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14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Feasibility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ia transulnar artery approachin selectiv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马宁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君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吴伟力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燕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郭靖涛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苗青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世强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谷新顺 !050000$河北医科大…  相似文献   
32.
傅向华  李淑芝 《河北医药》1993,15(3):139-140
心房按需起搏(AAI)治疗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惠者结果显示:AAI 起搏后患者症状消失,血液动力学改善,疗效显著。AAI 起搏的主要适应征为 A-V 传导功能正常的SSS 患者。植入技术要点是将“J”型电极导管定位于右心耳和测试起搏阈值参数符合 AAI 要求。AAI 起搏不但保持了正常的房室同步功能而且还保持正常的心室激动-收缩顺序,是 SSS 患者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分析30例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中发生骨髓抑制时血象、骨髓象的特点,提出骨髓恢复的预测指标。讨论了骨髓抑制及完全缓解率与首次缓解期的关系。强调在强有力的支持治疗下,争取第一个疗程达到骨髓全面抑制才有可能获得 CR 和较长的首次完全缓解期。  相似文献   
34.
患者赵某,男性,6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痛8年,加重2个月于2010年8月6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9年,无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患者8年前因“急性下壁再发心肌梗死”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应用4Fr左冠JL3.5造影导管(Terumo Corporation)分别行急诊左右冠脉造影示: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行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标准他汀组(n=115)和强化他汀组(n=113).于PCI术前7 d,纪录PCI后的TIMI血流、纠正的TIMI计桢数(CTFC)以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PCI前后测量肌酸磷酸激酶(CK)、CK同工酶MB(CPK-MB)、肌钙蛋白I(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水平.结果 强化他汀组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0~1级显著少于标准他汀组,3级显著多于标准他汀组(P<0.05).强化他汀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CTFC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强化他汀组的TMPG也显著优于标准他汀组(P=0.001).PCI术后24 h,CPK-MB和TnI在强化他汀组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CPK-MB:(18.74±8.41) ng/ml vs (21.78±10.64) ng/ml,P=0.018;TnI:(0.99±1.07) ng/ml vs (1.47±1.54) ng/ml,P=0.006].标准治疗组CK-MB升高者占27.8% (32/115),强化他汀组则只有15.9%(18/113)(P=0.030).标准他汀组TnI升高者显著多于强化他汀组[36.5% (42/115) vs 19.5%(22/113),P=0.04],其中,标准他汀组的心肌坏死发生率为13%(15/115),而在强化他汀组仅为4.4%(5/113)(P=0.021).PCI术后24 h,强化他汀组的hs-CRP、P选择素及ICAM水平均显著低于标准他汀组(P<0.001).结论 PCI术前使用强化他汀治疗比标准他汀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同时伴有hs-CRP、P选择素和ICAM-1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比分析其对AMI患者血管再通、心肌血流灌注、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出血并发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探讨前者治疗AMI的可行性.方法 初发的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延迟PCI组38例和择期PCI对照组42例,其中延迟PCI组就诊后首先给予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按10 μg/kg在3 min推注完毕,继而以0.15μg·kg-1·min-1由微量泵持续泵入,随即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开通情况,血管未开通者及血管虽已开通但残余狭窄大于70%者行PCI治疗,维持泵入替罗非班24~48 h.择期PCI对照组就诊后常规给予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梗死后7~10 d行PCI治疗.处理梗死相关血管(IRA).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凝、抗血小板、降脂、抑制重构等治疗.记录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心肌灌注、心功能改善及MACE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梗死部位、IRA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心肌灌注分级TMP2级以上的比例延迟PCI组高于择期PCI对照组(P<0.05);ERNA显示术后1 w延迟PCI组住院期的左室峰射血率(LER)及左室峰充盈率(LPFR)值延迟PCI组均高于择期PCI对照组(P均<0.01);左室峰射血时间(LTPER)、左室峰充盈时问(LTPFR)延迟PCI组均低于择期PCI对照组(P均<0.01).术后3个月随访时.两组LVEDVI、LVESVI均较前明显降低,LVEF较前均显著增加(P<0.05).MACE发生率、出血并发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延迟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与择期PCI相比,能尽早开通IRA、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更好地保护心功能;延迟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MI没有增加PCI术后出血并发症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河北省深泽县气温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2018年9月就诊于深泽县医院的AMI病例,调取深泽县气象台研究期间每日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当日温差以及前2日的温差。比较AMI发病日、AMI频发日以及不同性别和年龄AMI发病日与无发病日的气温差异。建立多元回归分析的模型,分析气温变化与AMI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深泽县医院累计收治AMI患者181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42例,≥65岁的患者98例。研究期间共计638 d,有AMI发病天数为147 d,无发病天数为491 d。AMI发病当日低温和平均温度低于无发病日(P<0.05)。AMI频发日当日高温、当日低温和当日平均气温低于非频发日(P<0.01)。男性AMI发病日前2日温差低于无男性AMI发病日(P=0.015)。女性AMI和老年AMI发病日与无女性AMI发病日当日温度、前1日温度和前2日温度均无明显差异(all P>0.05)。年轻AMI发病日当日高温、当日低温、当日平均气温和前2日温差明显低于无年轻AMI发病日(all P<0.05)。根据模型建立的多元线性方程为:y=0.196-0.003x2-0.022x4,b0=0.196,b2= -0.003,b5= -0.022,经检验,偏回归系数- 0.003,-0.022的P值分别为0.042和0.021,按α= 0.05水平判断显著性意义。 结论:AMI发病与气温因素相关,年轻AMI和男性AMI患者受气温因素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8.
.05).在2、3 w缬沙坦组及合用药组胶原含量和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在3 w时安体舒通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合用药组显著低于缬沙坦组与安体舒通组(P<0.05).结论 大鼠AMI后心肌间质MMP表达增高,非梗死区胶原比例升高.缬沙坦组可抑制MMP的表达,改善胶原比例.缬沙坦加用安体舒通可进一步改善胶原含量和比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warm-up现象对缺血心脏的保护及钾通道阻滞剂的影响.方法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其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格列本脲(DMG)组22例,合并糖尿病并服用格列本脲患者;节食对照(DMD)组25例,合并糖尿病以节食方式血糖控制达标者.分别进行间隔15 min的连续2次踏车运动试验(EX1,EX2),观察运动时间(ED)、出现ST段压低0.1 mV时间(T-STD)、ST段压低的最大值(STDmax)以及ST段压低0.1 mV时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两次运动相比ED和T-STD延长[(546.04±103.78)s比(617.52±106.96)s,P<0.05]和[(378.64±92.34)s比(436.84±91.25)s,P<0.05];STDmax减轻[(2.06±0.37)mm比(1.75±0.41)min,P<0.01],RPP提高[(173.77±34.73)次·min~(-1)·min Hg~(-2)比(199.23±37.07)次·min~(-1)·mm Hg~(-2),P<0.05];DMG组除了T-STD延长[(328.45±64.66)s比(363.00±81.48)s,P<0.01]外,其余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DMD组两次运动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运动可以诱发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warm-up现象;钾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能够阻断其发生.  相似文献   
40.
张莉  傅向华  李俊峡 《河北医药》2010,32(3):282-28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126例,其中男101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11)岁;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36例)和非糖尿病组(90例)。所有患者AMI发病后2~7d应用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像判定左心室功能及心室收缩同步性。结果2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比、高血压病史及吸烟、饮酒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脂较高,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伴有糖尿病的AMI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显著受损,而其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比无糖尿病患者显著减低。结论糖尿病不仅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并且使整个心室心肌功能弥漫性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