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MST1、MS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ST1、MST2在70例非贲门胃癌组织及70例远端切缘的表达情况,分析MST1、MST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关系。结果:MS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远端切缘的表达,其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关联;MS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远端切缘的表达,其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关联。结论:MST1和MST2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3.
54.
孟宪梅  党彤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38-139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与幽门螺旋杆菌(Hp)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C^13-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学试验检测50例妊娠剧吐患者Hp感染阳性率。结果:C^13-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学试验检测Hp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C^13-尿素呼气试验及血清学检测Hp感染情况,显示妊娠剧吐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无痛ERCP在老年患者胰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在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完成的128例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无痛ERCP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共完成治疗12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其中高淀粉酶血症8例,治疗后2~3d均恢复正常;1例胰腺炎,经内科治疗痊愈.3例出血,均为EST后切缘出血,保守治疗后均成功治愈.1例出现肝脓肿,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抗炎等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对老年患者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及操作,无痛ERCP是安全和有效的,且有利于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6.
胆总管结石EST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是近年来广泛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同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不需开腹,损伤小,无胆瘘、胆道狭窄及肠梗阻甚至死亡等优点,备受广大消化科医  相似文献   
57.
目的:构建重组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1/PAK1,并转染入结直肠癌细胞SW480中表达.方法: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消化研究所实验室,从人类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提取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人PAK1 cDNA片段,经过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T4连接酶进行连接,将目的基因克隆至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1上,然后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观察其在细胞中表达.结果:重组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验证,显示插入载体的序列与目的基因一致,而且该重组载体能够在SW480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1/PAK1,为研究PAK1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首次出血就诊于包头医学院二附院并采用内镜下治疗的患者资料,依据术后6周内是否再出血分再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血常规、凝血、门静脉血栓、门静脉异常分流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探讨内镜治疗EV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1)入组患者共450例,治疗后6周内出血27例,止血成功率94%;(2)单因素分析AST、GGT、TBIL、ALB、PTA、T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EV程度、门静脉血栓、门静脉异常分流在出血和未出血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等是影响EV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ALB、门静脉异常分流是影响EV术后再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AST、GGT、PTA、TG、肝功能Child-Pugh分级、EV程度、门静脉血栓是影响EV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ALB、门静脉异常分流是影响EV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9.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是一种可以配合各种内镜技术对消化系统器官进行探查,获得细胞层面实时组织微观结构,进行“活体病理诊断”的内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大量文献表明,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在判断病变良恶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对该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本研究观察脂肪肝患者及正常人群的血清瘦素水平,以探讨瘦素与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关系。方法:从消化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脂肪肝病人164例作为研究组(别分为轻、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从体检人群中选择33人作为对照组。研究人群检测空腹血清瘦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轻度患者血清瘦素分别为4.52±0.83 ng/mL和4.09±1.72 ng/mL,中度分别为6.17±1.65 ng/mL和6.56±1.92 ng/mL,重度分别为10.21±2.46 ng/mL和8.50±1.18 ng/mL,正常人群血清瘦素为3.75±1.92 ng/mL。中度及重度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血清瘦素均高于正常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度及重度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均高于正常人,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脂肪肝严重程度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