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对蒙古族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来消化科就诊病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按就诊时间顺序进行登记。结果全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检出率为83.22%,检出率在第4月份及11月份出现高峰,此高峰的出现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季节基本相符。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自然环境和季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2.
123.
目的:采用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SNP)途径,探讨TLR5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在281例研究样本中,采用TaqMan法对4个Tag?SNP进行基因分型;使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同时运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s,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TLR5 rs17163737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联,相对于携带等位基因G的人群,携带等位基因T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可提高1.578倍(T vs.G:OR=1.578,95% CI=1.069~2.330);与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比较,TT基因型携带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增高(TT vs. GG:OR=3.336,95% CI=1.024~9.244);其余SNP位点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同时,TLR5基因rs34270714?rs5744174?rs851139?rs17163737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各单体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没有关联(P>0.05)。结论:TLR5 rs17163737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分析磁控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部位的通过时间及影响因素,探索磁控胶囊内镜胃排空延迟的最佳干预时间。方法采集接受食管、胃和小肠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诊断结论、总检查时间、食管通过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检查结束时是否排出体外。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磁控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段通过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干预时间。结果2015年11月—2018年9月共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非梗阻性小肠滞留发生率为7.69%(6/78)。磁控胶囊在女性较男性患者食管中位通过时间(1.867 min比0.350 min,P=0.012)、胃中位通过时间(1.584 h比1.045 h,P=0.049),均显著延长;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食管通过时间和小肠通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年龄组相比,≥60岁患者的小肠通过时间显著延长。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通过时间>3 h的患者发生磁控胶囊内镜在小肠非梗阻性滞留的危险性是胃通过时间<1.5 h患者的8.70倍,其他时间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老年患者的磁控胶囊内镜消化道通过时间延长;对磁控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3 h的患者,需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小肠非梗阻性滞留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83例患者按照罗马Ⅱ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思密达组92例,中西药组91例进行疗效比较。思密达组:口服思密达3 g,每日3次,治疗6周。中西药组:思密达口服同思密达组,中药基本方采用痛泻药方:白术10 g,防风10 g,白芍  相似文献   
126.
目的基于罗马Ⅳ标准, 评估内镜阴性烧心患者的反流特征及其在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scopy, pCLE)下的表现。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1年3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且伴有典型烧心症状的内镜阴性患者36例, 行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及pCLE检查, 遵循罗马Ⅳ诊断流程, 筛选出非糜烂性反流病(16例)、反流高敏感(8例)及功能性烧心(12例)患者, 并分为3组, 比较3组间Gerd Q量表评分、24 h pH监测结果及pCLE下微结构改变。结果 3组患者间Gerd Q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阳性影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糜烂性反流病组DeMeester评分[28.45(20.08, 34.53)分]和酸反流次数[(24.88±9.05)次]均显著高于反流高敏感组[7.30(3.90, 11.38)分, P<0.001;(13.63±5.76)次, P=0.003]和功能性烧心组[6.90(4.80, 9.73)分, P<0.001;(7....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死亡受体6(death receptor 6,DR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细胞基质分子(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ctor 1,CCN1)对DR6表达的影响,寻找新的分子靶点,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食管肿瘤中DR6、细胞基质蛋白CCN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并通过细胞转染实验分析CCN1对DR6表达的影响。结果:DR6 mRNA在食管肿瘤细胞系中较食管正常上皮细胞表达升高(P<0.05);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DR6、CCN1在食管癌中均有表达,且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升高(P<0.05);CCN1上调了食管鳞癌、腺癌细胞株DR6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DR6、CCN1表达高于正常上皮细胞,可能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CCN1可以影响DR6的表达,进而可能影响DR6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