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浙江嘉兴地区1793例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浙江嘉兴地区下消化道出血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 1 2年间经结肠镜检查的 1 793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结果 :结肠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是浙江嘉兴地区下消化道出血的 3种常见病因。有出血病灶结肠炎平均就检时间为 (3 .40± 2 .31 )d ,无出血病灶结肠炎平均就检时间为 (1 1 .61± 4 .50 )d ,两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大肠息肉 (尤其多发性息肉 )与大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血吸虫病的重度流行是本地区结肠炎、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检出率高的重要原因。若无禁忌症 ,出血后 3d天内应行结肠镜检查。大肠息肉在本地区高发 ,易恶变 ,应高度重视 ,积极诊断和及时切除是预防其恶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关系及Hp的感染率及高根除率的药物选择方案。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共316例患者,取胃黏膜活组织用培养基在微需氧环境中培养幽门螺杆菌,对培养到的Hp菌株采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Hp培养阳性率依次为消化性溃疡(39.06%),活动性胃炎(36.17%),胃癌(30.00%),萎缩性胃炎(14.29%)。对114例Hp阳性患者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发现庆大霉素敏感率最高(95.61%),其次为痢特灵(92.98%),克拉霉素(80.70%),阿莫仙(71.93%),甲硝唑最低(8.30%)。结论Hp感染与多种胃病关系密切,是其致病性因子之一,临床上对Hp感染的患者可选择庆大霉素、痢特灵、克拉霉素及阿莫仙治疗,最佳治疗方案为质子泵加庆大霉素加痢特灵。甲硝唑因耐药率高,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D-木糖试验及苯酪酞(BT-PABA)试验对40例小肠及胰腺疾病患者分别检测小肠吸收功能及胰腺外分泌功能,结果显示D-木糖试验对检出小肠病变有较强特异性,胰腺病患者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排出率均呈低值。本试验安全、简便,易于推广,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与CT、小肠镜及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等检查相互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起病隐匿,进展较慢,淡漠、嗜睡、精神异常、心血管病变等表现尤为突出,若不注意,易与老年常见病症相混淆而致误诊。现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7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2例;年龄58~71岁,平...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浆胃动素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胃溃汤(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切除后吻合口炎(PGAS)、溃疡型胃癌(UGC)及慢性萎缩性胃炎(GAG)患者血浆胃动素(MTL)的变化意义。采田非平衡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MTL。结果显示血浆MTL水平自高而低依次为UGC组(487.9±22.31ng/L).PGAS组(484.0±259.5ng/L),DU组(468.8±226.1ng/L).GU组(444.8±220.8ng/L),CAG组(362.1±250.2ng/L)。前4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AG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UGC,PGAS,DU,GU患者MTL升高与胃粘膜完整性破坏造成MTL的调控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1134例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嘉兴地区H.pylori感染、耐药情况及依据药敏试验行抗H.pylori治疗后,H.pylori根除的情况.方法 选取1134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黏膜组织,于微需氧环境的分离培养基上培养.采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纸片琼脂扩散法(简称K-B法),对分离到的H.pylori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抗生素选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所有H.pylori培养阳性患者,均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H.pylori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 1134例患者中,H.pylori分离培养阳性者341例,阳性率30.07%.病理组织学检测阳性者477例,阳性率42.06%,明显高于分离培养阳性者(P<0.001).对341例分离培养的H.pylori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甲硝唑耐药率最高,左氧氟沙星最低,依次为甲硝唑(99.12%)、阿莫西林(46.04%)、克拉霉素(34.02%)、呋喃唑酮(16.42%)、庆大霉素(6.45%)、左氧氟沙星(0.59%).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左氧氟沙星最高.甲硝唑最低,依次为左氧氟沙星(20.51%)、庆大霉素(18.43%)、阿莫西林(17.04%)、呋喃唑酮(16.92%)、克拉霉素(15.54%)、甲硝唑(10.33%).结论 依据药敏试验进行抗H.pylori治疗,是抗H.pylori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病因构成、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95~2004年期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明确病因的l909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复合性溃疡。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胃癌所致出血则有下降趋势。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以中年组最多,其次是青年组,老年组最少,且青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病人明显多于女性病人。④上消化道出血及常见病因的发病多见于春秋冬季,夏季最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病因,且有上升趋势,其次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溃疡,而胃癌的发病构成有下降。上消化道出血的分布与年代变化、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嗜酒患者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用量与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7例,其中嗜酒患者63例(嗜酒组),非嗜酒患者64例(非嗜酒组)。先予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7滋g/kg,后丙泊酚以1.3mg/kg在20s内匀速静脉推注,直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镇静躁动评分(SAS)酌情追加丙泊酚用量,SAS高达4分以上时追加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嗜酒组患者T1(给药后1min)与T2(检查结束时)时的SAS均高于非嗜酒组患者(均P<0.05)。嗜酒组患者丙泊酚追加使用次数多于非嗜酒组患者(P<0.05)。嗜酒组患者丙泊酚累积用量、丙泊酚累积用量>150mg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嗜酒组患者(均P<0.05)。嗜酒组患者T1时SBP、DBP与T2时HR均高于非嗜酒组患者(均P<0.05)。结论嗜酒患者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时,丙泊酚追加使用次数、累积用量均大于非嗜酒患者,躁动发生率增加,有吐出口圈咬坏胃镜及坠床的风险,需要加强检查前评估,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
产甲胎蛋白胃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甲胎蛋白胃癌 (AFPGC)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0例AFP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FPGC发生率占同期胃癌的 2 .4 % (2 0 / 82 5 )。多见于进展期胃癌 ,其中BorrmannⅡ型和Ⅲ型占 85 % (17/ 2 0 )。7例行手术治疗。病理上以低分化腺癌及管状腺癌为主。肝转移为AFPGC的显著特征 ,本组肝转移的发生率为 6 0 %(12 / 2 0 ) ,所有病例均有淋巴结转移 ,仅少数患者能行根治术 ,3a生存率为 10 %。结论 AFPGC预后差 ,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