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Adduc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对米兰高血压鼠及其正常对照系的研究,从肾小管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的差别直至分子水平的缺陷,膜骨架蛋白Adducin被认为是导致血压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行紧急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配方中药治疗7d;于PCI治疗前和治疗7d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T)、黏附率(PAdT)、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两组治疗后PAdT、PAsT、TXB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Plt和Hb无明显变化。提示益气活血配方中药可有效的抑制AMI后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  相似文献   
73.
1650例老年人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及时或定期进行老年人心电图检测、对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加人工分析并判断检测结果。结果:1 650人健康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920名,占55.8%;心电图异常者730例,占44.2%。结论:心电图检测心肺疾病是最为经济、简便和安全的方法,检出率高、重复性强。对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高危患者的筛选具有独特的价值。亦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4.
患者男性,69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0余年,加重3天就诊。自述临床诊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10余年。查体:BP 160/95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律不齐。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增宽,左房增大。心电图示:Ⅰ、Ⅲ、Ⅴ1导联同步记录,每一长间歇后的第一个窦性P波下传心室,  相似文献   
75.
原发性高血压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群  叶复来 《天津医药》1993,21(2):91-94
  相似文献   
76.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发病率约10%左右,且有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趋势。其虽可手术切除或震波碎石治疗,但因有一定的损伤性及禁忌证而难以为所有病人接受。为此我院于1989年始应用“排石治疗仪”对50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抗高血压治疗对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群  叶复来 《天津医药》1993,21(3):131-134,T001
  相似文献   
78.
为子进一步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现将我部67例门诊病人亚仿生命卡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党群  盖丽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3):307-307
病例 女性,81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加重1d就诊。自述一年前因相同症状,以急性胰腺炎两次入院。查体:BP120/70mmHg,心界不大,心律不齐,心音略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9次/min,QRSⅡ呈QRS型、Ⅲ呈qrs或QS型、avF呈rS或“W”型;V1、V2、V3呈rS型、V4呈rs,r/s≤1,r/s,rV1〉rV2〉rV3,rV1〉rV4。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心房纤颤(AF)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中的构成比例及其原发病因构成比例随时段的变化,同时调查相关临床资料以及抗栓药物治疗状况。方法入选1983—2002年CHF患者,年龄≥45岁1180例,合并AF440例,每5a为1个时段,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F在CHF患者中占37.3%,其构成随时段推移逐渐增加,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88,P=0.003)。AF的原发病因构成依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59.7%、风湿性心脏病(RHD)18.6%、肺源性心脏病(PHD)9.7%、高血压性心脏病(HHD)4.4%、扩张性心脏病(DCM)3.4%。其中,CHD的构成随时段呈增加的趋势(P<0.01),PHD、HHD构成随时段呈减少的趋势,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HF患者中,AF伴同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心内血栓、并发栓塞的构成比例高于无AF(P<0.01)。CHF合并AF患者阿司匹林使用率为51.6%(227/440),华法林使用率为8.6%(38/440)。结论AF在CHF患者中所占比例高,构成比例随时段增加。在CHF患者中,CHD是AF最常见的原发病因。提示未来抗凝治疗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