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一年来,我所收治了5例肺吸虫病患者,都有在北京或长春市食用虫刺蛄或螃蟹的病史。1999年底,我所还收治了5例来自辽宁省的管圆线虫病患者,他们都曾在当地饭店食用过未蒸熟的螺肉。为此我们对上述地区进行了肺吸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中间宿主带虫情况的随机调查。此外,还在湖北省宜昌市进行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有关资料一并报道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1.1.1 调查对象 辽宁省盘锦市褐云玛瑙螺人工饲养地购买的商品螺20只。1.1.2 调查方法 测量螺体长度,去除螺壳,煎碎螺肉及内脏,放入烧瓶内,加入消化液300…  相似文献   
22.
疟原虫胶体金检测卡(澳卡)与血涂片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疟疾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血涂片吉姆萨染色镜检查找疟原虫 ,此方法要求有一定的实验室条件 ,检验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 ,且所用的时间较长 ,给快速诊断和基层开展大规模普查带来一定困难。现国内外已有疟原虫胶金诊断试剂盒 (又称澳卡 )生产出售。该方法是通过检测疟原虫富含组氨酸蛋白Ⅱ (HPR -Ⅱ )来确诊病人是否患有疟疾 ,该蛋白只在疟原虫无性生殖期产生 ,人体内不含有该种蛋白 ,在感染疟原虫后才会出现。近年来 ,我所对疑似疟疾的发热病人进行了该方法的检测 ,并同时采用涂片法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人…  相似文献   
23.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6年6—9月,在北京市局部小范围暴发了广州管圆线虫病。北京市卫生局指定北京友谊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并负责临床医师的培训工作。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于2006年8月组织专家编写了《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试行)》,以指导临床医师对该病的正确识别和规范诊疗。本方案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4.
莱姆病(Lyme disease)为蜱传螺旋体病,临床主要以慢性游走性红斑、淋巴细胞性脑膜炎、颅神经炎(特别是面神经瘫痪)、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关节炎、慢性萎缩性皮炎、精神异常等表现为主。北京的密云、海淀、门头沟等地均有散发病例出现,且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上述地域有感染性的蜱存在[1~3]。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尚存在不足,现报道1例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经血清学检测证实为莱姆病的病例,旨在引起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根据临床路径对输入性疟疾治疗的管理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疟疾住院患者的资料,分为临床路径组(43例,年龄25~56岁)和对照组(37例,年龄16~61岁),评价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以及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医疗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临床路径组疟疾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1±1.5)d,对照组为(8±2.1)d,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总费用分别为(2 766±721)元、(4 393±1 392)元;西药费(576±291)元、(1 145±597)元;检验费(1 355±504)元、(1 939±645)元;检查费(109±16)元、(445±73)元;治疗费(73±22)元、(104±43)元;临床路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临床路径组患者对疟疾知识掌握程度、对医疗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及30d内同一疾病非计划再入院无差异。 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降低了本病的医疗成本,避免了过度用药、检查及治疗,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利于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针刺肾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11至2015-06收治的女性黄褐斑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针刺组与围刺组,每组40例。3组分别给予针刺肾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单纯针刺肾俞穴治疗与单纯局部围刺治疗各2个疗程。收集并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FSH高于针刺组和围刺组,LH、E2和P水平则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针刺组的75.0%与围刺组的72.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肾俞穴联合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且临床效果较两种方法单纯治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7.
东方疖由热带利什曼原虫引起 ,流行于东半球热带干燥地区 ,如北非、苏丹、埃塞俄比亚、中东、巴基斯坦、印度西部等地区 ,中美及南美洲也有流行。传播媒介为白蛉罗蛉属 ,贮存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如沙士鼠。本所于 1999年 9月收治东方疖 1例 ,简报如下。  患者男性 ,38岁 ,于 1999年 2月赴巴基斯坦工作 ,工作及居住在沙漠边缘地区 ,有白蛉叮咬史。1999年 6月发现左侧腕部 ,左肋部 ,右踝内侧及右足第三趾处皮肤发红 ,中间有硬节 ,约 2~ 3周后 ,硬节中心处破溃 ,有渗出物 ,破溃周围组织呈暗红色。无全身不适。1999年 7月在当地就诊 ,皮肤刮片找…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不典型肝吸虫病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特征,以减少肝吸虫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通过对4例小典型肝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肝吸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情况的详细报道和分析及治疗效果的评价,归纳总结不典型肝吸虫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非疫区临床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或)血IgE水平增高者,在临床上要考虑寄生虫感染的可能;如影像上早期有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病理损伤的临床表现,体现为肝脏呈片状低密度占位性改变,要排除外肝吸虫感染的可能,完善肝吸虫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诊断,必要时可试验性驱虫治疗。结论在非肝吸虫病流行区患者,如有不明原因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影像上为肝脏呈片状低密度占位性改变,要加强肝吸虫病的鉴别诊断意识,即使在试验性杀虫治疗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粪便中继续寻找病原学依据的必要。减少肝吸虫病的临床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9.
短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Blanchard,1891]寄生干人体小肠,人类感染率较低,发病年龄虽多数在14岁以下,但成年人感染该绦虫者也不少。由于该绦虫有明显的自身感染,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过去常用绵马浸膏治疗,但疗效较差且毒性反应较大,用槟榔及南瓜子、氯硝柳胺(灭绦灵)后,虽  相似文献   
30.
肾膨结线虫病酷似肾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膨结线虫病是由肾膨结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和哺乳动物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第四期幼虫的鱼肉而感染。肾膨结线虫的感染期幼虫,被终宿主吞食后,在胃内逸出进入十二指肠,穿过肠壁移行至肾脏前端与肾门之间侵入肾内寄生,因人体十二指肠降部紧贴于右肾前内侧,故右肾发病率高于左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