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保暖,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冶疗基础加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5-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43.78%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纳洛酮及多巴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保护作用及意义。方法:将62例重度HIE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8例,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和多巴胺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61.8%,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χ^2=6.69,P〈0.05)。结论:对重度HIE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及多巴胺,能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减轻脑水肿,显著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3.
邓晓敏  冯国祝 《江西医药》2002,37(3):191-19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困难,病死率及伤残率较高,为探讨HIE患儿血钙变化规律,本文自1998年9月~1999年12月测定了72例HIE血钙值,并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心肌损伤发生率28%~44%。有高达66.5%的报道。为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规律,本文通过对正常新生儿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CPK、CK—MB活性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CK—MB活性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风热证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流感儿童3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0例。2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口服,体质量15 kg者30 mg/次,15~23 kg者45 mg/次,23~40 kg者60 mg/次,均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蓝芩口服液口服,3~7岁10 mL/d,7~14岁10 mL/次2次/d。2组连续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症状消失时间、风热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2组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IgG、IgM水平,记录2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流涕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风热证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口渴、咳嗽、头胀痛、咽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IgA、IgG、IgM水平升高更显著(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流感风热证,可加速患儿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儿免疫力,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6.
我科自 2 0 0 2年 6月至 10月 ,使用干扰素α 2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4 3例 ,获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 0 2年 6月至 10月我院儿科住院的腹泻患儿共 81例 ,男 4 9例 ,女 32例 ;年龄 6个月至 3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1] 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3例 ,对照组 38例。入院时病程均为 3d ,临床上均有腹泻、呕吐、发热、大便性状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 ,次数均在 10次 /d以上。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为阳性。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相似 ,具有可比性。1 2 轮状病…  相似文献   
27.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的KR-Ⅲ型开放式高频喷射呼吸机(江西第五机床厂生产)行高频喷射鼻导管给氧佐治新生儿呼衰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NPY)的含量,探讨它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窒息新生儿及12例健康新生儿血浆NPY含量,同时行头颅CT检查,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窒息组血浆NP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NPY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窒息组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明显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轻、重度窒息组血浆NPY水平与脑实质CT值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68、-0.846,P<0.01),对照组血浆NPY水平与脑实质CT值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PY含量及CT值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越重,血浆NPY含量越高,CT值越低。血浆NPY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窒息程度和窒息后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9.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是新生儿常见又严重的疾病之一,由于治疗较困难,病死率及伤残率均较高。近年来,我科在三项支持及三项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络酮、多巴胺联合治疗18例重度H IE,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  相似文献   
30.
164例哮喘儿童过敏源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我市儿童哮喘与主要过敏源的相关性 ,有效预防儿童哮喘发作。方法 :16 4例哮喘儿童进行 19种过敏源皮肤试验 ,并按性别、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哮喘儿童对屋尘过敏 116例 (70 .73% ) ,尘螨过敏 111例 (6 7.6 8% ) ,阳性率列 19种过敏源前 1、2位。②花粉类过敏源中春季花粉阳性率最高 94例 (5 7.71% ) ,夏季花粉阳性率最低 19例 (11.5 9% )。③棉絮过敏阳性率最低 7例 (4.2 7% )。④主要过敏源中男性患儿 10~ 1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 (83.33% ) ,女性患儿此年龄组阳性率则最低 (5 4 .5 5 % )。结论 :屋尘、尘螨是我市儿童哮喘的主要触发因素 ,其他触发性因素也不容忽视。有针对性地回避可触发哮喘发作的过敏源 ,是治疗哮喘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