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干预治疗前后血清CDT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对10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前和戒酒2、4周时糖CDT、GGT、ALT和AST水平及糖缺失转铁蛋白百分比(CDT%),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患者干预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CDT、CDT%、GGT水平下降(P0.05)。与戒酒前相比,戒酒2周和戒酒4周血清酶学水平降低(P0.05)。结论长期饮酒者血清GGT、CDT、CDT%水平随戒酒时间延长降低,GGT水平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血清CDT及CDT%水平可用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干预治疗情况的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磁控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部位的通过时间及影响因素,探索磁控胶囊内镜胃排空延迟的最佳干预时间。方法采集接受食管、胃和小肠磁控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诊断结论、总检查时间、食管通过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检查结束时是否排出体外。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磁控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各段通过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干预时间。结果2015年11月—2018年9月共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非梗阻性小肠滞留发生率为7.69%(6/78)。磁控胶囊在女性较男性患者食管中位通过时间(1.867 min比0.350 min,P=0.012)、胃中位通过时间(1.584 h比1.045 h,P=0.049),均显著延长;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食管通过时间和小肠通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年龄组相比,≥60岁患者的小肠通过时间显著延长。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通过时间>3 h的患者发生磁控胶囊内镜在小肠非梗阻性滞留的危险性是胃通过时间<1.5 h患者的8.70倍,其他时间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老年患者的磁控胶囊内镜消化道通过时间延长;对磁控胶囊内镜胃通过时间>3 h的患者,需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小肠非梗阻性滞留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183例患者按照罗马Ⅱ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思密达组92例,中西药组91例进行疗效比较。思密达组:口服思密达3 g,每日3次,治疗6周。中西药组:思密达口服同思密达组,中药基本方采用痛泻药方:白术10 g,防风10 g,白芍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采用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SNP)途径,探讨TLR5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在281例研究样本中,采用TaqMan法对4个Tag?SNP进行基因分型;使用Haploview软件构建单体型,同时运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s,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评估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单体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TLR5 rs17163737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联,相对于携带等位基因G的人群,携带等位基因T的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可提高1.578倍(T vs.G:OR=1.578,95% CI=1.069~2.330);与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比较,TT基因型携带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风险增高(TT vs. GG:OR=3.336,95% CI=1.024~9.244);其余SNP位点均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关联(P>0.05)。同时,TLR5基因rs34270714?rs5744174?rs851139?rs17163737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构成单体型区域;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各单体型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没有关联(P>0.05)。结论:TLR5 rs17163737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联合检测肝病血清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肝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LN、HA、MDA和SOD含量的变化。肝硬化(LC)患者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肝功能分为A、B、C三级,其中18例行电子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急性肝炎(AH)组H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差异显著,而LN变化不显著(P>0.05)。慢性肝炎(CH)及肝硬化组HA、LN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C组血清LN水平与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r=0.65,P<0.01)。四项血清指标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相一致。AH组MD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H组及比组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但SO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N、HA、MDA和SOD四项联合检测诊断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率分别为97.12%、97.32%、97.22%。四项联合检测是判断肝病损伤程度、病情发展、指导LC肝功能分级和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残留样蛋白质家族成员4(VGLL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收集45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贲门胃癌病例,同时收集450例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VGLL4 SNP rs1803489、rs7617620、rs1307852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VGLL4 rs1803489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关联,与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AG vs GG:OR=1.511,95%CI=1.095~2.085);VGLL4 rs7617620、rs13078528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没有关联。结论 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VGLL4 rs1803489在非贲门胃癌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VGLL4 rs7617620、rs13078528在非贲门胃癌的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黏膜下浸润癌是结直肠腺瘤进展为浸润癌的中间期,是进展性病理特征(advanced pathological features,APF)[1].结肠镜检查中判断腺瘤APF有利于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本研究着重探讨不同腺瘤和临床特征对腺瘤发生APF危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微量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与注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因GERD而接受微量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射频导管球囊注气组45例和射频导管球囊注水组35例。对比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脱点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治疗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结果注气组和注水组患者的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GERD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注气组的脱点率0.36%(13/3600),注水组的脱点率为0.32%(9/2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手术时间较注气组短[(35±7.4)min比(45±8.6)min,P<0.05]。注水组复苏时间较注气组短[(10±3.4)min比(30±14.2)min,P<0.05]。结论微量射频消融治疗中射频导管球囊注气法和注水法相比较,有效性一致,但注水法可避免呛咳,更安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大肿瘤抑制激酶2(LAT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Taqman法将390例大肠癌患者和同期收集的413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在共显性、显性、隐性、超显性和附加5种遗传模型下分别分析LATS2基因SNP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Haploview 4.2软件构建单体型。结果 在共显性、显性、隐性、超显性和附加5种遗传模型下,SNP 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与大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没有关联。4个SNP位点未能形成单体型块。结论 LATS2基因SNP rs558614、rs9552315、rs7317471和rs9509492可能在大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