6%,腹泻7.4%,消化道穿孔1.2%,便秘1.2%,吞咽困难1.2%。内镜下表现为肿块型67.7%,溃疡型27.7%,弥漫型4.6%。临床诊断率及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率分别为30.9%和73.8%。MALT淋巴瘤占61.7%。HP检测率39.5%,阳性率37.5%。69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化疗,34例术后化疗。1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6例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另6例放弃治疗。单纯手术、手术加化疗、单纯化疗及HP根除治疗3种方法的存活率在Ⅰ~Ⅱ期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中单纯手术组存活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1年生存率为96.39 %,3 年生存率为70.96 %,5 年生存率为 55.87%。结论:PGIL的临床及镜下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建议多部位活检或重复多次活检,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提高病理诊断率。治疗首选化疗及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术后经病理证实的1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2例,腰部疼痛5例,体检发现肾脏占位2例,血尿伴腹痛1例,血尿伴腰痛1例,腹部疼痛1例,病程为5天~8年。术后病理均诊断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肿瘤直径范围2.0~12.0 cm,镜下见大量透明细胞呈乳头状、腺泡样分布,可伴砂粒体形成;1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TFE3阳性,CD10阳性率为91.7%(11/12),Vimentin阳性率为66.7%(8/12),P504S阳性率为66.7%(8/12),EMA、CK7、CK8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肉眼血尿和腰部疼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检测TFE3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胃癌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白细胞分化抗原44V6(CD44V6)、白细胞分化抗原28(CD28)、钙粘连素(E-cad)、癌胚抗原(CEA)等多种粘附分子在胃癌转移的器官选择性中的作用。方法在1996年8月至2005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科84例门诊及住院胃癌病例中,胃癌无转移病例32例,肝脏、骨髓、淋巴结、肺、肾及腹腔转移胃癌病例共52例,留取手术标本或胃镜钳取组织,进行原代培养细胞单个化,留取细胞滴片作ABC法免疫组化检测5种粘附分子表达情况,记录其阳性表达率。结果ICAM-1在有骨髓、肺转移病例中高表达;而在单纯淋巴结转移病例中表达较低;CD44V6在淋巴结及肝转移病例中有高表达;CD28在肝、肺、肾转移病例中表达增强;E-cad除在骨髓转移病例中高表达外,余各种脏器转移胃癌E-cad表达均降低;CEA在肝脏、淋巴结、腹腔转移胃癌病例中表达较高。结论粘附分子ICAM-1、CD44V6、CD28、E-cad、CEA表达的增强或减弱在胃癌转移器官选择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胃癌细胞中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白细胞分化抗原44V6(CD44 V6)、白细胞分化抗原28(CD28)、钙粘连素(E—cad)、癌胚抗原(CEA)等多种粘附分子在胃癌转移的器官选择性中的作用。方法在1996年8月至2005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科84例门诊及住院胃癌病例中,胃癌无转移病例32例,肝脏、骨髓、淋巴结、肺、肾及腹腔转移胃癌病例共52例,留取手术标本或胃镜钳取组织,进行原代培养细胞单个化,留取细胞滴片作ABC法免疫组化检测5种粘附分子表达情况,记录其阳性表达率。结果ICAM—1在有骨髓、肺转移病例中高表达;而在单纯淋巴结转移病例中表达较低;CD44 V6在淋巴结及肝转移病例中有高表达;CD28在肝、肺、肾转移病例中表达增强;E—cad除在骨髓转移病例中高表达外,余各种脏器转移胃癌E—cad表达均降低;CEA在肝脏、淋巴结、腹腔转移胃癌病例中表达较高。结论粘附分子ICAM-1、CD44 V6、CD28、E—cad、CEA表达的增强或减弱在胃癌转移器官选择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棘阿米巴角膜炎(AK)角膜移植术后复发高风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对山东省眼科医院因AK行角膜移植术的AK患者28例28眼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因局部及全身抗棘阿米巴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而接受角膜移植术,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者13眼,行板层角膜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临床适合教学的典型病例太少,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学生见习的需要。需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解决这一矛盾。方法教学进度上采用了“同一系列,两种进度”的教学方法。结果2种教学进度学生在主观上均能接受,客观上对期末成绩无影响。结论把肺部、心脏、腹部这些重点难点章节的教学进度错开,有利于临床上病人的寻找,保证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冯莉娟 《护理与康复》2011,10(8):713-714
目的 观察实施肺康复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肺康复指导,观察入院时及康复指导3个月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 经过3个月的肺康复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结论 肺康复指导能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53基因与13q14染色体缺失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3基因与13q14染色体缺失在原发性胃肠淋巴瘤(PGIL)预后判断、指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2例PGIL及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石蜡切片中p53基因及13q14染色体缺失情况,分析其与PGIL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 Ⅰ期~Ⅱ期患者中30.2%(16/53)有p53基因缺失,Ⅲ期~Ⅳ期患者中63.2%(12/19)有p53基因缺失(χ~2=6.397,P=0.011);②黏膜相关组织(MALT)淋巴瘤中28.6%(12/42)有p53基因缺失,非MALT淋巴瘤中53.3%(16/30)有p53基因缺失(χ~2=4.515,P=0.034);③ MALT淋巴瘤中,无基因或单基因改变者平均生存期为(39.25±22.73)个月,2种基因改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9.11±5.95)个月;Ⅰ期~Ⅱ期患者中,无基因或单基因改变者平均生存期为(40.33±23.18)个月,2种基因改变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0.61±18.90)个月.④单纯 13q14 缺失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平均生存期无关,但同时合并 p53 基因缺失则预后差.结论 p53基因缺失在非MALT淋巴瘤组及Ⅲ期~Ⅳ期患者中发生率较高.p53缺失或p53基因缺失与13q14染色体同时存在缺失的PGIL病例恶性程度高,患者平均生存期短于无基因或单基因改变者.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81岁。主诉:反复左上腹痛3年,加重伴腹胀3月。患者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反复左上腹疼痛,呈间断性隐痛,无放射痛,每次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空腹时疼痛明显,服用雷尼替丁后疼痛可缓解,每个月腹痛发作数次,伴嗳气,无明显反酸、腹胀等其他不适;1年余前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到当地诊所静脉用药后水肿可消退(具体不详),之后双下肢浮肿反复出现;3个月前患者再发左上腹痛,反复发作且程度较前加剧,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需服用止痛药疼痛方能缓解,同时伴明显腹胀、纳差,腹围渐增大,无发热盗汗。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大量腹腔积液。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